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拙朴,(https://xueqiu.com/4947974389/299489184)
市场大涨,今晚媒体恐怕都在寻找原因。
老拙6月份在《5月的M1数据,能逼出市场的重大机遇吗》中,就曾经总结过:历史上几乎每次M1低点,都伴随市场的重大底部。所以,按历史的逻辑,按下来股市进程如如此推演:
1、-4.2%的M1数据,和对经济运行更坏的预期,导致投资者恐慌逃离;
2、央行麻辣粉加量降价,LPR再降。如果利率降无可降,就降存准率;
3、如果力度足够,牛市主升浪开始。如果力度不够,就是反弹后再下跌,直到逼出足够力度。
4、什么时候有足够的货币力度,什么时候股市才能报以颜色。
逼出政策了吗?当然。所以老拙连写了三篇关于三中全会的解读。可仍有一些人,认为这些都没用。
有些事,事后看一清二楚,当时看一无所知。
今天券商概念涨幅接近6%。中金公司上涨6.48%,东方财富上涨7.32%。这三个标志,基本确认了市场底部。
市场接下来的反复是一定的,因为预期和确信,需要一个传导过程。
关于市场,老拙的判断是:市场底部已经确立,上涨会持续到2026年中期,且涨幅超出想象。
牛市持续到2026年的逻辑是什么?是货币周期。
中国货币周期的短期波动与宏观政策高度吻合,一般持续36-49个月。其中18-24个月是扩张期,12-26个月是收缩期。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强弱和持续性。
上一轮周期,从2021年10月持续到今年8月,共延续35个月。
本轮货币周期,将从2024年9月延续至2029年1月,持续52个月。原因是后疫情影响叠加美国降息,周期将拉长。
其中2024年9月-2026年9月为扩张期,持续24个月。但货币政策预计在2026年初开始收缩,6个月后货币出现收缩。在货币收缩前后2个月内,市场见顶。
2026年10月-2029年1月为收缩期,持续28个月。到时M1的同比增速可能下滑到-5%甚至更低。
当然,这种基于周期的预测,是用过去来推导未来,中间可能受各种未知变量的影响。但这些变量只会加大或缩小周期的波动幅度,拉长或缩短周期的运行时间,不会对周期本身产生影响。
万物皆周期。
2025年的中国股市,可能会成为全球市场的明星。换句话,是把过去几年拉下的涨幅,一年追平。或者再时髦点说,过去是中国折价,明年是中国溢价。
逻辑如下:
第一,中国的朱格拉周期,也就是9-10年为一个轮回的设备投资周期,将在2025年迎来周期性复苏。
第二,中国库兹涅兹周期,也就是10-15年人口和房地产周期,将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复苏。
第三,近两年释放的高能货币,将在2025年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扩张,出现加速器效应。而经济的复苏,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乐观预期的刺激,会使货币通过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继续膨胀。
第四,美国2025年进入密集的降息周期。美联储降息 — 美元指数下跌 — 资本流出美国 — 非美资产价格上升 — 全球资本市场活跃将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如果地缘政治局势缓和,资本流出美国的进程会加快,反之则变慢。如果中国的经济复苏进程顺利,更多资本会流入中国。如果中国的改革措施如预期实施,资本流入中国会加快。如果中国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资本会在中国掀起更大泡沫。
但无论这些变量强或弱,快或慢,大或小,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2025年中国股市的趋势。
市场仍然会有上下反复。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一致,对未来的信心不统一。但接下来的调整幅度,会比上半年小。因为上半年的反复下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测试底部,逐渐聚拢信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