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7月25日
可转债化债,是发债企业不得不打响的金融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蒙娜丽莎转债收于上市以来的最低区间,面临着化债的压力。文章分析了可转债强赎率、到期还钱率和剩余存续期的关系,并指出蒙娜丽莎转债的化债问题,以及发债企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还分析了投资者应该关注的因素,并指出蒙娜丽莎转债的未来充满变数。

🤔 可转债强赎数据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可转债强赎率超过90%,而2017年以后发行的可转债,到期还钱的比例为45.65%,强赎率仅为54.35%,强赎数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与A股市场近几年缺乏普涨牛市有关,未来若中小市值股票不受青睐,则可能出现更低的强赎率。

⏳ 可转债到期还钱率和剩余存续期成反比:2023年数据显示,进入最后两年的转债强赎率为39.02%,进入最后一年的转债强赎率仅为17.86%,进入最后一年强赎成功的只有久其和国贸转债,强赎率仅8%。历史数据也表明,进入最后阶段的可转债反而不容易促转股成功。

💰 可转债化债是发债企业不得不打响的金融战:很多上市公司将经济火热时期出现的股价当成合理价格,不能变通,不能寻找优秀的化债方案,最终使得可转债被动的到期还钱。发债企业应该积极的拥抱市场情绪,利用低价折价转股的机会化债,并可以通过增持转债再下修的模式来降低摊薄效应。

📈 投资者选择转债需要注意的因素:优先选择对化债态度积极的公司,关注转债的价格和配置的时间,并根据反弹的可能性做出配置策略。

⚠️ 蒙娜丽莎转债的未来充满变数:蒙娜丽莎转债余额超过13亿,若成功化债,则会在未来的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足够的火力,但若继续拖延,继续被动赌经济形势大反转,则未来充满变数。

💡 文章建议将文章中的数据和方案分享给可转债企业,或许好的措施,能带来双赢的效果。

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卡叔,(https://xueqiu.com/9508203182/298688712)

因为装修要买瓷砖,网友喊着要支持发行可转债的企业,十分听劝的卡叔便去合肥的国邦美家居望湖卖场,因为这里是蒙娜丽莎的安徽总店,卡叔基于经销环节越少,砍价空间越大的理念选择了这里。

卖场很大,人却很少,可能是天气太热,也可能是来的太早,更可能是装修消费确实萎靡,这里绝大部分的店铺顾客很少。

卡叔一路走来,随口问了一个小姐姐,蒙娜丽莎的店铺在哪里?

小姐姐说:“先生您要买瓷砖呀?不如到我们店里来看看吧?”

卡叔这才发现,原来这也是一个瓷砖店,只是牌子卡叔也没有听过。向着竞争对手打听问路,多少有点不厚道,卡叔快速的想要离开这个尴尬的场地。

难得见到客户的小姐姐急了,跟着后面大喊,“来我们店里看看吧,我们产品比蒙娜便宜,质量更好。快来看看吧,我们比蒙娜要……。”

声音戛然而止,好奇的回过头,小姐姐张着嘴,看着前方,面露惧色。卡叔顺着她目光望去,前方店面,硕大的蒙娜丽莎招牌,三个蒙娜丽莎的店员小姐姐掐着腰站在门口,眼睛里如刀锋一般的目光。

再转头,不知名品牌的小姐姐一溜烟的消失在路上。

再再转头,卡叔的面前站着三个笑的花一样灿烂的蒙娜丽莎小姐姐。

2024年7月24日收盘,蒙娜转债报收84.566元,转股价值仅29.5元,到期年化收益11.25%。

余量可转债占比正股市值36.33%。上市快三年,转债价格一度高达152.499元的蒙娜转债,收在了上市以来的最低区间。

蒙娜丽莎店里,卡叔想买的750*1500的大砖,商店里用来引流的几款挂价不到百元,卡叔的一个设计师朋友说,价格真便宜,因为十年前,他们就卖这个价格了,随着人工等各方面成本的抬高。在激烈的竞争,和萎靡的需求下,家装建材行业的利润下滑,貌似在所难免。

所以曾经浓眉大眼的蒙娜转债,也走到了破发的境地。

而它的交易价格,依然是远好于交易价格只有61.697元,正股和转债看着都挺危险的帝欧转债

拉长时间看,即便家装市场严峻,但是有息负债率44.7%的蒙娜丽莎,算的上一只质地相对安全的债。从防守的角度,蒙娜转债具备一定的长线价值。

但是有着11.69亿余额的蒙娜丽莎可转债若不重视化债问题。或许有一天问题,它和众多在到期前才想起来疯狂促转股的可转债一样,陷入被动。又或许,一时的头铁会让它在到期还款后,才发现它错失了一次宝贵的股权融资机会。

类似蒙娜丽莎这样的企业,应该知道哪些问题呢?

