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守望牛市,(https://xueqiu.com/1408589789/298753783)
趁割割情绪在,聊点心里话。
这几年,市场涨涨跌跌,看到了非常多的散户亏损离场。
通过大家跟我的互动,我总结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已经对散户的习惯了如指掌。
一只股票,他的仓位,取决于他看到的次数,而非背后的逻辑。
反复提,他一定会反复买。
走的好的股票,如果他没有,他关注的博主反复提,他最后一定是追在高位。
走的不好的股票,如果他没有,他关注的博主反复提,他也一定会不断抄底。
他买到了什么取决于他看到了什么,买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信息密度大的那些。
但是这个市场上,什么样的股票信息密度大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另外,不论一只股票走的好不好,很多人基于对它关注的博主的信任,而去买入。
他的心里是没有仓位的概念的,到最后,基本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仓位只会越来越重。最后看运气,买对了这一把,下一把不一定对。
像我这样,说一只股票好,又明确只卖不买,是不是觉得很矛盾?我加了只卖不买,其实都挡不住一些人看一次加仓一次。
一只股票不论上涨或者下跌,只要我们强调一遍逻辑,或者讲一下操作,就会有人默默加仓。
举个例子,北汽蓝谷封不住涨停,我们讲不用卖,等爆量,等破5日线。不用卖,会被理解为这里可以买。
麦格米特走势不及预期,因为昨天买入了,今天加仓做个T,随时准备汰弱换强,但是我一旦发了今天低吸了点,低位不至于破,那一定有人昨天哪怕没买,今天也会买点试试。毕竟我加仓,是他的胆,但事实上,我下午底仓大概率就卖掉了。
再比如龙芯中科,我敢不敢站出来说他一句好?突破下降趋势线,我多说说,今天一定会有人追高。但事实上,大家的成本已经差十多个点了,这垃圾行情,十多个点的成本差距,可能已经决定最后的盈亏了。


比如高新发展,今天继续大涨,我是上周五给大家讲的,已经十多个点收益,评论里已经有人开始问,是不是炒重组预期,我只能回复我只是做个短。

比如华钰矿业,上周没有跳空过压力,这里要磨一段时间,我也是讲的非常清楚,这条线和这个框去翻上周的帖子,当天就在。不论是破线止盈也好,或者破5日线止损也好,都是模式内的卖出操作。

但跌到这里,反而是买点了,不破低可以看看,但这是对有持仓又舍不得止损的人而言。对无持仓的人而言,它并不一定是当下值得买入的股票。
一旦我们说,华钰矿业前低附近可以等等,那么一定会有人低吸买入。
并不是每个人的交易节奏都一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按照同样的模式止盈止损,也并不是每个人懂得控制仓位,
不出一周,大家会发现,但凡我们关注过的股票,不管是涨是跌,每一只都会有人持有,而且仓位各不一样。
持有就会问,问了有空就会答,又会有不少人不加语境的看回答交易。
我们已经非常努力的避免这种情况了,我有ST股,ST股的风险很大,必然是预期够大有几倍的空间才值得我冒险持有,三周了我都没说过是哪个,以后也不会说。
因为很大一部分人只会看到几倍空间,而不会看到冒险。几倍空间,重仓买入,小概率踩雷,退出市场,我又多了几个仇人。我图什么?
操作同频的人,才有必要聚在一起。我上周就讲过,要把历史文章整理一下,就是让大家复习一下我们的交易模式,尽量同频。我们的交易模式核心是什么?还有几个人记得?
我们年初的时候讲过,我们关注的每一个博主都是我们信息来源的一部分,我们要从所有的信息里去芜存菁,构建自己的自选池,从这个池子里找到自己认同的逻辑,用自己的模式内买点去买,模式内卖点去卖。
问问自己,是买的逻辑吗?有买卖模式吗?现在是高难度阶段,拼的其实是自己的理解力和交易能力,不行就退出市场,想靠着别人手把手讲买卖点,赚钱概率不高。
还没到万亿以上躺赢的阶段,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