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07月26日
站在IPO门口的苇渡科技:90后创始人,成立2年吸金超26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苇渡科技,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卡车新势力,凭借着90后创始人韩文的投资人背景和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迅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26.46亿元人民币,并即将冲击美股IPO。苇渡科技主打新能源重卡,并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达成量产合作,订单量超过6000辆,其产品涵盖纯电、氢能以及支持L5级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

🚀 **投资人背景助力高速发展:** 创始人韩文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曾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以及金沙江创投硅谷办公室任职,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和资本运作能力。其在智加科技担任首席财务官期间,主导了4.2亿美元的融资,为其后来创立苇渡科技后高频融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 **新能源重卡引领行业趋势:** 韩文认为,卡车行业需要经历电动化的上半场,才能迎来智能化变革的下半场。苇渡科技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完全基于新能源架构的自动驾驶重卡制造商,其产品包括纯电重卡、氢能源重卡以及支持L5级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并已与多家企业达成量产合作。

🌍 **全球市场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苇渡科技将目光瞄准了中国、欧洲以及北美的全球市场,并成立了国际化顾问委员会,招募来自可口可乐、迪卡侬等跨国公司的高管加入。其产品已获得中国、欧美以及澳洲等地的订单,并与新西兰电动卡车进口商Etrucks达成合作,订单量超过6000辆。

📈 **重卡电动化风口已至:** 重卡新能源渗透率远低于乘用车,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成本优势的凸显,重卡电动化将成为未来趋势。苇渡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重卡电动化的看好,未来或将掀起一波产业与资本疯狂的浪潮。

💡 **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完美结合:** 苇渡科技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创始人兼CEO韩文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对卡车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其团队也拥有扎实的技术实力。同时,苇渡科技采取轻资产模式,专注于产品设计研发,将生产交由江淮重卡代工,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 **资本助力,加速市场扩张:** 苇渡科技在短短两年内获得了多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资本的助力将加速苇渡科技的市场扩张,推动其快速发展。

🌎 **全球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苇渡科技将目光瞄准了全球市场,并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达成合作,订单量超过6000辆。其国际化战略将帮助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重卡制造商。

💡 **重卡电动化,未来可期:** 重卡电动化是未来趋势,苇渡科技凭借其技术优势、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资本的助力,将成为重卡电动化浪潮中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 **苇渡科技的成功,也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看好。**

风口向上的行业,每天都不缺商业爽文,这次的爽文主角是苇渡科技。

最新的消息是,苇渡科技最近已经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5亿元),领投方为比利时主权财富基金,苇渡科技也是业内少有的获得欧洲国家主权基金的初创公司。

包括此次融资在内,这家略显低调的卡车新势力已经进行了6轮融资,累计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26.46亿元人民币。

另外有消息显示,苇渡科技在今年筹备美股IPO的工作。

同时在业务方面,苇渡科技不久前发布包括纯电、氢能在内的2款重卡产品,以及一款可以支持L5级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产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方达成量产合作,手中的新能源重卡订单超过6000辆。

成立2年时间,有产品,有订单,有高频融资,如今已经站在美股门口准备随时叩响IPO。

进展如此迅速,尤其是2年6轮融资的资本号召力,与其创始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01 90后创始人,投资人入局造车

企查查信息显示,苇渡科技创立于2022年3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韩文,与这个行业技术专家创业的套路不同,本身并没有相关的技术背景,而是以投资人身份躬身入局。

苇渡科技创始人韩文

据了解,韩文是一位90后,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在美国威廉姆斯学院取得数学、经济学以及西班牙语学士学位后,又在斯坦福大学攻读MBA。

之后就是一段不算短的投资人生涯。

2013-2016年,韩文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负责宏观投资研究以及资产配置管理,后来又在金沙江创投硅谷办公室担任合伙人,主要关注的就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能源等行业的投资。

在这段时间,国内卡车自动驾驶玩家智加科技,就是其重点关注及投资的企业之一,智加科技早期的融资中,多次出现了金沙江创投的身影。

直到后来,韩文直接加入智加科技,任职首席财务官,算是正式由投资人变为行业从业者。

韩文主导智加科技最大一笔融资

在此期间,韩文在2021年主导完成了智加科技一轮4.2亿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曾一度刷新全球重卡自动驾驶公司单轮最大融资额。

这种能量,与韩文此前在风投圈的长期浸润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为其后来创立苇渡科技后高频融资埋下伏笔。

苇渡科技融资历程

公开信息显示,苇渡科技6轮融资中,金沙江创投是早期投资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还有荣庆物流,也是智加科技的核心客户,也多次参与对苇渡科技的投资。

另一位核心联创陈澔利,苇渡科技CTO兼总裁。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出身,在重卡领域深耕多年,创立苇渡科技之前,曾在大运汽车担任重卡业务负责人。

两位核心创始人员,一个搞钱,一个搞技术,属于投资人比较喜欢的创业组合,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好的商业故事。

