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彭练矛-张志勇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碳纳米管的张量处理器芯片,该芯片由 3000 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采用 180 纳米工艺节点的 8 位碳纳米管 TPU 有望达到 850 MHz 的主频和每瓦 1 万亿次运算的能效水平,标志着碳纳米管技术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望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
🎉 **碳纳米管技术突破**: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彭练矛-张志勇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碳纳米管的张量处理器芯片,标志着碳纳米管技术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下一代芯片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该芯片由 3000 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采用 180 纳米工艺节点的 8 位碳纳米管 TPU 有望达到 850 MHz 的主频和每瓦 1 万亿次运算的能效水平。
💻 **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碳纳米管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芯片材料。该团队研发的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拥有高性能、高能效的特点,有望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未来发展方向**: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的成功研发为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将继续探索碳纳米管材料在芯片领域的应用,开发更高性能、更节能的芯片,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 **重要意义**: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芯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在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全球芯片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新催化。 世界首个!我国研制出世界首个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在下一代芯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彭练矛-张志勇团队,在下一代芯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碳纳米管的张量处理器芯片。该芯片由 3000 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采用 180 纳米工艺节点的 8 位碳纳米管 TPU 有望达到 850 MHz 的主频和每瓦 1 万亿次运算的能效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碳纳米管技术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望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