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07月27日
我国首次全面开展北斗探空平行比对,预计系统明年底正式运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气象局正式全面开展北斗探空平行比对,标志着我国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北斗探空系统在时效性和数据质量上均优于传统 L 波段探空系统,已在台风预报等领域发挥良好效益。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进气象探空升级换代工作,预计到 2025 年底,将建成站间距 150 千米左右的地空物联网,实现气象探空系统的全面升级换代。

🚀 **北斗探空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中国气象局正式开展北斗探空平行比对,标志着我国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目前,120 个探空站已全部完成北斗探空系统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平行比对。

📈 **北斗探空优势显著**: 与传统 L 波段探空系统相比,北斗探空系统在时效性和数据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北斗探空上升段数据总体时效优于 L 波段探空数据,数据质量也更加精准,例如风速数据在细节上更加精确。

🌪️ **北斗探空应用成果**: 北斗探空系统已在台风预报等领域发挥良好效益。例如,在今年第 4 号台风“派比安”和第 3 号台风“格美”期间,北斗探空系统与其他观测设备协同观测,有效支撑台风路径预报和强度研判。此外,广东气象部门在台风“海葵”预报中利用北斗探空数据,显著提升了路径预报和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 **未来展望**: 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进气象探空升级换代工作,预计到 2025 年底,将建成站间距 150 千米左右的地空物联网,实现气象探空系统的全面升级换代。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观测能力,为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更精准的支撑。

IT之家 7 月 27 日消息,据中国气象局消息,7 月 26 日 7 时 50 分,全国 120 个北斗探空站当日 500 百帕第一组信息首次全部实时上传至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开展北斗探空平行比对

平行比对,即在同一时段、同一区域内,采用 L 波段探空与北斗探空两种方式进行同步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对比分析。自 2022 年 8 月在广东气象部门启动北斗探空系统组网观测业务化试点以来,经过两年不懈努力,120 个探空站北斗探空系统建设全部完成,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平行比对,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气象探测中心”)气象观测实时业务平台的大屏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探空系统的观测数据对比情况。

在时效性上,北斗探空上升段数据总体时效优于 L 波段探空数据;在数据质量上,以风速为例,点开任意一个探空站的数据对比界面,可以看到代表北斗探空数据的一条绿线和代表 L 波段探空数据的一条红线几乎重叠,偶有波动。“这意味着北斗探空数据整体准确,在细节上更加精准。”气象探测中心基地室副主任郭启云说。

此前,7 月 1 日,中国气象局启动全国第一批北斗探空平行比对工作。7 月 20 日,今年第 4 号台风“派比安”来袭,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气象部门利用北斗探空系统,与气象卫星、无人机、雷达等开展南海台风协同观测,北斗探空下降段观测资料填补了午后探空数据的空白,有力支撑台前线状对流的潜势以及登陆后台风强度的研判。7 月 24 日,今年第 3 号台风“格美”逼近福建沿海,浙江洪家、福建福州及广东各探空站开展北斗平漂探空,数据用于预报服务,为台风路径预报检验提供了支撑,发挥了良好效益。

2023 年,广东气象部门首次在数值模式、天气预报、卫星遥感等领域常态化应用北斗探空数据,借助精准的北斗探空数据,广东气象部门对台风“海葵”72 小时和 90 小时路径误差分别减小 3.94%、2.86%,72 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

IT之家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进气象探空升级换代各项工作,预计到 2025 年底,我国将建成站间距 150 千米左右的地空物联网,北斗探空系统正式业务运行,实现气象探空系统升级换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斗探空 气象探空 气象预报 台风预报 地空物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