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25日
数据基础设施加快落地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提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强调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冷链”打造。多地智算中心项目加速推进,提升计算服务效率和质量。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企业的大数据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冷链”建设,支持地方试点探索。

🏗️ 中国联通襄阳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甘肃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或投产,智算中心建设加速,提升计算服务效率。

🌐 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基本满足要求,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快,实现算力资源高效协同调度。

📉 智算中心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呈现多元异构化、普适普惠化、绿色低碳化趋势。

💡 随着算力供给规模提升,算力服务更加普惠,推动依赖于算力的产业创新和更多行业提供高效智能服务。

本报记者 李乔宇

日前,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要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数据基础设施等建设,支持地方开展试点探索,打造数据“冷链”。

《证券日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今年7月份以来,多地数据基础设施宣布开工或披露最新进展,多地智算中心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构建,更高效、更优质的计算服务渐行渐近。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7月11日,中国联通襄阳大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对媒体透露,该项目的云计算中心已经投入试运营,骨干传输网数据汇聚中心已经完成投产。当前该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二期建设正在加速施工,预计9月份可正式投产。

7月7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与庆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数据中心等项目合作协议。建成后,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总装机能力将达到约8.8万标准机架,庆阳将成为“东数西算”西北最主要的业务互联出口节点。

7月2日,重庆移动忠县大数据智算中心项目举行建设开工仪式,据了解,该大数据智算中心预计2025年底建成使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整体上架率为62.72%,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要求。下一步,国家数据局还将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基础,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高效协同调度。

从近期陆续披露最新进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数据中心正在加速转向智算中心。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算力规模占比提升至逾30%。

“当前,我们正与多个客户紧密合作共建智算中心,以支持和推动地方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体进展方面,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数个智算中心项目的建设、调试和上线运转等工作,这些项目涵盖北京、青海、宁夏、江苏等地。”7月24日,摩尔线程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泰尔英福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张晓普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家大力开展“东数西算”工程、“数据要素×”行动、“人工智能+”行动的背景下,我国智算中心的规模迅速攀升,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2.3%。除了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外,智算中心还呈现出多元异构化、普适普惠化、绿色低碳化的新趋势。

算力服务迈向普惠阶段

展望未来,更大规模的算力供给渐行渐近。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此前公开表示,中国移动正在加快完善算网基础设施体系、关键技术体系、产品服务体系,优化全国性智算中心和边缘智算节点布局,全网智算规模达到17EFLOPS(FP16),年内还将投产多个超万卡智算中心。

7月上旬,中国电信相关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年初,中国电信在上海临港智算谷投建15000卡公共智能算力中心,今年3月份,该智算中心内的首个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正式交付,并投入商业运营,终期规划算力承载能力30万卡,将持续提升算力供给。

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的加速,以及算力供给规模的提升,更加普惠的算力服务渐行渐近。青云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建设能够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平衡,随着算力资源的集中化和调度效率的提升,算力的供给将更加充足,这有助于降低单位算力的成本,不仅能促进依赖于算力的产业出现新业务模式,也能让更多行业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和产品。

摩尔线程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在智算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将出现单点超大规模万卡智算集群和分散型智算小集群价格朝两个方向发展的态势。超大规模万卡智算集群由于其规模、能力及稀缺性,具备更强的定价权,并且可以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计算服务。因此,超大规模集群将能够在市场上保持较高的价格竞争力。“相对而言,小型算力集群由于在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完成任务的能力有限,可能面临低价竞争的压力,以弥补在能力和效率上的不足,从而吸引一些对成本敏感的客户群体。”

本文来自“证券日报网”,作者:李乔宇,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算中心 数据基础设施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