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又杀出一个超级独角兽:壹连科技。7月22日,壹连科技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IPO注册申请,拟募资11.93亿元。
这是一家典型的“专精特新”公司。产品极度垂直,核心是“电连接组件”;这里面,最核心的产品是“电芯连接组件”。
这个名词很生硬,但其实很好懂,它就像是电池里的高速公路。
一个大电池通常包含多个单元,这些单元就叫“电芯”。电芯之间需要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才能存储巨大的能量。这些高速公路,就是“电芯连接组件”。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明白了:壹连科技的产品主要用在新能源车电池上。而它最主要的客户,就是新能源电池制造商。
毫不夸张地说,壹连科技是“宁王”(宁德时代)养大的孩子。
2023年,宁德时代给了壹连科技21.87亿元订单,占其总订单数的71.13%。可以做个比喻,壹连科技就像是“宁王”的一个成本部门,只是顺带接点其他订单。
相对于宁德时代,其他客户的分量就微乎其微了,比如小鹏汽车、威睿电动、欣旺达、海博思创,都是壹连科技前5大客户,分别占比约7.35%、5.63%、2.04%、1.45%。
从商业模式看,壹连科技赚钱是舒服的,客户关系是简单的:维护好一个客户,71%的收入就稳了;维护好前5大客户,87.61%的收入就稳了。其余零散的订单,能做就做,当作未来的“前5大客户”培养。
对于很多toB企业而言,这是它们的理想赚钱模式:做超级大客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它们的终局。全世界范围内,这个商业定律也没被打破。
显然,壹连科技是这个定律的优秀执行者,甚至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比如宁德时代,2021年给了壹连科技6.1亿元订单,占比约43%;2022年就上升至68%,2023年直接涨到71%。
2021-2023年,宁德时代给壹连科技的订单趋势
当然,为此壹连科技也是煞费苦心的。
它成立于2011年,2014年开始和宁德时代做生意:小批试产新能源低压信号传输组件。次年合作更加深入,开发新能源动力传输组件。2016年,壹连科技向宁德批量供应产品。
举个例子,壹连曾经成立过一家公司,直接命名“宁德壹连”。这个名字,充分体现了壹连科技的煞费苦心了。
此外还有一个 关键细节,它成立于2016年,选址于福建宁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宁德时代只有5分钟车程。
当然,这些都是普通的生意来往,是搞定大客户的常规操作。
但到了2019年,两家公司从“谈恋爱”开始“结婚”。
2021年,壹连科技获得一笔战略融资,投资方是长江晨道,占股9.01%。而该基金有一个关键的合伙人——问鼎投资,也是宁德时代的子公司。
所以,宁德时代既是壹连科技的最大客户,也是重要股东:亲上加亲,生意更亲。
也就是它俩结婚之后,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给订单的力度明显加大:占比从2021年的43%(占壹连订单比例),直接上升至68%,收入也同比暴涨92.35%。
壹连科技是一家聪明的公司,也是一家超级赚钱的公司。2021年收入约14.3亿元,净赚1.3亿元;2022年收入为27.5亿元,净赚2.3亿元;2023年收入约30.7亿元,净赚2.5亿元。
综上所述,做toB生意,抱大腿是很有必要的,是智慧的,是符合长期主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作者:直八,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