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老刘该睡觉了,(https://xueqiu.com/4026867340/298733807)
这两天我想明白了,今年的资金流向表面上看是成长切高息,或者是小切大的逻辑,但并不是。本质其实是高流动性板块切低流动性板块的逻辑。根据昨天热议的数据,今年有两波方向相反的资金在进行市场定价,一是流入5000亿的国家队,二是流出5000亿的主动型基金赎回。
国家队只买ETF,主动型基金一般是配置流通性好的板块。ETF虽然说是流通市值等权,但即使对于相同流通市值的个股,不同板块的流通性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1000亿流通盘的药明康德和南京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交易意愿相差很大,从日均换手率也能看出隔着几倍差距。ETF不看这些,但主动型基金配置则会对实际情况做修正。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以宽基的行业权重为基准,基金总是会对一些板块形成超配,比如说医药,在连跌四年后,基金还是超配。这个超配不超配并没有实际参考意义,因为他的基准——宽基的行业权重是没有经过修正的流动性等权。
所以表面上看,ETF托市承接市场流出资金看似是雨露均沾,实际则是对流动性欠佳的板块产生了溢出,而对流动性较强的板块形成了压制。
最终导致今年流动性越差的板块走的越强,比如银行;流动性越好的板块走的越弱,比如小盘股,过气赛道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