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29日
瑞幸突破20000店背后,大批中小咖啡馆开始倒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咖啡赛道竞争激烈,瑞幸门店突破20000家,库迪和星巴克中国门店数也超过5000家。品牌们争夺优质点位,开设店中店、布局特殊场景,并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价格战也持续升级,从9.9元到6.6元,各品牌以价换量,但利润率受损。头部品牌的扩张和价格战,导致小品牌和独立咖啡馆生存空间被挤压,行业淘汰赛已打响。

☕ **门店扩张:** 咖啡品牌争夺优质点位,开设店中店、布局特殊场景,并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瑞幸门店突破20000家,库迪和星巴克中国门店数也超过5000家,品牌们不断扩张门店网络,争夺市场份额。 瑞幸开放了定向点位加盟模式,将门店开到写字楼大堂、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景;Tims天好推出“Express 融合店”,利用合作方资源,将门店开到更多地方;库迪则开创了“1平米”的便捷店型,以“店中店”的形式进行经营。 然而,随着优质点位的稀缺和头部品牌的扩张,中小品牌和独立咖啡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 **价格战:** 咖啡品牌们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进行价格战。库迪以9.9元战略吸引用户,幸运咖推出全场6.6元活动,肯德基旗下“肯悦咖啡”全场9.9元,星巴克通过次卡和优惠券,将一杯咖啡均价降至20元左右。 价格战虽然吸引了用户,但也导致利润率下降。瑞幸、星巴克的财报显示,其营收增长,但利润率却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价格战的持续升级,使得咖啡品牌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 **行业淘汰赛:** 价格战和头部品牌的扩张,导致一批咖啡品牌倒闭,尤其是果咖专门店。功夫咖、本来不该有、怪物困了·咖啡、啡停不可等品牌相继关闭门店,小咖啡馆的生存也变得更加艰难。 咖啡赛道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将会有更多品牌面临挑战,只有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品牌才能生存下来。

📉 **市场趋势:** 咖啡赛道竞争激烈,价格战和门店扩张将继续成为主要趋势。 头部品牌将继续扩张门店,争夺市场份额,并通过价格战来吸引用户。 中小品牌和独立咖啡馆需要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未来咖啡赛道将走向更加成熟和理性,品牌需要注重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和品牌价值,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咖啡赛道的竞争,还在持续加剧。

咖啡赛道的规模之争,愈演愈烈。

近日,瑞幸咖啡正式官宣,品牌门店数已经突破20000家。据品牌官方公众号消息,瑞幸的第20000家门店位于中关村5号购物广场,门店以旗舰店形式开出。而瑞幸也成为了国内首个解锁20000店的咖啡品牌。

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和库迪咖啡也在奋起直追。据红餐大数据的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库迪和星巴克中国的门店数皆已超过5000家。

库迪咖啡首席运营官李颖波在今年6月的访谈中表示,库迪正朝着几万店的目标进发,预计2025年达到全球门店2万家的目标。而星巴克中国则开始进攻下沉市场,预计至2025年总门店数量达到9000家。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点位争夺战打响,店中店和特殊点位变得抢手

越来越多咖啡品牌正在通过开设店中店和布局特殊点位来开拓门店网络。

瑞幸开放了定向点位加盟的模式。简单来说,该模式就是希望借助加盟商的优势,让瑞幸把门店开到写字楼大堂、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景区等特殊场景中去;

Tims天好陆续与中石化易捷、21世纪不动产、良品铺子这样的KA客户合作,推出“Express 融合店”,试图利用合作方的资源,将门店开到更多地方;

库迪则开创了“1平米”的便捷店型。据了解,1平米店极大程度缩小了咖啡柜台的面积,最小的柜台仅为1.5米*0.75米的规格,刚好能放下咖啡机、排水机和净水系统。库迪方也透露,这些门店重点开在便利店、连锁餐厅和酒店之中,以“店中店”的形式进行经营。

△图片来源:库迪咖啡官方微博

咖啡品牌们的开店方式、点位布局之所以会出现变化,与整个行业的竞争白热化不无关系。

2023年,各个咖啡品牌都在铆足劲开店,品牌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瑞幸新开8000+门店,库迪新开6000+家门店,星巴克则新增了800+门店。

与此同时,咖啡品牌也再不满足于把店开在大城市。星巴克、瑞幸、Tims天好咖啡都将目光投放到下沉市场,与县城内的一众独立咖啡店正面交锋。

全面布局,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市场的优质点位也就变得愈发稀缺,品牌能开的常规门店也就越来越少。咖啡品牌们今年开店速度集体放缓就是很好的佐证。

