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吾有三宝666,(https://xueqiu.com/9321510628/298529625)
$澜起科技(SH688008)$ 。看一下澜起的前世今生,2014年4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布通知,要求上海澜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停止生产销售被明令禁止的直播卫星信道芯片。这也是广电总局第三次对澜起科技进行点名通知。过去几年,澜起科技一直在违规生产、销售明令禁止的直播卫星信道芯片。这也就意味着,澜起科技原来的主打优势业务—一直播机顶盒芯片被限制和打压后,亟需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随后,澜起科技瞄准内存缓冲芯片(AMB)。2016年起,澜起科技与Intel、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安全可控CPU,并结合澜起科技安全内存模组推出该安全可控的高性能服务器平台,实现了硬件级实时安全监控功能,并可用于人工智能领域。2017年5月,该平台正式发布,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现如今,澜起科技的内存缓冲芯片已经进入全球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并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定份额2014年2月,研究机构Gravity Research曾发布报告称,澜起科技最大的经销商LQW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制作财务业绩而建立的空壳公司。一个月后,Aristides Capital再发布公告称,澜起科技SoC(System onChip,系统级芯片)营收大部分为虚构imaginary) .
Gravity Research指出,LQW在成立4个月后,即被一家公司SMMT所收购。而SMMT则是在2008年由澜起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和澜起的某位高管合资成立的。澜起和SMMT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证明它们是关联公司。例如,SMMT持有60%股份的一位自然人大股东,是澜起某位总裁父母控制的某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两家公司在对外网站上的电话是一样的;澜起曾在某招聘信息中声称SMMT是其子公司。
Gravity Research还声称,根据自己在2013年实地调查LQW和SMMT的注册办公地点,并未发现有人工作的痕迹。而该办公地址,也曾属于澜起科技。
简单总结:澜起原来是卖机顶盒的,但是被广电总局禁止销售。在美国上市后,被质疑它的最大销售客户LQW营收大部分为虚构。而且这家公司的上家股东法人是澜起某位老总的父母。澜起最后被两家国企花了约7亿美元捞起,变成了国企。
2016年,它转型做了内存芯片,招股书里写到上市前三年五大客户占了营收的70.18%,83.69%,90%。(会不会又故伎重演是卖给那个LQW公司了)?
澜起自从做了内存芯片后净利润高的离谱,18~23年开始分别是41.92%,53.68%,60.52%,32.36%,35.38%,19.74%。不禁有个疑问,全国只有澜起做内存芯片吗?这么暴利?而且它是16年才开始的,仅仅过了1年就赚得了暴利?那16年以前都没人做这类芯片吗?真的好奇是哪家公司花高价买它的产品,如果又是LQW这类的公司,就解释得通了。
另外,为什么23年净利这么低了?难道是财务微调吗?20年净利润最高达60.52%,但是21年就暴跌了一半才32.36%,23年又暴跌了几乎1半,才19.74%。这极其不稳定,是做不下去了还是钱到手了懒得做了?现在要减持了又出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