02 重卡故事:新能源+全球市场

韩文曾透露,卡车行业与乘用车类似,在智能化变革的下半场之前,需要经历电动化的上半场,因为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需要好的硬件载体。

当下主流的油改电卡车平台,显然不是自动驾驶最理想的硬件载体。这种认知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韩文从以软件见长的智加科技离开后,选择以新能源重卡硬件产品作为行业的切入点。

其最初的目标是,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基于新能源架构的自动驾驶重卡制造商。

苇渡科技发布重卡产品

公司成立2年后,也就是今年的4月份,苇渡科技在北京举行产品发布会,对外亮相其为自动驾驶打造的新能源重卡产品组合,包括一款纯电重卡,一款氢能源重卡以及一款可支持L5级自动驾驶的线控底盘。

根据产品参数,纯电重卡采用800V高压平台,搭载729度电池,CHTC-TT(半挂牵引车常用测试工况标准)满载续航里程670公里。

同时具备超快充能力,可使用兆瓦级充电,35分钟充电量可供车辆满载行驶400km。

智能驾驶方面,可通过软件迭代具备高阶智能驾驶辅助能力,方案大概率来自此前与苇渡达成合作的觉非科技。

氢能源重卡与纯电重卡采用同一平台,电堆采用双堆单系统,氢堆有效总功率300kW,搭载3个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780kW,续航里程为1000km。

苇渡科技线控底盘

线控底盘同样是电氢共平台,搭载行业首款EPS转向机,根据苇渡科技的说法,这款线控底盘具备支持L5级无人驾驶的能力。

不过,在造车这件事上,苇渡科技目前选择的是一条轻资产的道路,产品设计研发亲自操刀,生产交由江淮重卡代工。

关于“产品要卖到哪里去”这个问题,苇渡科技更多的将目光看向包括中国、欧洲以及北美的全球市场。

在韩文看来,与中国一样,欧美广袤的物流网,公路货运市场都是万亿级别,且中国因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更为成熟,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具性价比。

这对于重卡这类成本敏感的商用车来说,非常重要。

事实上,苇渡科技在推进海外市场方面确实不遗余力且成果颇丰。在此之前,苇渡科技就成立了一个具有国际化氛围的全球顾问委员会,有来自可口可乐、迪卡侬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加入其中。

苇渡科技欧洲测试

而在落地层面,有消息显示,苇渡科技目前手里的重卡订单量超过6000辆,客户遍及中国、欧美以及澳洲等地。就在此次Pre-IPO融资前不久,苇渡科技还拿到了新西兰电动卡车进口商Etrucks价值1.8亿元人民币的大单。

03 重卡电动化,又一波风口?

事实上,在2年内高频融资的重卡造车新势力不止是苇渡科技。

据《赛博汽车》了解,自2022年开始,国内主要的重卡新入局玩家,包括零一、DeepWay、载合、速豹,以及吉利旗下的远程,都有数笔大额融资入账。

DeepWay,又一家重卡新势力

其中DeepWay两年4笔融资披露募资金额累计超过14亿元,同期远程2笔融资披露募资金额超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5亿元)。

资本的看好理由很多,其中一个理由是,重卡新能源渗透率相比乘用车或者轻型商用车,确实很低。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终端新能源重卡销量为10954辆,重卡整体终端销量在13.5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只有8.08%。

参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进入10%之后,增幅出现快速上升趋势,如果这个规律在重卡领域能够适用,新能源重卡眼看就是又一个快速增长的风口。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重卡新能源化,或许要比乘用车更为迫切,因为相比乘用车,商用的重卡对于成本更为敏感,而在重卡的用车成本中,燃料成本是绝对数相当大的一笔。

而新能源化可以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成本,这里简单算笔账:

一般重卡的油箱大概在800-1000升之间,如果按照近期北京地区柴油(柴油是重卡的主要燃料)7.8元左右/升的价格来算,加满一箱油大概在6200-7800元之间,取中位数7000元。

目前重卡的油耗大概在百公里30升左右,满油续航一般在3000公里左右,一公里折合2.3元。

如果按照纯电重卡,就以苇渡科技的纯电重卡来算,729度电池,续航670公里。有业内人士告诉《赛博汽车》,卡车充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充电桩服务加0.2元/度的服务费。

北京大工业用电1元/度左右的价格算,加上服务费,充满电在874.8元左右,每公里折合1.31元。

对比之下,降本效果非常明显。

至于电动行驶适配卡车自动驾驶的故事,又是另一个比较长远的话题和价值,至少就目前来看,市场上的自动驾驶卡车基本都采用油车后装,或者是油改电前装的方式落地自动驾驶。

真正适配自动驾驶的纯电车型,几乎没有。

所以,卡车的电动化会不会如同十年前的造车新势力涌入乘用车那样,掀起一波产业与资本疯狂的浪潮?

至少从苇渡科技们当下的情况看,似乎已经有点那味儿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褚万博,编辑:章涟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苇渡科技 重卡 新能源 电动化 自动驾驶 融资 IPO 90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