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最近被骂惨了,原因是董宇辉分手,罗永浩忍不住出来说俞敏洪是个铁公鸡,作为江湖老狐狸,因为铁公鸡行为,没留住董宇辉,把这个百亿的直播电商盘搞砸了。
这么一个事,引发了大家的狂骂,论点无非是俞敏洪已经做得很好了,罗永浩干嘛还要骂他,真是为了蹭流量不择手段。
一开始我也觉得老罗有点过了。但是多刷了几条视频,发现骂罗永浩的这班人,文案和观点,几乎是一致的,观点不外乎是,俞敏洪这次很大气,老罗是小人之心,纯粹来蹭流量的。
而且他们都带着情绪骂,这些视频流量都很大,这些博主也清一色是搞知识付费的,这引起了我的警惕,那就是到底谁在蹭流量?
其实说谁蹭流量,都很难说得清,这件事本身就是热点和衍生热点,只要你在这个圈,你参与了讨论,你都摆脱不了蹭流量的嫌疑。
你可以说罗永浩蹭流量,但当你骂罗永浩在蹭流量的时候,你也可能在蹭流量,正如我现在在谈论你可能靠骂罗永浩蹭流量来蹭流量的时候,我也可能在蹭流量。
所以这件事无解。
作为一个爱较真的人,我比较关心的是,罗永浩也算个体面人,为什么要掺和这件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拆解成三个小问题:
第一,罗永浩为什么要蹭这个热点?
第二,罗永浩的观点是啥?
第三,罗永浩说得对不对?
先探讨第一个问题,罗永浩为什么要蹭这个热点。
我的理解是,因为这是一个热点,大家都蹭,不只是罗永浩,其他人,基本在这个圈里的KOL,跟商业相关的,都参与到这个话题上。罗永浩也不例外,他基本每个热点都会在直播间里发声,何况这是个热点,他参与发表看法很正常,你可以理解为常规性讨论热点,但不算那种为了蹭而蹭。
此外,罗永浩算相关知情人,因为他在新东方待过,跟俞敏洪算有过过节,所以他更加关注这个话题,不止这一次参与到讨论,之前很多次,都在直播间说过俞敏洪的事情。
大家说罗永浩为了蹭流量对俞敏洪落井下石,有点不符合逻辑,他们之间,可以理解为世仇,罗永浩不是一次两次骂俞敏洪,是隔三差五的骂。
大家说他纯粹蹭流量,这样解析不过去,我觉得更多是个人趁机发声,你说你讨厌的人搞砸了一件事,你出来说两句,算蹭流量吗?我觉得更多算发泄情绪。
罗永浩不缺这点流量,他是个喜欢把事情摆在面上说的人,跟当年的李敖一样,对不喜欢的人,毫不客气,甚至穷追猛打,我的理解是真性情。
当然,就这一点,你说罗永浩小家子气,非常记仇,这样说没毛病,但绝对不是为了蹭流量,因为罗永浩真的不缺这点流量。
而大多数攻击罗永浩的人,都说罗永浩就是为了流量,这其实是一种心态位移,因为这些人眼里,只有流量,所以看到别人谈论这件事,就断定对方是蹭流量。
第二个问题,罗永浩这次表达的观点是啥?
我看了罗永浩的直播回放,罗永浩的观点是,俞敏洪是个铁公鸡,虽然俞敏洪算中国顶级的企业家,也是教培行业里对员工还算好的人,但依然是个铁公鸡,因为他的抠门,最终也没有处理好跟董宇辉的关系,导致东方甄选这个盘散架。
注意,罗永浩没有否认俞敏洪的大度,他承认在中国的企业家里,俞敏洪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格局这件事,是看你站在那个维度的。
站在普通人的维度,俞敏洪的确有格局,很大度,做到了体面的分手。但站在罗永浩的角度,他认为俞敏洪做得不够,因为俞敏洪一开始的种种行为,包括现在的种种行为,虽然包装得很好,但是,最终还是搞砸了。
为什么这么一个看起来豁达的老板,做得这么好的老板,最后还是搞砸了呢?
罗永浩认为,本质还是铁公鸡的心态导致的。如果一开始就给够董宇辉,或者那次危机之后,直接正视,忍痛给董宇辉超级价码,那么可能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局面。
这是罗永浩真实的观点,他是在说俞敏洪把这个盘搞砸了,因为铁公鸡的心态导致的。
那么就来到第三个问题,罗永浩说得对不对?