据壹览商业统计,20家连锁咖啡品牌6月份新开门店884家,同比2023年6月下降43.3%,环比2024年5月下降11.07%,门店总数达42820家。再往前几个月的开店数据同比去年也都有下降。瑞幸、库迪等品牌也不例外。

另外,太平洋咖啡、拉瓦萨咖啡等品牌于今年3-4月并未开出新店;Tims天好咖啡、COSTA COFFEE几个品牌虽一直在开新店,但门店存量却不升反降。

值得注意的是,当可开店的点位越来越稀缺,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之瑞幸、库迪、星巴克中国等头部不断扩张,中小品牌以及单店、小店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未来整个咖啡赛道仍将是一片腥风血雨,淘汰赛还远没结束。

价格战持续升级,赚钱越来越难

加速抢点位的同时,咖啡品牌的价格战也愈打愈烈。

今年4月,库迪咖啡首席运营官李颖波公开表示,库迪希望将9.9元战略再延续三年。6月6日,幸运咖推出“66幸运日”——咖啡全场6块6”的活动,门店内除幸运冰系列外的全场饮品6.6元封顶;6月底,肯德基旗下品牌“肯悦咖啡”推出现磨咖啡全场9.9元,甚至在部分门店推出8.8元/30天的咖啡包月卡......

△图片来源:肯悦咖啡小程序截图

而一度声称无意打价格战的星巴克,在上半年里,通过推出次卡和发放优惠券的方式,让一杯原价超过30元的咖啡,均价降到了20元左右。在叠加优惠券和会员优惠之后,最低花9.9元就能喝上一杯星巴克。星巴克中国2024年第一财季的财报中也提到,一季度中国门店的平均客单价同比下降了9%。

另外,一部分精品咖啡也开始向价格战低头。今年以来,Seesaw陆续在外卖平台上架了6.9元-9.9元的咖啡尝鲜券;Manner则是在直播间发放满减优惠券,一杯17元左右的manner可以进一步降到10元左右。

从20元,到9.9元,再到现在的6.6元,品牌们不断放低姿态的背后,更多是以价换量。

瑞幸2023年第二季度中就曾提到,“9.9元感恩回馈活动”让用户增长进一步加速。该财季瑞幸月交易客户数达4000多万,对比往年同期数量翻了足足一倍。但这可能仍然无法弥足价格战对其利润造成的冲击。

瑞幸2024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41.5%,但净亏损8320万元,而去年同期,瑞幸的净利润是5.64亿元。自营门店的同店销售额下降,期内减少20.3%。星巴克披露的2024年第二财季(即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业绩显示,星巴克中国第二财季的营收同比下降8%,同店销售额同比骤降11%,整体低于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

尽管财报中大家都没有明确指出,营收下滑是因为价格战,但品牌的一些行为已经出卖了他们的真实想法。不然,瑞幸的9.9元系列活动不会“缩水”,库迪咖啡首席运营官李颖波也不会模棱两可地说:“库迪可能会适当延长三年的9.9战略,但也可能提前结束。”

淘汰赛白热化,一批门店已经倒下

在价格战以及头部大连锁的碾压之下,咖啡赛道的淘汰赛早已打响。上半年,一批咖啡品牌已经倒下,而这当中,又属果咖类专门店居多。

咖啡品牌功夫咖·中国咖啡(以下简称功夫咖)深圳皇庭广场店已于6月30日停止营业。从经营时间来看,这家店仅开业半年左右就关门了。

据了解,该品牌其实是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孵化的新项目。而“本来不该有”今年的发展也不太顺利。

2月底,自称是“本来不该有”联合创始人的抖音账号“本来不该有-飞飞”发布视频称,“本来不该有”关闭了大量门店,门店从巅峰时期的725家门店滑落至300多家门店,数量锐减近6成。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2022年创立的新式鲜果咖啡品牌“怪物困了·咖啡”,约半年时间便在深圳、贵州等地开设了9家门店。当时其创始人还称计划2023年开200家店。但如今,该品牌仅剩深圳5家门店仍在营业。

主打果咖的“啡停不可”曾在广佛两地开出过4家门店,今年以来也已悉数关闭。季煦鲜果咖啡曾在西安开超12家店,但如今大众点评上只显示了一家门店。

倒下的不止这批果咖专门店,更多小咖啡馆在夹缝中生存,朝不保夕。

这是当下整个行业最真实的一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咖啡 瑞幸 库迪 星巴克 价格战 门店扩张 行业淘汰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