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地方国资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显著增加,特别是对面临经营困难或财务压力的中小市值公司,这既是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驱动的结果。国资收购有助于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增长。
🔍 今年以来,6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化,其中13家变更为地方国资,相较于去年的10家有所增加。这些上市公司多为中小市值,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高成长潜力,但面临经营和财务压力。
🏛️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背后有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驱动。国资通过收购可以优化和升级地方产业结构,调控地方经济,促进稳定增长。
🚀 国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战略调整。这一趋势表明,国资在市场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今年以来截至7月24日,6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化。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从个人或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地方国资,去年全年同样情况收购行为仅10家。从被收购对象来看,大多是中小市值公司,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较高成长潜力的领域,但在当前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或财务压力。在市场人士看来,地方国资出手收购上市公司,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所驱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收购技术或市场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国资可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可以更好调控地方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增长。另外,国家也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