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陈营长极品投资,(https://xueqiu.com/1102881152/299072566)
董宇辉的问题出在哪儿?主播和演员有相似性,先看看影帝刘德华的经历。
a,从素人到影星。刘德华81年从TVB培训班出道,签约5年TVB。82年小试牛刀,83年一炮而红。至86年与TVB第一个合同到期。期间,刘德华为TVB拍摄7部电视剧。包括神雕侠侣等爆火剧,而片酬却很少,估计一部剧只有2万块吧。
b,进军影视歌坛。第2次和TVB又签约5年。这一次,刘德华获更大自由度,片酬大幅上涨至50万,但与TVB约定"不拍电视剧",其实就是竞业禁止的约定。
C,天王巨星自我放飞。刘德华自建公司,成为影坛歌坛双巨星。但仍与TVB保持友好关系,未再拍其他公司电视剧。
再看一个例子:
段永平。段永平大学分配到一个不景气的厂子。然后得到赏识,发展小霸王学习机,一炮而红。为厂里赚了很多钱后,厂家未兑现约定奖金。于是段永平从小霸王出走,设立步步高。但与原东家约定,3年内不搞竞争性产品。而后步步高DVD大火,再创辉煌。
应该注意的两点是:企业培养一个素人成为明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捧红一个人,就像一场复杂的化学反应。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明星一旦火了,公司的流量还会转移吸附到明星身上。其实,明星最大的资产就是流量,捧红之后,流量迟早可以变现。所以早年的那些片酬,与自己未来可持续赚到的流量变现比,并不是很多。通常,企业捧红的明星在前3∽5年里,创造的主要利润归企业。这基本是影视圈行规。第二个规则就是,如果流量明星单飞,要遵守3∽5年的竞业禁止的约定。不要上来就抢东家生意。
再看董宇辉。他此前是直播素人。在新东方,俞敏洪,股民三方的大力加持下,更借助口罩特殊时期,平台流量与政府的全力支持,加上自己的特色,一炮而红。他和刘德华与段永平有点类似,但如果新东方不给他这个机会,或者不是东方甄选而是其他MCN机构,他自己白手起家根本就干不成这个事。他和罗永浩是两码事儿。所以,在短短2年时间,他从一个素人被打造成为一个流量明星,同时分走上市公司几个亿,又带走全班人马,再直接与东家竞争。和刘德华与段永平比,确实不是太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