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26日
固态电池的野望,国产新能源冲向新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将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并带来颠覆性的性能提升。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积极布局,并拥有独特的优势,有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 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效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提升至350Wh/kg甚至更高,意味着相同体积下,续航能力可增长三倍。

📊 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中国新能源市场规模巨大,对固态电池的需求旺盛,并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研发实力。同时,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积极投入,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积极布局,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凭借固态电池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上与传统车企竞争,并取得领先地位。

📌 固态电池的成本问题是目前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固态电池成本将逐渐降低,其商业化应用将加速推进。

📁 尽管日本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起步较早,但其商业化进程缓慢。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在未来引领全球固态电池市场。

📂 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将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引领全球经济进入高增长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领跑者,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什么时候才能触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全球经济重新拉回高增长时代?

在司库财经看来已经不远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升级,如AI逐渐取代人工,让人类远离繁重危险的工作;另一个则是能源升级,社会生活从燃油时代全面转向电力时代。

相比AI取代人工的进展,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能源升级将会率先吹响技术爆发的号角,而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先者,中国企业将会最先享受到科技爆发带来的市场红利

01 性能碾压,固态电池带来全新体验

传统燃油车车主抵触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是什么?

刨除喜欢齿轮转动带来的机械操纵感外,最直接、最现实的理由是电车续航不足,充电速度慢,麻烦误事。

每年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新能源车主高速路上排队抢充电桩的画面,经常被很多燃油车支持者反复“鞭尸”。 

(来源:互联网)

而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将会让用户完全告别“里程焦虑”

据了解,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均为液态电池,电池中间部分为液态电解液,锂离子在正负极两端往返运动,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以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三元锂电来说,其能量密度通常为130-200Wh/kg,一些高端产品能够达到250Wh/kg。这些数据已经是锂电池物理极限,能量密度很难再有提升,想要增加续航,必须开辟新路径——固态电池。

与传统电池不同,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据国内企业公布数据显示:国轩高科研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太蓝新能源发布的车规级电池,实测能量密度能达到720Wh/kg,均远超三元锂电最高250Wh/kg的能量水平。

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下,如果采用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续航能力将会增长将近三倍,彻底告别续航焦虑症

固态电池带来了颠覆性的性能,是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大规模列装吗?其实在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了攻关,核心原因在于成本

数据显示:目前固态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大约为150美元,几乎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价格太贵导致固态电池无法大规模应用。

02 前景光明,中国厂商纷纷跟进

成本从来不会被技术所困,降低固态电池材料成本的技术一直在进步。

7月23日,中科院官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出一种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该材料在具有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有优势的同时,成本更加低廉、更适合商业化。

同时对于固态电池这一新事物,资本也给出了极高的期望。

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5.8%。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更是独占鳌头。SNE Researchd的测算,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3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固态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新能源军团开始集体布局下水:

7月21日,鹏辉能源公布半固态电池扩产计划,在乌兰察布投资五亿元建设半固态电池项目;

智己汽车发布了自己的固电池技术,将在即将上市的智己L6Max光年版之中首次应用。其电池容积达到133kWh,续航里程同样在1000公里以上; 

(来源:智己汽车官网)

广汽发布自研固态电池,该款固态电池的续航里程将达到惊人的1000公里,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面量产。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大巨头也相继给出了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时间进度表。

比亚迪将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到2030年,预计将有4万台车辆搭载全固态电池;宁德时代也将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国内固态电池新增产能(含规划、落地)超过142GWh,共涉及投资总金额超644亿元。

毫无疑问,在错过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后,中国站在以能源升级、全面电力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头,在这场变革中,这些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也将成长为中国的通用、福特、美孚、BP……

03 雄厚腹地,中国独特优势

与多数人对固态电池认知不同,中国企业并非固态电池的先行者,真正的开创者是隔壁的日本。

2010年,丰田就推出过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KM的固态电池,并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在2030年前实现稳定量产。

因为研发早,目前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握有1300多项专利,但值得疑问的是:早前以丰田为代表的日企技术领先,但赢在起跑线上的日企为什么没有将固态电池商业化,对中国、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行降维打击?

有人认为是丰田技术成熟度不够,也有人认为是日企选择了氢能源技术,但在司库财经看来,丰田在固态电池上的原地踏步是因为——活得太好了,导致动力不足。

2010年,丰田全球销量达到841.8万辆,同比增长8%,而在营业利润上,更是增长了3倍多,在次年《‌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500强上市企业名单中,丰田市值达到1393.67亿美元,位居汽车行业第一。

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丰田依旧保持增长和霸主地位:2020年至2023年,丰田全球销售量超过大众集团,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仅丰田一家公司,其利润远超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所有汽车品牌。

既得利益者没有人想要颠覆自己,曾经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是这样,如今丰田犹如高高在上的帝王,它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去做任何改变。

这种“惰性”给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机会,现在正在通过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取代,未来随着固态电池的成熟与应用,解决续航问题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在全球范围冲击丰田、现代、大众等传统车企。 

(来源:互联网)

曾经面对触摸屏和全新的IOS系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认为这些技术只是昙花一现,依旧坚守塞班系统和实体按键,随后便因傲慢被时代洪流卷走出局。而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席卷国内汽车市场,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成功应用,中国新能源新势力将快步冲向海外,在全球暴击丰田、大众这些传统车企。

很多人只凭感觉认为不可能,但在IPHONE 4上市时,同样没有人认为会动摇诺基亚的王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司库财经”,作者:庆福,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固态电池 新能源汽车 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企业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