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7月25日
老板让我多学些汽车知识,于是我拜师了偷车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防盗技术也从传统的机械钥匙升级到现在的数字钥匙,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本文介绍了汽车防盗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中继攻击的原理、车厂应对中继攻击的措施以及UWB技术的应用。文章还探讨了车厂与手机厂商在数字钥匙技术上的合作与竞争,以及数字钥匙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中继攻击:利用信号放大窃取车钥匙信息** 中继攻击是一种利用信号放大来窃取车钥匙信息的偷车方式,简单易行。攻击者使用“信号接收设备”接收钥匙信号,将其放大发送出去,另一个同伙拿着“信号接收设备”站在车边,收到钥匙信息后,与车内系统通信,让车“以为”要开门了。 这种攻击方式利用了现有的“无钥匙进入”技术,攻击者不需要物理接触车钥匙,就能轻松解锁车辆。 为了应对中继攻击,车厂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使用安全通讯协议、加密认证、运动传感器等,增加信号认证难度,提高车辆安全性。

🚗 **UWB技术:精准定位,提升车辆安全** 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高、带宽极宽等优势。 UWB技术可以准确计算信号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差,通过时间差直接得出设备间的距离,实现精准定位。 在汽车领域,UWB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钥匙,通过距离检查,避免中继攻击,提升车辆安全性。 此外,UWB技术还能实现身份识别之后的座舱内智能化体验,比如座椅记忆调节、自动登录智能座舱等,让开关车锁和车机交互统一起来,更好实现车机互联和信息共享。

📱 **数字钥匙:车厂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与竞争** 数字钥匙是利用手机作为车钥匙,实现车辆解锁、启动、控制等功能。 数字钥匙技术的发展,需要车厂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但目前数字钥匙协议并不统一,存在国际上CCC、国内ICCE、ICCOA协议等等,它们通过手机的原生支持,尽管也是以互联互通为最终目的,但处于发展和迭代更新中,还没有一个协议可以覆盖市场上所有手机。 手机的发布与迭代相比汽车更加高频,手机品牌对于其软硬件调整通常没有那么及时地与车厂进行沟通,除了大量适配工作之外,还有复杂的沟通成本。 车厂会对尽量多的手机品牌和各种繁杂的机型做认证适配,你往往能看到数字钥匙功能常常伴随一个兼容性机型列表。 这些都促使车厂产生了一种担忧:要是被手机厂“卡脖子”了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厂开始尝试自己开发数字钥匙技术,打造车机生态和人车交互,但UWB数字钥匙上车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在兼容性和开发难度、运维成本之间,车厂目前通常会选择在支持最新数字钥匙协议同时,也“向下兼容”,开放仅基于NFC、蓝牙等解锁方式。

🔐 **安全与便利的平衡: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防盗技术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安全与便利的平衡。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防盗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更加便捷。 未来,数字钥匙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协议将会更加统一,车厂与手机厂商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同时,车厂也会更加重视安全,不断提升车辆安全性能,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 **安全无小事,警惕技术风险**

去年五月的一个凌晨,莎拉·巴克斯特正在给自己两周大的孩子喂奶。她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位蒙面男子,手里拿着一个像变了形的“呼啦圈”。巴克斯特没当回事儿,以为他大晚上出来运动罢了。

第二天,巴克斯特停在家门口的奔驰车就不翼而飞了......

可视门铃记录下了一切。蒙面男子拿的不是什么运动器械,而是一种“金属环”,就是用它“牵走”了巴克斯特的大奔。

幸好我家没住大别墅丨bbc

这种叫做“中继攻击”的偷车方式简单易行:靠近车主,用“信号接收设备”接收钥匙信号,将其放大发送出去;再有一个同伙接力,拿着“信号接收设备”站在车边,收到钥匙信息后,与车内系统通信,让车“以为”要开门了。

技术保守派不禁又要大声疾呼:“要都还是用机械钥匙捅,就没这么多事儿。”的确,中继攻击正是利用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无钥匙进入”技术。

今年5月,一家国内的安全团队发现,依然可以用中继攻击的方式来解锁特斯拉Model 3。即便特斯拉称其已经用上UWB,PKE中的最新方案。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么?”成了每一台汽车必须面对的问题。

聪明的贼vs.更聪明的锁匠

“无钥匙进入”,从字面上就能解释,车认的不是钥匙本身,而是钥匙发出的信号。偷车贼复制的也不再是钥匙,而是信号,中继攻击就是其中成本最低的一种。

车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演变,也伴随着“车钥匙”形态的变化:从机械钥匙,遥控钥匙,PEPS和数字钥匙——集成进手机。

