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7月20日
30岁失恋,有比20岁容易一点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通过收集不同年龄段的失恋感受,分析了不同年龄段面对失恋的感受和处理方式。文章指出,失恋的痛苦和煎熬是共通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处理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变化,耐受度也有所提高。文章分别描述了20岁以下、20-25岁、26-30岁、30-40岁、40岁以上五个年龄段面对失恋的不同感受和处理方式,并总结了不同年龄段失恋的共同特点和成长趋势。

🤔 20岁以下:失恋很痛,但好得也快,朋友很重要。这个阶段的失恋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的懵懂和初体验,痛苦来得快去得也快,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是重要的疗愈力量。

😔 20-25岁:第一次最刻骨铭心的失恋,大都发生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失恋往往伴随着对自我和亲密关系的反思,失恋成为很多人尝试了解内在自我的契机,但同时也可能陷入痛苦的泥潭,需要时间和自我疗愈。

😥 26-30岁:我给自己准备了一笔“心碎基金”。这个阶段的失恋,人们开始更加理性地面对痛苦,懂得寻求专业帮助,并开始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经济独立,失恋不再是人生的唯一难题。

😩 30-40岁:痛苦钻进神经的每个缝隙。但清楚知道这会好的。这个阶段的失恋,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失恋,并能够更加理性地处理痛苦,但同时也会面临新的焦虑,例如时间和生育压力。

😭 40岁以上:只要动心动情,一样的伤心。这个阶段的失恋,人们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和需求,懂得珍惜当下,并能够从容地面对情感的失去,也更加明白爱与被爱的真谛。

💖 总结:无论哪个年龄段,失恋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失恋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会更加成熟。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照顾自己,并相信时间的力量,最终能够走出失恋的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30岁失恋,有比20岁容易一点吗?

上周我们发起征集,收集了几百份不同年龄段的失恋感受,从十几岁到50岁+都有。

结论可以先分享:并没有。

不管什么年龄,面对重要亲密关系的丧失,都是一样的痛苦和煎熬:会大哭,吃不下饭,会面临日常生活秩序的崩塌,都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好起来……

不过也不必太沮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处理痛苦的方式上还是有了一些变化,耐受度也有增长。

已经按年龄段为大家整理好了。不管你是处于单身、热恋或失恋,都多少能从中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一起来看看吧~

一、20岁以下:失恋很痛,但好得也快,朋友很重要

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段经历“初恋”,第一次尝到爱情的甜蜜,以及很快而来的“苦”。

@旻风

难受,浑身难受,一首歌听一整天,能不吃不喝坐那一直哭,再加上吃不下饭,瘦了二十多斤,痛苦裹挟着我,让我甚至无法呼吸,睁开眼睛在家里哭,闭上眼睛在梦里哭,熬了一个月稍微好了一点。

后来交了很多朋友,慢慢也就放下了。

@小k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看剧看到情侣就会暴哭,一到深夜就忍不住想起。

@星星

作为同学,每一次见面都尴尬无比。但也总会望着她的背影,失落无比,就像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

@小树

初恋,被很喜欢的人发消息断崖分手。

当时就感觉像快要淹死在失落的情绪海洋里,挣扎着呼吸。哭了三天,在路上会哭,去图书馆会哭,上课会哭,想起来眼睛就红红的,也体会到了心口痛的感觉。

神奇的是三天之后我就不难过了,好像和ta在一起的记忆一下子模糊了,也慢慢回归理智了。很神奇。

@莫得灵魂的XY酱

失恋后一直在疯狂学习。今年高考提了53分,进步一万名。建议失恋的朋友逐渐转移注意力,专注于另一件事,或许很难,但慢慢会好起来的。

二、20~25岁:第一次最刻骨铭心的失恋,大都发生在这个阶段

相较于情窦初开时的懵懂,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尝试建立“亲密关系”,也在关系破裂后受到巨大冲击。

