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07月30日
搬运一篇好文《婚恋调查报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现代男女婚恋关系,包括关系分类、爱情本质、成功婚恋要素等,揭示其复杂多样及面临的诸多问题。

🎈恋爱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美好敏感,易因小事受伤,但多数时间幸福;阶段二磨合忍耐,双方性格缺点等问题显现,需培养多种能力;阶段三逃离或成长,若无法攻克问题则分手,若成功则走向婚姻。此外,还有伪恋爱关系。

💍婚姻关系是男女在多方面自愿结合的社会关系,其属性理想性终身制,但存在诸多缺陷。婚后男女易进入关系倦怠期,忽视情感经营会导致关系恶化,且婚姻中女方较被动,男方出轨概率高。

🔥情人关系以性为主导无责任压力,分为五类,字面意思易懂。

👭知己关系是无性无爱的朋友关系,单纯谈得来,保持纯友谊,容错率高,持久性和舒适性较高。

💔爱情的本质是多种情感与精神信仰组合,会随时间减弱。爱情与婚姻可互为因果或独立存在,两者存在维度差异,持久婚姻更依赖双方多种能力的绑定。

作者是豆瓣用户:山水居士

现代男女的婚恋关系基本上是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了。其实男女关系的底层逻辑很简单:交配与繁衍,因为这种原始动机所以有了“异性相吸”的性冲动,这种性冲动在认知层面就是“喜爱”,而当它被信仰与文学“抛光后”就诞生了“爱情”的概念。这种原始动机从思想精神层面进入人类社会关系后就慢慢变得复杂起来,再加上几千年的政治、伦理、宗教、文化、神话传说、小说、戏剧、男权女权、以及现代社会的物质压力与法律约束一加持,就变得千奇百怪、莫名其妙、玄而又玄了。纵观下来,男女关系就是:“从生物学——政治学——伦理学——神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玄学”的演化过程。

为了能让大家从以上的复杂概念中跳出来去认清婚恋关系的本质,我将分为以下八项来讲解:一、男女关系分类,二、爱情的本质,三、成功婚恋关系的十项要素,四、婚前要了解的十个要点,五、生育对婚姻的影响,六、婚姻破裂的原因,七、出轨与性的思考,八、如何走出分手与失败的婚姻。

一、男女关系分类

我把男女的情感关系分为四类:恋爱关系、婚姻关系、情人关系与知己关系。这四类关系不存在必然的交叉重合,即你们可能是夫妻但未必是恋爱关系,同时这四类关系也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即你们既可以是情人关系也可以是知己,或既可以是恋爱关系也可以是知己关系和婚姻关系。任何关系都有其潜在问题、风险以及不确定性,还是要小心处之。

1.恋爱关系:

这类关系可以理解为“双方相爱彼此的恋人关系”。这类关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美好与敏感):

相信在刚进入这个关系的男女双方是幸福美好的,因为不具备外界法律责任等问题,更多的是单纯与感性的动机为推引。此阶段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双方都很敏感,这种敏感普遍存在于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眼神、一次不经意的忽视、一次措辞不当地回复等等,都会让双方或其中一方受到伤害。所以在此关系的第一阶段虽有冲动性的“小分手”情况或偶尔摩擦争吵,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幸福美好的;

阶段二(磨合与忍耐):

当热情与激情褪去,双方的性格缺点、坏习惯、智商情商的差距、人生目标是否相近、恋爱目的等等问题就会展现出来。通过问题爆发后的争吵或沟通双方慢慢地在某一问题上退让妥协从而达成共识,但这种共识会存在反复性,这是因为双方都处于适应对方阶段,任何的妥协都是对自己立场的挑战和对自己个性的打磨与修改,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同时,双方的恋爱关系也会受到来自工作压力、朋友圈子、原生家庭等外界问题的影响。所以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磨合过程中培养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提高容错率(忍耐度),如果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改变并妥协,这段关系便可以走的更远;

