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08月01日
我国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寿命更长 密度更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成果,开发的均质化正极材料具有多种优势,该研究对开发新型储能体系等具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发出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此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等优点,比传统电池材料的电导率高出1000倍以上。

💡该材料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即便不依赖导电助剂,正极也能顺利完成充放电过程,从而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使用该材料的全固态锂电池可实现大于10000圈的超长循环,经过5000次循环充电后,仍能保持80%的初始容量,为新能源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快科技8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日前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有望让电子设备小型化、长续航的梦想成为现实。

该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

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与传统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

该材料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


复合正极和均质化正极在充电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示意图

这意味着,即便不依赖导电助剂,正极也能地完成充放电过程,提升了电池整体性能。

另外,使用该材料的全固态锂电池可实现大于10000圈的超长循环,电池在经过5000次循环充电后,仍能保持80%的初始容量。

据了解,该研究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装备等提供安全、耐久的动力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开发新型储能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全固态锂电池 均质化正极材料 高能量密度 长使用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