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不平凡的燕雀,(https://xueqiu.com/6482597207/298224951)
不出意外的话,懂王将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而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有些人对此比较悲观,依我看倒是没必要。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近两年中美贸易情况。
2022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历史新高,为7584亿美元。这里有美国因为疫情,国内工业品生产停摆的原因。美国国内生产恢复后,2023年中美贸易额下降了11.6%,至6644.51亿美元。
正常情况下,中美贸易总额存在下降的趋势,因为中美角逐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很难逆转。这个挑战不是来自于中国生产了多少商品,因为中国商品的生产本身就是过剩的,又急于出口,双方不说,只是因为美国也享受了低价红利;也不来自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2022年即便加征关税,中美贸易额还是达到了历史最高。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在于美国到底有多需要中国商品。
在中美贸易中,商品出口主动权在中国;商品进口量控制的主动权在美国。近两年,美国通过关税的阶梯化策略,把美国必须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关税定的较低,而把可选进口商品的关税定得很高。这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在必选商品上继续享受低价红利;在可选商品上,通过高关税使中国商品丧失了竞争力,无法进入美国流通。中美贸易额下降的部分就是可选商品的部分。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的商品可以继续降价,使得我们重新赢得美国市场。而关键问题在于,商品价格够低,利润空间够低,这部分商品已经失去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了。赢回美国市场已经无意义。
既然我们必然要失去一部分美国市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美国必选商品上把失去的东西多回来呢?是的,在必选商品上涨价!
中国一直都存在主动权,只是没有统筹兼顾,没有做好。就拿光伏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占据世界市场的百分之九十,居然能搞得自家企业亏损严重。这是我感觉非常悲哀的一件事。$隆基绿能(SH601012)$ 产品为什么不在欧洲涨价?在美国涨价?三倍国内价格卖啊,四倍国内价格卖啊。他们没有替代企业和商品啊,我们有必要用低价策略占领市场吗?我们目前只会低价策略,这是一种悲哀。
有些人一定认为这个想法是不是疯了,但是,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应该做的。因为,你看国外生产高端机床企业,汽车公司,燃气轮机企业近几十年在中国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形成一个同盟,操控市场价格,躺着赚取高额溢价。而我们中国的商品,特别是好的商品就必须采取低价策略喂养他们吗?让他们得到便宜还跳脚骂人?
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因为我们有老师,这些老师对我们怎么做的,我们也可以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