阶段三(逃离或成长):

当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如果看不到对方在心智和行为上的明显变化,或因为三观不合、学历知识面、物质与家庭背景不匹配、缺少结婚必备条件(房车彩礼户口等)、某方家长不同意、一方不愿意进入婚姻关系希望及时止损、甚至是有了更好的选择,两个人将走向分手。而如果双方攻克了以上诸多问题,且两个人在磨合中都做达到了对方最低所能接受的程度,那两个人将继续成长直到走入婚姻关系。

还有一种是“伪恋爱关系”:就是并没有多喜欢对方,只是觉得对方还不错或对自己还行,或者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先凑活试试的关系。且很有可能这类“伪恋爱关系”在现实社会才是主流,而前面谈到彼此深爱的“恋爱关系”反而是小概率事件。

2.婚姻关系:

这类关系可以理解为“男女按照婚姻法在经济生活、精神物质等方面的自愿结合,并取得法律、伦理、医学、政治等层面的认可,双方共同生产生活并组成家庭的一种社会关系”。婚姻的属性特点是理想性终身制,即以“永久占有彼此”为核心。婚姻制度从客观角度看更多的是服务于养育子女和增强社会稳定性,甚至仅仅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名誉。

我相信大多数结婚多年的夫妻都会发现婚姻制度的两大缺陷,即“两个人在婚姻中更多的是忍让与磨合而不是互帮与互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存在保质期,一旦过期则爱意全失”的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把爱情转化为亲情与友情,一旦转化失败,双方都会陷入“青黄不接”的负面状态。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社会传统压力、财产分割的复杂性与孩子扶养的责任,相信很少会有人愿意麻木不仁地和另一个已经忽视或背叛自己的人过下去(当然有恩爱夫妻的例外,只不过比例很小)。

热恋过后的婚后男女都会进入“关系倦怠期”,在情感维护的实践中男女双方或其中一方会变得很“懒”——“不想做、懒得做、没心情做”,如果双方的心思都没有那么细腻敏感,去发现婚姻生活当中细微的变化,尤其是负面的变化,那就会直接导致婚姻关系走向恶化。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物质与职场压力,夫妻双方经常忽视情感经营,导致婚姻关系慢慢地变得枯燥乏味,这些问题是需要两个成熟的个体不停地去努力修补与维护的。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双方都不愿意去及时沟通解决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忍受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对情感的宰割,从对抗到冷战、最后分手。即使是其中一方愿意去解决,而另外一方无动于衷,这种单方面不停的付出也会让婚姻走向终结。

相对于“已成定局”的老夫老妻生活,大部分已婚夫妻不愿意对婚姻关系进行额外付出与改变,但对“新”异性会更感兴趣,更愿意去付出与改变,这种“新”不单是新面孔、年轻、貌美,它也可以是因为拥有共同话题与兴趣,工作平台上的互助,以及更合拍的性格;如果不持任何道德层面的“善恶观”来看,“喜新厌旧”特质可以说只是为了“更多繁衍选择”的基因指令罢了,当其中一方和原配完成了繁衍任务,“新”异性的出现才会勾起“第二春”。而婚姻中的女方在生育后,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以及为了孩子的利益考虑,常常是较为被动的一方,可以选择“新”异性的概率非常低,这也就是为什么生育后,男方出轨的概率大大高于女方。而整个社会风气对男方出轨的包容度也远远高于女方出轨。

婚姻关系是一场持久的博弈与消耗战,双方都被锁在了这持续千年的一纸文书的枷锁上,直到双方“弹尽粮绝今生不见”而走向离婚,或是选择“举手投降达成和解”从此彼此谅解忍耐,但这种夫妻间博弈所导致消耗是不会停止的。

3.情人关系:

这类关系可以理解为“双方以性为主导没有责任压力的男女关系”。一共分为五类,由于字面意思通俗易懂,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第一类,为了快速筛选潜在可以进入婚姻的对象;

