来源:雪球App,作者: 挖矿的打工人,(https://xueqiu.com/3662129632/299545711)
这个礼拜,碳酸锂跌的异常凶。在下游看来,8.5万/吨是一个比较强的成本支撑点,因此,从上周开始,大家的拿货积极性就已经在提高,成交颇多。没想到,这周又被捶了一波。周一到周二,LC期货合约连续两天大跌,近月合约跌破8万/吨,主力合约也靠近8万,距离破8仅咫尺之遥。目前的状态是,下游觉得已经渐渐进旺季,锂价跌的有点过了;但资金层面,却认为还没跌透,主要逻辑是:上游还没大规模停减产。这不禁又让人想起6月招标那惨烈的一幕。从需求上来看,8月份有受到“特朗普效应”影响,海外业务增量,正极材料,特别是铁锂材料迎来补库需求,产销规模预计回到5月份水平。但从供应上看,上周8.5万时显著的减量动作仍未发生。本周进入8万区间后,开始露出点苗头,可以再继续观察。市场不相信眼泪。进入下半年开始,整个锂电产业链就已经从“亏损局”向“淘汰局”演进。要么出局,要么熬的时间足够长,让需求提振到足够覆盖供给,度过危机。现在要研究的,是怎么出局,而谁又应该出局?从研究的角度上看,经过半年多的琢磨,还是捊不清思路:出清的路线十分模糊。“我们有传统业务挣钱,还有资源优势,老板做好了在这块亏损10年的准备,所以肯定会活下去。”磷化工企业心态十分稳。“不挣钱就少做一点,少亏一点就活的久一点。”传统企业普遍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多,很难真的死掉。”券商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出清表示悲观。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都知道产能过剩,需要有人出局。但是,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能熬过去。这是一场薛定谔的出局。当然,市场也不乏乐观派。今年储能市场表现确实还是不错,全年产销破300Gwh的希望挺大,同比增速仍然可以保持近4成。如果电池成本继续下杀,储能在大体量背景下继续保持高增长的话,行业出清或许可以提前。继续跌价,还是提前出清?摸不清,道不明。我们也还在继续观察!@雪月霜 行业实际情况就是这个,都觉得自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