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酒金岁月,(https://xueqiu.com/7913104177/298274904)
目前白酒执行复合征税,既有从价税又有从量税。前者以最后一级销售单位销售价(企业出厂价)的 60% 作为最低计税价格,税率 20%,后者统一按照 0.5 元 / 斤或 0.5 元 /500 毫升征收,不分产品价格。
以 52 度飞天茅台酒为例,每瓶除了 5 毛钱的从量税外,按照 1169 元的出厂价扣掉价外的增值税(税率13%)推算,还有 124 元的从价税,而在直销渠道,由于官方指导价更高,从价税还要再高二三十元。平安证券研究就发现,2018 年以后,白酒上市公司的整体消费税率稳定在 13% 以上。白酒企业除了消费税外,还有13%的增值税,25%的所得税等等,整体税负并不低。
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英国、日本、韩国等绝大多数国家,酒类征税主要是生产环节征收,仅有少数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会在批发零售环节征收。即便是在后端征收,也是特殊情况。以美国为例,东北证券研究指出,其烈酒的联邦酒税主要面向生产商征收,只有少数情况下将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环节,由于美国针对烟、酒实行特别税收监管制度,只有在销售给监管体系外的企业或个人时才征收消费税。
如果征税转移到销售端且地方可分享,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将征到更多消费税,如果征税依旧保留在生产环节,则有利于四川、贵州等白酒生产大省。征税转移到消费端,对于税务征收的难度和精力大大增加,你像光汾酒一家就有百万终端,这些终端有很多是夫妻烟酒店,进货没票据那种,批发零售环节有各种价格并存,调货价每天波动,客观上增加了征收的难度。另外,对于小品牌企业产品市场零售价低于出厂价,反而造成税收比原来减少,就是说辛苦半天还没原来征的多。
征税环节后移对打击黄牛是利好,增加了他们的炒作成本,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不像现在茅台市场价远高于出厂价,大量利润被黄牛赚到,对厂家,对消费者,对国家都不利。征税环节后移实际上增加了整体消费税收入,这块成本由谁承担取决于企业的强势程度。一种情况是出厂价不变,终端销售价提高,消费者买单(价涨会抑制一部分需求),一种情况是出厂价不变,销售价不变,经销商承担,一种情况是出厂价降低,销售价不变,企业承担。越是一线品牌企业,越能转嫁成本压力,由消费者或者经销商承担,越是小品牌企业,议价能力弱,只能企业自己承担,客观上加快了行业的优胜劣汰。
这只是环节后移,实际还有一种可能是提高消费税,原理其实等同后移,但是由于所得税可以抵消一部分,实际增加并不会那么多,我原来估过,假定从价税最后一级销售单位销售价(企业出厂价)的 60% 作为最低计税价格,税率 60%(烟草顶级税率),高端酒整体税负增加10%-20%。消费税后移也好,增加也罢,并不是洪水猛兽,细算起来也没那么可怕,不管国家最后如何定,我都支持,纳税光荣,能者多劳,只要不便宜黄牛怎么都行。问题核心还是在经济恢复上,经济恢复什么都不是事,经济持续低迷,什么都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