第二类,单纯为了“身心愉悦”的享受;

第三类,已经对婚姻或爱情失去信任,单纯追求肉体陪伴、排解无聊;

第四类,渴望自由独立,不想为对方负责;

第五类,为了物质享受或社会资源;

4.知己关系:

这类关系可以理解为“无性无爱的朋友关系”。两个人没有恋爱意向,只是单纯觉得对方谈得来,双方保持着一个彼此尊重呵护的纯友谊状态(例如从小一起成长的玩伴、多年的同学,单恋不算做此类关系)。这种关系单纯、容错率高、预期低,持久性和舒适性在男女关系中都较高。如果没有出现分居两地,或其中一方结婚等原因,极少出现脱离此关系的现象。

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据我的观察与切身体验,爱情的本质是“诸多情感波动与精神信仰的组合”,它们包括“爱对方时自己的那种美好的感觉”+“想表达爱意与承诺一生的冲动并得到对方的积极反馈”+“占有彼此认定此生此世白首不分离的信念”。但随着相爱时间的加长这种感受强度会减弱直到消失,导致强度减弱的原因包括争吵、衰老、疾病、观念的转变、恶习、家庭义务与责任、社会压力等。而这种“情感组合”下的爱情感受是猛烈与冲动的,它常常使恋爱双方忽略了二人的文化差异、忽略了年龄差异、忽略了所需的物质准备与双方的物质基础差异、忽略了双方原生家庭的影响、忽略了生儿育女的责任与压力。

爱情属于自我的精神世界或感受世界,而婚姻属于现实世界,两者即可以互为因果关系(因为爱情而结婚),也可以独立存在,不产生必然关联,如果能这样看爱情和婚姻,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了爱情,婚姻也并不幸福,或没有爱情婚姻却也可以很和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找不到理想的配偶(情感需求与婚姻所需客观条件达不成统一,即你爱的人客观条件不合适结婚或客观条件适合结婚但你不爱TA)、以及婚后如果处理不好二人的关系爱情越深对婚姻的破坏越严重等等这些道理了。因为爱情不是婚姻的解决方案,婚姻是由法律、道德、责任、文化来做背书的,而爱情是忽略理性遵从感性的,它们存在于两个维度中,而强行混为一谈则会导致现代人的很多情感困惑。这就是为什么整部婚姻法中共4245字,爱情这两个字没有出现一次,反而是夫妻财产、债务如何分配的问题提到过很多次。爱情作为一段关系中的个人感受波动是无法在法律或社会契约中作为参考和依据的。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持久的婚姻更加依赖于双方的利益绑定、双方的未来目标绑定、双方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养育子女的责任绑定,即使出现了第三者或没有了爱情,这种牢固的婚姻关系依然可以持续。

爱情的底层逻辑依然是性和繁衍,爱情是思想与精神的升华但它依然服务于性和繁衍,因此当繁衍达成、青春靓丽的脸庞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老化的皱纹时,爱情也将随之而去,剩下的则是厌恶与嫌弃。爱情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的极度稀缺性与世人对它的想象,因为稀缺所以被世人的欲望所渴求,因为可以幻想所以世人才觉得它美好。爱情是世间男女交配繁衍在情感与精神世界的美好投影,而当大家感受到了它的存在时,那便为你进入交配环节或婚姻关系做好了足够的思想铺垫,因此也可以把爱情理解为“与一个陌生异性交配繁衍的精神推动力”。显然如果没有爱情或者说对爱情的向往以及爱情所产生的感性冲动,男女双方是很难从陌生人变为熟人、从一般社交关系转化为法律婚姻关系,最后心甘情愿地去为人父母的,可见爱情的“致幻”性能有多么强大。

三、成功婚恋关系的十项要素

1.接受对方从心理到生理的变化,持续保持学习、自省、维护与探索的状态;

2.愿意做理性的情绪管理工作,能主动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称赞对方;

