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尺上金,(https://xueqiu.com/6938860174/299383795)
一、商业卫星看低轨卫星,低轨卫星只能用相控阵天线。
大国竞争在低轨卫星:马斯克领导的SpaceX公司通过其星链项目(Starlink)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大量低轨道卫星。截至2024年4月,SpaceX已经向低地球轨道发射了超过6000颗星链卫星,其中大约有5600颗卫星正在运行,占到全球总活跃卫星数量的50%左右。
国内商业卫星热潮在低轨卫星:我国目前主要有两大低轨卫星发射计划,一是GW星网,二是上海政府G60-星链,前者是统筹规划,后者是地方落地的产业集群。两大星座合计计划发射2.5万颗星。
低轨卫星只能用相控阵天线,记住只能!
(1)在星上,低轨卫星的天线,由于功率密度,信号指向(低轨速度非常快,传统的抛物面天线是难以跟踪到),波形控制等原因,只能用相控阵才能满足需求。
(2)地面上,由于低轨卫星速度很快,传统的抛物面天线难以稳定跟踪,更难在运动中跟踪,所以从技术路线上,未来的地面星观站,地面小微站,需要运动中通信的卫星终端,都需要相控阵天线来实现跟星。
二、相控阵天线价值量为卫星最高单一组件
(以下内容来源自华西证券)
低轨卫星价值量最高的是相控阵,S频段和C频段是手机上目前比较常用的频段,通过这个频段实现直连卫星,需要一张面积非常大的相控阵天线。
单星一般需要约300个阵元,有源相控阵每个天线阵元都有独立的T/R组件,即单星需要300个T/R组件。根据国博电子招股书,T/R组件单价在1.35-1.65万元,那么单星T/R组件价值量约400~500万元。
通过上述测算,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 S、C相控阵大概需要500万元(华西证券)。
低轨卫星在小型化批量化预计降低到 3000 万/颗,相控阵 T/R 组件价值量占单颗卫星成本为 1/6。
三、相控阵组件和芯片玩家少,星载相控阵玩家更少!
相控阵组件三大金刚:国博电子、中电13所、雷电微力(亚光电子、无锡华测业务规模绩效,技术逐步淘汰)
星载相控阵组件只有两家,中电13所、雷电微力(北斗导航卫星相控阵组件供应商)
相控阵 TR 芯片五朵金花:电科55所、电科13所、铖昌科技、雷电微力、锐芯盛通。
星载相控阵TR芯片只有三家实际应用:电科 13 所、铖昌科技、雷电微力
为什么市场没发现雷电微力
因为雷电微力在公告和答复中大部分避免使用相控阵字眼,为啥?你懂的!
雷电微力很鬼才,对外宣传用毫米波微系统替代常规的相控阵天线全套系统的准确描述(国防规定受限),其实是相控阵 TR 芯片、相控阵 T/R 组件(发射/接受组件)、电源、波控等组成。
雷电微力是 TR 芯片 和 T/R 组件连带着电源波控全部自己相控阵天线一条龙。
雷电微力主营业务“精确制导”这个名字,
其实精确制导就是军用相控阵天线全套系统
卫星用的相控阵天线全套系统,你猜雷电微力取了个啥名?
叫通信数据链
四、为什么说雷电微力是低轨卫星的真龙、真king
tm 被雷电自己取名字耽误了挖掘
1、雷电微力是北斗导航系列卫星唯一的相控阵天线微系统(TR 组件、TR 芯片、电源、波控)供应商(雷电微力当时并未上市),也是 a 股唯一大规模卫星商业化相控阵天线供应商!
2、雷电微力卫星相控阵业务营收去年增长十倍。(今年是商业卫星元年,星载相控阵业务大爆发的元年)
3、星载相控阵价值量单颗卫星 500 万,按华西证券测算 24/25 年星载相控阵市场 57 亿,26/30 年 303 亿。雷电微力吃大头是必然!几无竞争对手!
4、A 股最纯正的相控阵,99% 业务为相控阵,业绩优良稳定、pe20、分红牛逼、被大盘带着从 150 跌到 50 不到。
军工业务的下半年板块回暖,和商业化卫星,十年千亿相控阵市场吃大头,绝对主角的雷电微力,值多少钱?
所以 99.99% 的炒商业航天的大哥大姐们 基本都忽略了雷电微力 才是商业卫星最正牌的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