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通知,要求高校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以适应新发展格局。通知强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持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通知还提出推动专业优化升级,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等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
🤔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关键领域人才**:通知要求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这意味着高校需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高校可以开设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等专业,培养能够参与芯片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人才。
🚀 **推动专业优化升级,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通知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这要求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创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以提升专业竞争力。例如,高校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专业进行融合,开设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医疗等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 **加强省级统筹指导,优化专业结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这体现了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视,要求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避免出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的情况。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鼓励高校开设与当地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7 月 23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关于开展 2024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通知》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持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通知》提出“推动专业优化升级”,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此外,《通知》还提到“加强省级统筹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及时提出反馈意见。2024 年 7 月 31 日前在平台报送本地急需紧缺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清单,为属地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