3.理性地尊重对方,愿意站在对方角度上换位思考;

4.当双方或其中一方在认知层面、物质需求、未来人生目标、人生追求与社会角色层面发生变更后,有意愿保持同频同率的沟通,双方共同进步,达到思想与生活的步调一致;

5.愿意在时间、陪伴、物质等方面做出态度积极的付出;

6.愿意参与家务,并在时间空间上给予对方合理的自由;

7.在出现问题后愿意聆听对方的想法,以平和与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8.愿意克服自身欲望,避免诱惑,保持对彼此的忠诚;

9.在过去的美好消耗殆尽前,主动地一起去探索与挖掘生活中新的美好;

10.愿意主动增强自己的包容力与忍耐力,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愿意求存同异,不执着于谁对谁错。

我的观察的结论是:失败的婚恋关系往往是双方拒绝培养以上相关的能力导致的。在进入恋爱关系后双方要主动地去培养以上各项能力,而不是到婚后才去培养(婚姻的悲剧就是先结婚再慢慢学习婚后相处之道,我觉得是错位的,就像很多夫妻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与裂痕了,然后去做婚姻维护指导或者婚姻关系修复班,那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而在正式进入婚姻关系前,除了满足物质基础、人品合格、三观一致、未来目标一致外,也要确定对方和自己是否具备以上的各项能力或是是否有改变的意愿,而不是双方各自存在一堆性格与沟通问题,为了爱情而结婚、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父母而结婚、为了利益而结婚、为了生育而结婚、为了年龄压力而结婚,那结果是大概率会出问题的,这里面有一个逻辑盲点,即“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了婚姻的合理动机就可以解决婚姻问题”,而正确的逻辑是“拥有了关系维护的能力、积极的态度与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才是解决婚姻问题的关键,结婚的初衷和动机与婚姻问题毫无关联”,因此这块大家一定要理性守住底线。如果双方能主动地培养以上能力,等于握住了披荆斩棘的利剑,当婚恋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手上就有了工具去着手解决,而不是赤手空拳的上阵肉搏。

四、婚恋前要了解的十个要点:

1.并不是每段关系都会有结果;并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2.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出现厌烦、麻木、不沟通、争吵、不理解彼此是正常且大概率事件;真正击败婚恋关系的不光是背叛与恶习,更多的是因为琐碎的小事。

3.当关系结束后要及时做情感抽离,不要一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4.当双方三观不合、性格不合或物质基础不能满足最低婚姻需求时要及时止损。

5.双方都会不停地改变,很难始终如一,要接受对方的改变,甚至是爱上别人。

6.婚姻非儿戏一旦开始,退出的代价非常高昂,不光是情感与财产的损失,有时候甚至是人生、健康与生命。

7.当你出现问题了(健康/事业/父母/事业/孩子),先要求助的是自己,对方能否帮助你取决于TA的能力与心情,而不是义务与爱情。而当你的问题持续过长或愈加严重,也要接受对方离你而去,毕竟TA也有TA的人生,而人性是自私的。

8.忠诚、责任、道德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产物并非人的先天特质,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时,它们看似真实存在,但一旦不喜欢了这些思想上的变量会使婚恋关系随时崩塌。

9.当爱彼此的时候,多么看似不合理的事都变得合理了;当不爱的时候,多么看似合理的事都变得不合理了。所以当“爱”存在的时候,多么动人的言行不用感动,当“爱”消失了,多么伤人的言行也不用悲伤。

10.金钱不只是可以给你们的婚恋关系提供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你们为物质不足导致的争吵、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在照顾呵护彼此、分担家务、经营情感上,而不是要拿出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去谋生与付按揭,在一起的陪伴彼此的时间与精力少了,关系势必会走向恶化。即使有共同追求的利益目标,但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两个人也会因为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事业与利益上而最终形同路人。