当车钥匙不再只是钥匙丨Continental AG

1981年,第一个远程无钥匙进入技术专利出现,隔年相关的技术便被运用于雷诺汽车Fuego上。几乎同时,与这种技术相伴相随产生的,就是上面的这种“中继攻击”。

车厂想了很多方式增加开锁信号窃取难度:比如使用安全通讯协议,做加密认证等增加信号认证的难度;福特等车厂将运动传感器加入车钥匙,一旦检测到静止超过40秒后就触发睡眠模式,从而避免信号被转发,实现“不用就关机”。

另外,车厂技术研发人员还不断地从根本上提升Keyless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从传统的射频信号,到NFC近场通讯技术,到借助蓝牙信号强弱感知车与钥匙的位置关系,到UWB技术——UWB技术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高,带宽极宽等优势。

UWB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现阶段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测距和快速链接。

虽然低功耗蓝牙技术也能通过计算信号强度反向计算设备间的距离信息,但其精确性远远比不过UWB,后者可以准确计算每一个信号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差,通过时间差直接得出设备间的距离。

引入距离信息,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中继攻击。如果信号传递的时间过长,系统将会判定钥匙不在有效解锁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钥匙必须真的出现在车辆附近,信号的传递才会被视作是真实有效的。

虽然听着有一点复杂,但其实我们身边早就充满了UWB。比如iPhone用户使用“隔空投送”时,就是UWB技术在起作用,帮着精准定位目标设备,并快速建立无线连接;

苹果的AirTag设备也是通过UWB实现厘米级的精准追踪;小米手机“一指连”功能,手机指向生态中的智能设备,就能对应呼出控制卡片,比如对准电视时直接投屏。

CCC在2019年就将UWB纳入数字钥匙方案。随后,多家车厂开始引入。

因为准确的空间定位和追踪,加强车辆安全性和实时响应能力。还能实现身份识别之后的座舱内智能化体验,比如座椅记忆调节,自动登录智能座舱等,让开关车锁和车机交互统一起来,更好实现车机互联和信息共享。

所以,车厂做手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如果你们还记得,蔚来发布Nio Phone时,李斌说,“手机是蔚来用户最重要的连接车的设备,50%用户用iPhone,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UWB,苹果又不开放接口......”这里面强调了两点,做“车钥匙”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手机作为数字钥匙,不仅承担钥匙的基础功能,比如自动解锁落锁;还要集成车控;还要实现车机互联,打造车内连贯的智能化体验。除了蔚来,吉利收购魅族,哪吒、比亚迪等与手机品牌合作,都显示了在打造车机生态和人车交互中,手机必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数字钥匙协议并不统一,有国际上CCC,国内ICCE、ICCOA协议等等,它们通过手机的原生支持,尽管也是以互联互通为最终目的,但处于发展和迭代更新中,还没有一个协议可以覆盖市场上所有手机。

手机的发布与迭代相比汽车更加高频,手机品牌对于其软硬件调整通常没有那么及时地与车厂进行沟通,除了大量适配工作之外,还有复杂的沟通成本。车厂会对尽量多的手机品牌和各种繁杂的机型做认证适配,你往往能看到数字钥匙功能常常伴随一个兼容性机型列表。这些都促使车厂产生了一种担忧:要是被手机厂“卡脖子”了怎么办?

按照我们熟知的过往经验,想在互联和生态有更多可能性,前提是在底层上打通融合,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想法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是将就的。UWB数字钥匙上车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在兼容性和开发难度、运维成本之间,车厂目前通常会选择在支持最新数字钥匙协议同时,也“向下兼容”,开放仅基于NFC、蓝牙等解锁方式。

这就解释了上面提到的,特斯拉Model 3仍难免遭遇中继攻击。安全团队的测试中,正是使用蓝牙信号来攻击,即便车端搭载了UWB,但在攻击过程中并没有启用距离检查。

不过在国内,这种偷车方式不是很有用武之地。国内的居住环境与停车环境往往会使车钥匙和车辆停放的位置相距很远,盗贼用一个中继器往往无法有效地传递放大信号,更不用提住高层的人和把车停在地下车库的情况了。另外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也加大了偷车难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汽车防盗 数字钥匙 中继攻击 UWB技术 车机互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