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宗馥莉辞职一事闹的风波不小,最新的消息是她又重回娃哈哈了,这中间游戏规则怎么谈的尚未可知,但这个事情反映了很多富二代接班时会遇到的普遍问题。
不管是现在二代接管企业,还是古代皇子接管王朝,组织内部新旧交替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时,搞不好就会满盘皆输,以前打下的江山瞬间瓦解,
那这里面的游戏规则是怎么样的呢?
我从一部电影说起。
杜琪峰有部电影叫《黑社会》,表面上拍的是以帮派选举话事人为背景的打打杀杀,实际上是套了个选举的外壳,把延续几千年的权力斗争和人性阴暗面展现的淋漓极致。
尤其是电影里的2位主角,个性和作风迥然不同。
一个是梁家辉饰演的家大业大飞扬跋扈的大D,一个是任达华饰演的隐忍不发暗度陈仓的阿乐。
一开始观众都觉得温文尔雅的阿乐肯定会被大D各种拿捏,殊不知看到最后发现阿乐才是最狠的。
影片里有段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就是两位候选人在如何对待帮派老人的问题上,做法大相径庭。
有钱的大D简单粗暴,让小弟给帮派的关键大佬们拼命塞钱,让他们选举的时候支持自己。
但大D从心底是很看不起这些帮派老人的,认为他们的观念守旧,以前那套做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想着等自己坐上龙头位后给一笔遣散费让他们都回去养老。
而精通算计的阿乐就不一样,虽然他也会塞钱,但做的就比大D隐蔽和舒服得多。
比如阿乐始终遵守帮派的规矩,在大D想要破坏选举流程的时候依然坚持要按帮规来。
虽然阿乐最后也没怎么守规矩,但这是后话,起码他在还没有当上话事人的时候,做戏是滴水不漏。
再比如阿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事先征求帮派老人们的意见,哪怕最后他没按照这些意见来,也会对老人们给足面子,给足台阶。
虽然观众都知道这是表面功夫,但阿乐的表现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
“我是帮派的一员,如果我坐上了话事人的位子,只会尽心尽力为大家服务。”
而这个信息背后有个最重要的关键,叫做:
我不会破坏组织的规矩。
反观大D的做法简单粗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利益虽然给到位了,但对老人们的尊重是一丝都没给。
最后逼急了,他甚至说要搞一个新帮派出来,而这也是大D最终失败的导火索。
要知道这世上任何一种组织,发展到最后一定不会是一个人说了算。
里面会有各方的利益牵扯,明里暗里多个力量互相牵拉才能保证组织不倒。你有我的把柄,我有你的利益,你是我的掣肘,我攥着你的小辫子,混乱秩序才是一个组织稳定发展的关键。
虽然组织明面上有一个实体掌权者,但背后真正掌握权力的往往是无形的。它甚至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共同的意志,共同的期望,甚至共同的信仰。
台面上的掌权者更像是这种共同意志的代言人,而代言人是可以更换的,但集体的意志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组织的利益大于一切,因为大家都是依附组织才有口饭吃,而不是依靠某些个人。虽然组织内部经常会有争吵争斗,但大家都不希望组织垮掉,这样大家最后都没饭吃。
可如果你站出来说要搞个新和联胜,那对不起,所有人都会倒戈来打你。
表面上你只是对抗组织的某位掌权者,实际上这时你对抗的是整个组织的所有人。
因此聪明的掌权者,在面临交班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提前好多年就开始铺垫。
而这个铺垫里最重要的环节,并不是权力和财富的继承,而是信任,尤其是过去老臣旧部们信任的继承。
再说直白一点,新的接班人如何在不破坏过去利益分配规则的前提下,让组织里所有的成员对你心服口服,不会觉得你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而对你爱答不理。
但这是很难的。
尤其是过去的那些旧臣,当年都是跟着一代打江山拼杀过来的,论经验论人脉论资源论声望,全部远远压过二代一头。
这些资源和声望的积累,是读再多的MBA,学习再多的先进理念都拿不到的东西。
表面上他们会对二代们恭恭敬敬,一口一个太子一个公主的叫着,那也是因为一代还在位,面子还是要给。
他们虽然嘴里这么喊着,不代表心里也这么想。
他们更可能想的是,你除了有个有钱的爹还有什么本事,你除了会投胎以外给这个家做出过什么贡献?
一旦组织里有了这个思想苗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万一上面这个一代不在了,下面的人马上就会造反。就算不造反,也会想尽办法使绊子,总之,绝不会让二代接班接的这么顺利。
所以古时候厉害的皇帝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处理的?
从自己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布局,把组织里跳反的火苗尽可能掐灭在摇篮里。
所以皇子一成年就必须派出去打仗,必须参与旁听朝政,必须抓住机会建功立业,而不是每天吃喝玩乐死读书。
而皇帝,也会想尽办法给皇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学识,有时候甚至不惜把他们下放基层去吃苦。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帮这些二代们早早融入到组织中来,和组织里的老人们建立联系,建立羁绊,从小就开始培养双方对彼此的信任,而不是等突然有一天长大了,给老人们空降一个新老大。
这么做的另一个更深层原因,就是让二代们从小就和组织里的老人形成利益绑定。
早早就告诉这些老人们,你们不要对我的孩子有什么偏见,他和你们是一条船上的,未来他上去了你们一样有肉吃有酒喝。
当然,这么做以后会导致党争的问题,但这是另外的处理方法,比如赛马养蛊机制,为什么皇帝培养出几个不错的皇子后,往往喜欢看到他们互相斗争?
这是因为一来这能激发皇子们的潜力,实现优胜劣汰,把皇帝的优良基因和丰功伟业延续下去。第二个原因是皇帝还在的时候是不想看到下面有一个皇子一家独大的,否则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所以必须制衡。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通过皇子们之间的斗争,看清楚当下的权力布局情况,谁和谁是一边的,谁表面上站在这边实际上是那边的人。
看到没有,深谋远虑环环相扣,一件事能达到好几个目的,这才是老逼登的城府。
但我们不管这些后话,只看二代接班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其中最大的挑战,到底在哪里。
什么新旧管理模式的冲突,创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争夺,到底是改革还是延续之前的老路,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在于第一步:
你有没有让大家对你心服口服,有没有让大家觉得跟着你干有前途,有没有证明自己是有两把刷子的,以及最重要的,你上位了会不会对我的既有利益造成伤害。
所以接班这个事,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只会做事不会做人,落到最后容易众叛亲离,除非接班人真的是百年不出一个的天才,能够力挽狂澜,哪怕把旧部全部清洗光也能够独撑大局。
否则,还是小火慢炖比较好,大火爆炒容易翻锅。
要知道自古以来,以德服人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而不是以钱服人,以利服人。
钱和利是随时可以给你也可以随时抽走的东西,而以德服人讲究的是岁月灌溉,是一种信任和情义的构建。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对话,富二代接班以后和企业里的老人开会,老人最喜欢说什么话?
“当年我和你爸一起的时候怎样怎样。”
这既是倚老卖老,也是变相敲打,更是心里不服。想要扭转这个观念,难度并不亚于当年创一代从零开始。
所以富二代最好的出路,其实并不是接父辈的班,而是把这个班交给职业经理人去接,自己背后做股东,不要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
这样既不会对旧有的利益规则造成冲击,又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然后自己可以去开辟新的赛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最后亏了也顶多是回家啃老而已,进退灵活。
真没必要为了争一口气,搞得大家都不愉快,甚至让父辈的基业毁于一旦。
毕竟现在哪还有什么创始人,这企业既是你的,也是他的,最后都是国家的。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