我的观察结论是:如果你能理解以上十点,并能进行深刻的相关思考,那你等于提前给自己披上了一套防护甲具,减少了婚恋关系未来对你的伤害。

五、生育对婚姻的影响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核心行为,没有繁衍种族将无法延续,往小了说是传宗接代,往大了说是传统更是民族繁荣的大事,其正面意义我就不多述了,我也绝不否认孩子带给整个家庭的快乐与老年时的陪伴,这里仅以生育对每一个家庭成员可能产生的实际负面影响进行列举,目的是为了让未婚未孕的伙伴做好足够的心理以及物质准备,为自己、配偶以及孩子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1、妻子在生育前后将承受:

怀孕期间生理痛苦(常见问题有恶心、呕吐或者食欲不振的现象,还可能会表现出有浑身酸软乏力、嗜睡的症状、孕期水肿、抽筋、便秘、头疼、消化不良胃痛)、孕期的情绪问题以及内心的茫然与恐惧、产前抑郁症、生育时潜在生命危险、生育过程的折磨与痛苦、产后生理及心理痛苦(常见的问题有产后抑郁症、挤奶胀痛、膀胱炎、身材肥胖、便秘、关节疼痛、乳腺炎、脱发、尿频尿失禁、脊椎问题、产后水肿、产后面斑)、牺牲部分或全部自由、失去了配偶对自己的大部分关注呵护以及沟通(精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生育后的两年昼夜颠倒照顾孩子、忍受孩子的哭闹声、孩子有重大先天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家庭内部摩擦矛盾的可能性、孕期丈夫出轨的可能性增加、产后被遗弃背叛的可能性增长、如果离婚相对没有孩子的情况会更难生活找工作以及再婚、放弃事业或事业发展的可能性、承担巨大的财务压力从而有可能放弃梦想与追求、大部分收入花在子女上(包括学业、医疗、生活、购房、结婚等成本)从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增大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为子女安全/健康/学业/前途/婚姻担忧与焦虑、夫妻教育观的差别所造成的矛盾与摩擦、为了孩子在社会职场家庭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容忍度(例如不可以失去工作而要承担更多职场工作压力,避免被淘汰等等)、有了孩子后增加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要接触新老师、家教、儿医等等)、由于家务负担的增加与产后生理变化导致之前所磨合的夫妻关系再次失衡——双方和谐关系可能走向恶化、孩子在未来物质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健康方面出现任何问题/压力/不幸所产生的内心责备与煎熬。

2、丈夫在妻子生育前后将承受:

挤出额外时间与精力照顾育前妻子的饮食起居、妻子在孕期的情绪问题所产生的矛盾与争吵、挤出额外时间或压缩睡眠时间照顾婴儿、忍受孩子的哭闹声、孩子有重大先天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家庭内部摩擦矛盾的可能性、出轨的可能性增加、如果离婚相对没有孩子的情况会更难再婚、牺牲部分或全部自由、失去了配偶对自己的大部分关注呵护以及沟通(精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承担巨大的财务压力从而有可能放弃梦想与追求、大部分收入花在子女上(包括学业、医疗、生活、购房、结婚等成本)从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增大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为子女安全/健康/学业/前途/婚姻担忧与焦虑、夫妻教育观的差别所造成的矛盾与摩擦、为了孩子在社会职场家庭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容忍度(例如不可以失去工作而要承担更多职场工作压力,避免被淘汰等等)、有了孩子后增加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要接触新老师、家教、儿医等等)、由于家务负担的增加与产后生理变化导致之前所磨合的夫妻关系再次失衡——双方和谐关系可能走向恶化、孩子在未来物质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健康方面出现任何问题/压力/不幸所产生的内心责备与煎熬。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女性在生育上较男性成本更高。

3、孩子在被生育后将承受:

