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29日
早期项目 | 扎根大圆柱电池赛道,凌顶能源“倍速生产线”已投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凌顶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大圆柱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新一代有成本竞争力的高能量密度大圆柱电池产品。与传统方形电芯相比,凌顶能源的大圆柱电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优势,并通过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和制造方式创新,实现了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降低。公司已与头部工业级无人机公司达成产品供应协议,并开始进入无人机、电动航空等领域。

🚀 **材料创新:** 凌顶能源采用全新高能材料体系的正极材料和含硅负极材料,并研发了独有的补锂添加剂,以及相匹配的辅材、电解液等,以此来提升性能。 凌顶能源的材料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全新高能材料体系的正极材料,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 采用含硅负极材料,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3. 研发独有的补锂添加剂,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4. 匹配的辅材和电解液,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结构与制造工艺创新:** 凌顶能源重新设计了创新的电芯极简结构以及组装制造工艺,在原有的大圆柱电池的基础上继续简化工艺,减少组装步骤,最终实现了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设备投资降低了70%,厂房面积缩小了9%,能耗与用电量节约17%,操作工减少32%,制造周期总计缩短了55%。 凌顶能源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新设计了创新的电芯极简结构,简化了电池的生产流程。 2. 优化了组装制造工艺,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3. 实现了“倍速生产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 **市场应用:** 凌顶能源目前已经与某头部工业级无人机公司达成产品供应协议,并开始进入无人机、电动航空等领域。 凌顶能源的市场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凌顶能源的大圆柱电池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于无人机、电动航空等领域。 2.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更多的低空领域的客户,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动力市场。 3. 凌顶能源的“倍速生产线”的建成,将进一步加速其市场拓展步伐。

🚀 **未来展望:** 凌顶能源将继续专注于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并积极拓展其市场应用领域,以期成为大圆柱电池领域的领导者。 凌顶能源的未来展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大圆柱电池的性能和成本优势。 2. 积极拓展市场应用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3. 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打造大圆柱电池领域的生态体系。

文|韩永昌     

编辑|李勤

2020 年9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我们将生产一种更为先进的圆柱电池,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 5 倍,成本降低 14%,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高 16%。

这就是4680电池,因其尺寸比传统的 18650 电池足足大了两圈,又被业界称为大圆柱电池。

特斯拉发布4680之后,多家国内外电池厂都开始跟进推出这一产品。然而,由于特斯拉迟迟没有突破,行业内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进度也一再放缓,但总有坚守者存在。凌顶能源便是这样一家公司。

凌顶能源成立于2022年6月1日,是一家专注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及生产商,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新一代有成本竞争力的高能量密度大圆柱电池产品。

公司股东背景与实力雄厚,包括整车体系下的广汽资本、依托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的赛科投资、头部风险投资机构火山石投资等。

凌顶能源的核心团队均拥有十多年的电池行业经验。创始人兼CEO梅骜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电池行业深耕超过15年,曾任广汽研究院、广汽埃安研发中心电池研发部部长,是广汽电池包与电芯自主研发的开创人、总负责人;同时还是国家强检标准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起草人之一。

当下的各家电池企业做出的大圆柱电芯样品,性能提升并不明显,在成本端也没有优势,再加上圆柱电芯天生的成组效率较差,导致大圆柱电池在汽车市场的产品竞争力远不如传统方形电芯。

但梅骜博士告诉36氪,相对现有方形电芯来说,大圆柱电池有机会把性能做得更高,且成本更低,前提是换用新的电池材料,以及改变传统的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工艺。

凌顶能源的产品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研发。据介绍,公司以材料创新为起点,为产品提升性能,以结构与制造方式的创新来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凌顶能源使用了全新高能材料体系的正极材料和含硅负极材料,并研发了独有的补锂添加剂,以及相匹配的辅材、电解液等,以此来提升性能。

在制造端,凌顶能源重新设计了创新的电芯极简结构以及组装制造工艺,在原有的大圆柱电池的基础上继续简化工艺,减少组装步骤。

最终得到的的效果是,凌顶能源目前的电芯产品为4670和4695两种规格的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350Wh/kg,这一数值比市面上一些半固态软包产品还要出色。

更重要的是,基于制造方式和工艺的创新,凌顶能源“倍速生产线”的设备投资降低了70%,厂房面积缩小了9%,能耗与用电量节约17%,操作工减少32%,制造周期总计缩短了55%。这一模式提升了制造效率、拓宽了制造工艺窗口,从而有效提升良率,降低电池成本。

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进入技术瓶颈期,市场需要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全新电池技术,大圆柱电池便是理想的路线之一。

但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面对如此内卷的态势,凌顶能源尝试先进入无人机、电动航空、低空领域等拥有高技术门槛、高产品溢价、对性能需求又迫切的领域。

据梅骜博士介绍,自去年起,凌顶能源配合多家无人机公司和eVTOL公司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与送样测试,目前,凌顶能源已经与某头部工业级无人机公司达成产品供应协议,将为其供应首批高能大圆柱电池系统。同时,凌顶能源的多家客户开始全面转向大圆柱电池,并批量配套搭载。

在生产制造端,凌顶能源的高能大圆柱电池“倍速生产线”在近日正式建成,并启动试运行。下一步,凌顶能源将拓展更多的低空领域的客户,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动力市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圆柱电池 凌顶能源 无人机 电动航空 电池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