第一:可转债强赎数据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可转债最终都是通过强赎的方式退出市场的。这一现象一直维持到2017年,本轮信用发行可转债为止,因为A股的牛熊转换每隔六七年便会来上一次。所以对于存续期大部分为6年的可转债,绝大部分在其存续期里,都可以遇到一次鸡犬升天的牛市。这也造成了一直到2022年底,可转债的到期强赎率依然超过90%,而本轮信用发行的可转债多数发行于2017年以后,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普涨的牛市。

也导致强赎的数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7年发行的一批可转债,到期还钱的比例为45.65%,强赎率仅为54.35%。其中84%的强赎发生在2021年底以前。

而随着市场低迷的时间拉长,到期还钱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将持续,若中小市值股票在未来的时间点不受青睐,则可能出现更低的强赎率。

第二:可转债到期还钱率和剩余存续期成反比。

2023年共计60家可转债退市。统计时间段为(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

其中存续期低于2年的21只

实现强赎的远东转债明泰转债苏银转债小康转债现代转债华通转债

强赎比例为28.57%。

其中存续期低于一年的可转债为16只

实现强赎:小康转债

强赎比例为6.25%

实际上小康转债很早就满足了强赎条件,只是在最后一年实施,所以实际上2023年进入最后一年的可转债实际是全军覆没的。

不过2023年的数据较极端。从历史数据来看,我之前统计了一个截至到2023年12月31日的数据:

2018年(可转债信用申购)以后:

进入最后两年的转债共计41家,强赎16家,到期24家、退市1家

强赎率:39.02%,到期58.54%

进入最后一年的转债共计28家,强赎5家,到期23家

强赎率:17.86%,到期82.14%

最后一年强赎的众信转债触发时间是前一年。蔚蓝转债小康转债均是早已满足强赎。

实际上进入最后一年的转债只有25家,强赎成功的只有久其和国贸转债

强赎率仅8%,最终到期还钱的比率实际高达92%。

很多头铁的公司,都以为把转债拖到最后,可以等来阶段性行情,但是不管是2023年数据,还是历史数据。都证明一旦可转债进入最后阶段,反而不容易促转股成功。

第三:可转债化债,是发债企业不得不打响的金融战

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们,会陷入一种误区,把经济火热时期出现的股价当成合理价格,把上市公司的历史高价当成底线。这也是当整体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上市公司依然不能变通,不能寻找优秀的化债方案。

在融资愈发困难的时期,即便他们愿意按照市场价格打折的定增,流程和时间都很漫长,而下修转股这种类似高于市场价格增发的模式,很多公司却不愿意尝试。

用不专业的态度对待可转债促转股问题。最终使得可转债被动的到期还钱。

发债企业在化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积极的拥抱市场情绪,可转债估值低迷的时期恰好是促转股的好时机。因为这种行情才能出现低价折价转股的机会,或许可以在正股小幅上涨的阶段性行情中,顺利化债。同样是问题债的思创和红相,面对欺诈发行这样的利空,因为及时的选择了下修,也在阶段性行情中减少了很多的债务

2、若担心摊薄,大股东可以采用同比例增持转债再下修的模式,以蒙娜转债为例,若按照市场价格完成先增持再下修的操作,等于是按照85%不到的价格增持了股票,若选择下修转股,其实是增厚了权益。

对于即不愿意增持,又喊着股价被严重低估的大股东们,卡叔只想说“把中小投资者当傻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着骗人,最终可能只能骗自己。”

3、5%以上股东需要遵守短线交易规则,即六个月不能反向操作,股票和可转债都需要遵守。

4、积极联络5%以下的股东,普及可转债知识,一旦市场出现折价,可以请他们进行盘中的股债切换转股,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长线投资者可以获得套利的收益,上市公司可以快速消化可转债的余量。

而投资者选择这些转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1、上市公司促转股的意愿

蒙娜丽莎为例,在去年直接选择了一年不下修。这是一种罕见的不下修,因为一般上市公司选择不下修时间一般是当期不下修、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不下修。蒙娜转债在地产环境不佳的背景,选择了一年不下修,并不能传递出大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反而会是向市场传递出短期不会采取降低负债率的措施,所以和多数长期不下修上市公司一样,过去的一年,蒙娜的正股表现也不佳。同时由于减资清偿的可能性存在,蒙娜的一年不下修也可能导致公司在遇到突发问题时陷入被动。

所以选择转债应该优先选择对化债态度积极的公司,即便有不下修公告应该低于3个月。

2、黄金坑的价格

本轮行情由问题债引发,但是问题债导致的恐慌情绪,一方面会蔓延到确实有负债率和经营问题的准问题债,也可能蔓延到溢价高、余量大的瑕疵债上,我认为蒙娜转债便是市场认为的瑕疵债,至少以当下的时间点来观察,这些转债可能会出现适合长期配置的价格。

3、配置的时间

即便有好的价格,选择介入的时间点也很重要,我认为应该依据反弹的可能性做出配置的顺利。在低价债板块里面

第一梯队,低溢价正收益小市值、近期波动较大的转债。

第二梯队,溢价适合的中等市值转债,题材较好的转债。

第三梯队,质地安全的大市值高收益,类似蒙娜这种。

在民营企业生存竞争激烈的今天,任由负债率增高,任由宝贵的现金流流失,或许有一天,当内卷的局面出现,这些企业便会真的后悔,他们把一次融资的好机会错过了。

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大到让一些国家忌讳,已经大到会有长期不断的针对中国的经济压制措施。所以当国家经济从快速增长变成慢增长稳增长之后,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会有一大批企业倒下,而这些企业便是那些看不清楚自己,看不清楚中小投资者,对经济形势没有清晰的认知的企业。

蒙娜丽莎可转债为例,余额超过13亿的本息,若成功化债,则会在未来的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足够的火力,甚至拿到足以熬过地产寒冬的储备粮。但是继续拖延,继续被动赌经济形势大反转,继续看着竞争对手千万百计的圈钱融资,不去利用寡淡的行情更有效率的转股。这样类型企业的未来,便会充满变数。

在资本市场上,很多可转债企业并不专业,所以才出现了,一直拖,一直拖,到了还钱的时刻百般折腾的上市公司,如果大家持有的转债也面临着这样局面,卡叔建议你们把我文章中的数据和方案分享给这些企业,或许好的措施,能带来双赢的效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蒙娜丽莎 可转债 化债 强赎 到期还钱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