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来到人世经历生老病死、来自于父母的指责与批评甚至是暴力、父母争吵或离异带来的心理伤害、成为父母发泄情绪的对象、被父母管束逼迫的压力、被父权与母权奴役并要为了自己的喜恶与之博弈的痛苦、来自原生家庭的否定与无法被理解的苦恼、学业压力、和同龄人PK的压力、成长过程中的茫然与叛逆导致的问题、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背叛与欺骗、成长过程中来自于外界的各类身心伤害(包括饮食问题、肢体暴力、语言暴力等)、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困惑、陪伴TA永生的人性煎熬(如贪婪、欲望、愤怒、嫉妒等)、为自己的错误行径接受种种惩罚、源自生活与工作的空虚与无聊、工作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情绪带来的痛苦、在社会上竞争生存的压力、被社会与公司剥削与压迫、婚恋方面的压力与痛苦、未来买房结婚的财务压力、所处社会阶层所带来的无奈与不甘,以及以上所谈到的未来作为父母的问题。作为父母如果还没有找到此段提及问题的答案,那你要想想作为一个孩子TA将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这显然不是花点钱报个补习班或者出国留个学可以解决的。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满足自己做父母的愿望还是迫于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你的一个决定或妥协,将会由你的子女来承担这一切问题与痛苦。

4、双方老人在子女婚姻中将承受:

不能享受退休而要照顾第三代、为子女家庭关系纠纷所承担的烦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老人更倾向要第三代,除了传统与攀比原因,还可以排解孤独,而更多是因为相较前三者各方面的成本最低。

我的观察结论是:如果夫妻双方已经理性考虑、深度探讨并做好了充足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准备,决定共同携手去面对解决以上问题,那对夫妻二人和孩子都是负责的,哪怕产后出现很多意外与矛盾,至少你们做过心理建设和准备,而不是当泰山压顶你们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最后,请女士们要更为慎重地考虑生育之事,为何说为母则刚,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就能明白“不刚”是当不了母亲的。也请各位男士一旦决定生育,要好好疼爱和照顾好您的妻子,因为她们在生育前后承受了更多伤害与压力。

六、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了解婚姻破裂的原因首先要分析结婚的目的或初衷,其目的包括以下一点或几点:

目的1:为了共同养育子女,保证子女合法权益,并分担生活与扶养等家务;

目的2:为了分担未来的风险,如疾病、失业、养老,增加对彼此的照顾与保护;

目的3:为了通过此法律关系终生占有对方,其原因可以是:喜爱对方的外貌、性格、职权、文化素养、未来潜力或社会资源等特质;

目的4: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性伴侣;

目的5:为了共同追求的利益与人生目标;

目的6:为了排解孤独与无聊,通过一起生活增加其丰富性与趣味性;

目的7:对方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如安慰你的情绪,让你感到舒适、愉悦、积极或被关爱与呵护;

目的8:为了父母或迫于社会传统压力。

在了解了结婚的几个目的后,我们可以看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以上目的无法被实现时,婚姻关系将出现裂缝或走向终结:

1.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家务与抚养子女的分配比例是需要双方去协调与共担的,而整个过程中双方所承担与付出的比例便是双方需要博弈与磨合的主要内容,如果家务完全由一方承担,就意味着博弈的完全失衡,必然导致关系的破裂,即使一方暂时愿意为了孩子忍让,但随着孩子长大成人或一方不想再参与扶养工作时,上述目的1会失去其存在价值;

2.当出现问题时无法获得照顾与保护、双方无法分担对方的问题与风险,甚至对方成为了风险与危险的制造者,即一方在身心层面伤害另一方,如家暴、出轨、逃避责任与家庭义务时,上述目的2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3.当情感耗尽,对方已不再青春貌美,变得大腹便便、皱纹丛生、疾病缠身、染上恶习时;或之前的修养消失殆尽、才华不被社会认可、失去职权与社会资源时;或其中一方在其他异性身上获得了更多价值、无法再维持婚姻关系时,上述目的3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4.当对方不再能满足自身的性需求或在TA人身上获得性需求的满足时,上述目的4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5.利益目的达成并且没有持续的利益可以分享时;或二人的社会角色、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生追求与目标不再相契合时,上述目的5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6.当生活琐事与家务让双方失去生活趣味、双方的生活习惯出现排斥、饮食习惯出现矛盾、交友准则与习惯无法统一,或是双方在婚姻关系中感到孤独、无聊、麻木时,上述目的6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7.当提供情绪价值一方因为生活变故、职场压力或喜欢上别人,拒绝再提供这类价值的输出,上述目的7将失去其存在价值;