现在的一个事实是,俞敏洪哪怕口碑再好,人再豁达,都绕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俞敏洪在处理董宇辉这件事,已经搞砸了,最后不得不选择分开,虽然最后的处理非常的体面,把负面降到最低,但是一个事实是,他们还是分开了。
罗永浩认为,如果俞敏洪像李佳琦的老板那样,意识到李佳琦越来越重要,不断的给李佳琦加股份,加到李佳琦成为第二股东,甚至成为第一股东,那么,董宇辉是不可能离开的。
但是俞敏洪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
罗永浩认为,这是俞敏洪一直以来的“铁公鸡”行为导致的。
罗永浩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他过去对俞敏洪的认知,结合了过去俞敏洪的一些行为,来推导出俞敏洪虽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没有做得更好。
大体上,我是认同罗永浩的说法的。
放在传统行业,俞敏洪的行为,可以说是完美,甚至是地球上的超级好老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超强。
但是,放在一个网红公司,可能做得真的不够。
因为表面上,东方甄选的确是一个平台,在资本层面,的确能孵化一大堆网红,或者说是一个甄选型优质电商平台。但实际上,真正跑出来的只有一个董宇辉,董宇辉不是跑出来那么简单,而是跑出来之后,成为了东方甄选的支柱,从原来的毛细血管,变成了大动脉。
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巨大的权力落差。
原来董宇辉是一个不明经传的小职员,而俞敏洪等人是东方甄选的高管,江湖大佬。但是现在,董宇辉的一举一动,影响到了公司的生死,而这批元老,股东和大佬,虽然有决策权,但在巨大的网络能量面前,已经啥也不是了。
这个时候,要俞敏洪来认识到自己的位置,要东方甄选的这帮元老重新认识自己的位置,非常的难。
虽然他们都意识到,要给董宇辉加工资,要给董宇辉合伙人的地位,要给董宇辉更大的权力。
但是,要给的和应该给的,差距非常大。
在过去的路径依赖里,俞敏洪和他的高管团队认为,给董宇辉一点股份,给高薪,巨额的奖金,已经非常好了,在传统企业里,是非常罕见的了。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是靠董宇辉吃饭,董宇辉已经成为了东方甄选的大动脉,再给他十倍,也不为过。
但是,再给的话,大家的利益怎么兼顾,这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且又是一个电商平台,这么给法,后面怎么运营?所以基于路径依赖,俞敏洪给了董宇辉非常多,但依然不够。
这就是为什么,外界看来俞敏洪非常豁达大气,而罗永浩依然认为俞敏洪是铁公鸡的原因。
这是所有依赖网红公司都遇到的难题。
李子柒的例子,跟东方甄选其实差不多。李子柒跟杭州微念,一个是IP,一个是MCN,但是杭州微念的利益和名气,大多数靠李子柒。
当李子柒成为了超级网红之后,杭州微念其实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法律上,杭州微念还占理,但是当你大部分的业绩和名气,都是靠李子柒的时候,你就过度的依赖对方,你就得给到对方应有的地位和利益。
而偏偏,杭州微念没有俞敏洪的智慧,结果变成了撕逼,李子柒现在都没有更新,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解决之道是什么?是李佳琦的美腕模式,随着李佳琦名气越来越大,身为老板,意识到这个IP是大动脉的时候,放下身段,放下到手的利益,给这个IP无法拒绝的利益和权力,这样一切围绕着这个IP来走,那么这个IP就不可能出走。
当然,这是解决之道,但不一定符合东方甄选,因为东方甄选是上市公司,就算俞敏洪不是铁公鸡,他也不一定敢这么干,毕竟俞敏洪要考虑更多人的利益。
所以,站在东方甄选如何兜住董宇辉的角度,罗永浩的点评是对的,俞敏洪的确是个铁公鸡,虽然在大家看来,非常的不铁,但在这个盘子里,他的确铁,最后因为这个铁,搞砸了。
但站在一个上市公司的角度,考虑风险,以及兼顾大家利益的情况下,俞敏洪的选择,多少有点无奈。最终没法平衡好,导致这件事搞砸了,只能用一种体面分手的方式来处理。
所以你看,这件事,单纯的说谁对谁错,似乎没法衡量。
因为这是一团纠缠的绳子,这里面有利益,有私心,有博弈,有路径依赖,有认知的不一致,还有角度的不同以及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号榜”(ID:haorank123),作者:老吴,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