8.当结婚仪式完成,这种来自父母层面的压力将自动消失,如果父母无法持续性施加压力,或父母衰老病弱离世,上述目的8将失去其存在价值;当夫妻双方无法与对方父母达成关于生活、生育、消费与家庭角色等层面的共识时,也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当以上结婚目的瓦解消失后,双方或其中一方仍能维续婚姻关系的原因有:

1.已经习惯了和对方在一起的生活,并在婚姻关系中衍生出了亲情和友情;

2.总的人生目标与三观相合,可以忽略眼下的矛盾;

3.其中一方或双方在经历过摩擦或问题后愿意共同解决与做出让步与改变,关系重新达到平衡;

4.利益已经深度捆绑,离婚成本过高;

5.父母反对或怕父母为自己担心;

6.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健全的家庭;

7.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或是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更好的配偶导致孤独终老;

8.看清了男女关系的本质,觉得跟谁在一起都一样;

9.爱于面子、道德责任以及舆论压力;

10.因为怕麻烦或是对婚姻生活已经麻木了,懒得离婚;

11.因为暴力胁迫,不敢离婚;。

我的观察结论是:一个人是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的,TA的社会身份、物质条件、兴趣爱好、健康情况、认知层次、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对配偶的需求标准、追求的人生目标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与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变化的。此时看上去颇为般配的二人在时间的洗礼中,各种的身心都将发生变化,二人是否能保持持续地适应对方,学习与探索,将是婚姻是否能进行下去的关键。

七、出轨与性的思考:

如果说爱情是精神情感波动,婚姻是道德文化责任背书的法律关系,那么性就是纯生理需求。性以基因的繁衍为原动力,因为有了多巴胺的快感奖励,所以常常是男女关系中必不可少也不得不考虑的内容。而如果把性(代表自然界的生命繁衍)、爱情(代表精神层面的情感波动)、婚姻(代表道德、责任与法律)混合在一起去研究,会因为维度不同而出现困惑与矛盾,例如TA爱我为什么会出轨,或是结了婚为什么TA还出轨。如果单拎出来看,则更容易解答人为什么会出轨,从表面看是人性中喜新厌旧的特质或为了追求更刺激的性享受,而从生物学角度看则是为了与更多异性交配(尤其是年轻漂亮帅气高大的异性)获得更丰富的繁衍机会,它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很难压抑或克制,而这一生物特性导致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必然面临出轨的考验,这就是为什么夫妻双方在性生活协调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出轨行为。此外,如果男女双方对彼此吸引的原动力是交配繁衍,那当完成交配或繁衍后,人注定无法在一个异性上获得全部生理满足,这种无法满足可能来自于异地分居或经常出差,但大多数情况则是来自于对方生理的变化,如衰老、性功能减退、外形的衰变、丧失新鲜感后性乐趣的减弱,这就会导致个体对和其他异性的性交体验充满期望与好奇心,从而产生的出轨行为动机。

其他的出轨原因则更偏向于社会性与情感性,这包括:

1、缺乏浪漫和新鲜感,通过出轨从新异性身上找到爱情与美好精神感受的体验;

2、渴望通过出轨报复对方在婚恋中的漠然与不尊重;

3、对现有的婚姻彻底丧失信心,通过出轨提前寻找“合适的下家”;

4、通过出轨从新异性处获得在原配处无法获得关爱与尊重;

5、无法与另一半取得心灵上的沟通,因寂寞孤独导致出轨;

6、通过出轨从新异性处获得职场上或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

7、拥有职权或金钱后,通过出轨行使或彰显自己的权利;

8、通过出轨发泄婚恋前后双方阶层与物质层面的不匹配、或是双方付出的不平等;

9、慕强心理作祟,希望通过与权贵人士出轨获得暂时的“征服成功者”的成就感;

10、满足自己的享乐心理,对和不同异性出轨有强烈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总结以上,人性中与不同异性交配的繁衍原动力和现代婚姻制度有着本质的矛盾与不可协调性。性的初衷不是服务于爱情和婚姻,同样婚姻解决不了性和爱情的问题,而爱情也不能依赖性和婚姻去延续,三个维度,可以互相交叉但很难混合在一起去解答婚恋问题,反而在各自维度上更能去帮我们看到某个问题的本质。

八、如何走出分手与失败的婚姻

我们终究会失去爱的人,只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时间早晚的区别。因为失去所以学会珍惜,因为失去所以开始成长,因为失去所以会有新的人出现在你生命中,所以痛苦和失去只会促进我们成熟并更好地了解人生。

在失恋或离婚后的痛苦原因:

1.没有保留,把所有的感情全部投入到了对方身上,把对方当成了你人生的全部。这种ALL-IN的感情投入会伤害任何这么做的人;

2.之前已经熟悉的生活模式与关系模式消失了,要重新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感到痛苦;

3.感觉被抛弃,发现自己很失败,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4.在婚恋中受到了重大打击,丧失了相信爱情的能力、质疑人生和世界的意义;

5.不愿意放下,拒绝生活的前进,沉迷于失败的婚恋关系导致的痛苦当中不能自拔。

当把时间刻度拉长,我所观察到的是:无论你多么痛苦多么不舍这终归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而一旦你走出失败的阴影回想起现在的颓废都会觉得是毫无意义。在婚恋关系失败后,我认为旁人的帮助与劝解都是辅助,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帮你走出来——他人千言万语抵不过你一念除无明。只有你渴望自救了才能获救,才能走出失败的婚恋关系。

结语:以上就是我对婚恋关系的观察分析报告,目的是为了提前给予未婚或未孕的伙伴一些警示,避免大家踩坑,同时不希望大家因为恋爱而恋爱或因为结婚而结婚。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两个人能一起坚持下去是需要诸多努力的,那是一个终身学习与进步的过程。如果双方能在以上诸多问题上互帮互助、互相体谅尊重、积极沟通与探讨,即使没有婚姻这层法律关系,你们也会拥有舒适和睦美满的恋人关系的;相反如果在婚前都无法确认彼此是否有能力或意愿去解决以上的问题,那就不建议盲目地进入婚姻关系中,那样做失败的成本会更大,对未来人生的负面影响与伤害也会更深。一个人背负的问题再多只是一个人的问题,而如果盲目让另一个人加入进来,那放大化后的问题、痛苦、伤害与后果则不是任何一方能承受的。同样,不要指望通过婚恋关系来解决你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麻烦。每个人都终将在婚姻生活中看清婚姻的本质、性与繁衍的本质、以及爱情的本质,那里面有人性的矛盾与冲突、家庭成员之间的博弈、争吵与麻木、隐忍与故作不知、磨合与妥协,区别在于是在试错前做好充足的思想与物质准备,还是“赤裸上阵”无畏地去亲身体验一把。最后,希望大家能在婚恋关系的挫折与失败中学会成长,那成长到底是怎么呢?我认为就是在人生所有的关系中、事务中、情感中、思想中、性格中摆脱极端(极喜极悲、极乐极怒、极爱极恨),在两个极端来回游走的过程中,学会体悟并找到每个阶段属于自己的“自洽点”,这就是“中庸”在情感方面所体现的中正平和之道。谢谢大家的阅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婚恋关系 爱情本质 婚姻问题 男女关系 情感经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