不同的是,人们也在痛苦之余开始有一些反思,失恋甚至成为很多人尝试了解内在自我的契机。

@听风

25岁的失恋,是一个找回自我的过程。当初的光环有多少,现在的难过就有多深。在这个失恋的过程中去慢慢自愈,慢慢自洽,慢慢修身,一切都是慢慢的,把自己修好。

@may

其实我失恋过很多次,但有一份失恋,我痛了十来年,到现在想起他来,都是遗憾。

那天晚上,失联了好几个月的他发信息跟我说分手,用的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我一眼就认出来是他。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时候,我正在泡脚,顿时觉得泡在一盆冰水里,那些寒气从脚底渗透到我的全身,我打了个哆嗦,起来把水倒掉,上床睡觉。过了好一会,眼角有泪流出来。第二天我发烧了,烧了好几天。

做什么都无法缓解思念与不甘,整天泡在图书馆。像疯了一样给他的各种联系方式发信息,打电话,发邮件……结果可想而知。

后面我就很快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好像在找他的影子,这不过是另一种麻痹和逃避。

@棕熊

像是终于停下来喘了一大口气。

再小一点的时候,失恋一定要很快速地找到下一个情感的出口或倾泻对象。但这次的失恋却很不同,发现原来自己独立处理这些情绪也许是更好的解决方式,将精力投入到自己身上之后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沐喵

失恋一定是痛苦的吗?每次结束一段恋情,我感觉到的释然都比悲伤多,甚至有点喜悦。因为在一起还不如单身开心,所以才会选择分手,既然这样,重新恢复到单身的我每次都有些雀跃。

三、26~30岁:我给自己准备了一笔“心碎基金”

当时间进度逐渐靠近30岁,失恋的痛苦并没有少一点。但这个时候人们处理“痛苦”的经验和能力都多了不少:有人给自己准备了一笔“心碎基金”,有人去做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帮助,也有人信任时间的力量,静静地等着这场“风暴”过去。

@野狼

好像更多是对自我的一种怀疑,怎么连恋爱这么顺其自然的事情都做不好,读了好多心理书,试图解释为啥自己谈不好恋爱,莫名其妙地哭,但好多时候都没办法解释清楚自己为啥哭。

@小鹿

痛苦是一样的,只是恢复的速度快了一些。20岁还没有经济独立,30岁经济独立了,选择也会更多。

我给自己了一笔钱,就是失恋的时候发泄情绪用的,即便挥霍了也不会怪自己的那种,人家有fuck money我有heartbreak money。

30岁的时候,可以分裂出一个大人照顾自己了。20岁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孩,没办法好好的照顾自己。

@匿名

失恋后做了心理咨询,恢复运动,找朋友陪伴自己。

不是第一次失恋,但是是第一次分手后还愿意承认感情没有消失,而且我们都愿意在对方情绪失控的时候拉对方一把,一直有很深度的沟通,所以也特别理解这段感情走不下去的原因,不会责怪对方,也都真心希望对方越来越好。

处理问题比前几次有很大进步,被人好好爱过真的会不一样。

@灰灰

当那一刻真的来临,还是觉得很痛苦很伤心,感觉自己并没有比20多岁的时候有什么长进。

于是问朋友,30岁失恋为什么还是这么难过?是不是很丢人?

朋友答:可能无论多少岁都会痛苦的吧,哪怕是主动的选择。毕竟,失去了曾经珍视的人……

只是,我们会变得更有经验,可以安慰自己,根据经验,再痛苦也会好起来的。所以心疼地拥抱自己,陪伴自己,然后静待时光治愈。

@oneland

会很难受,但难受之外会有一些理智告诉自己,事情只能这样了,没有其他办法改变,这么一想就会好受一些。

这个年龄段的自己会更理性一些,看待失恋这件事也会觉得,这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虽然难过,但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四、30~40岁:“痛苦钻进神经的每个缝隙。但清楚知道这会好的。”

在这个年龄段,大多人已经能接受失恋这件事。因为有了经验,“总会好的”,痛苦好像也变得耐受了一些。但有些人在痛苦之余,还多了一些新的焦虑……

@森森鹅

不是失恋,是离婚,原因也不是因为不爱了,是相处太难。很难过,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对于这个过程也不后悔,经历过的都是宝藏。难过之余不会像以往一样责怪自己,想着怎么样让自己好受一点,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至于失恋建议,读书吧,疗愈神器!

@momo

从一开始坚决否认我们已经分手的这个事实,半夜跑到对方家里去求证。接着转化为愤怒,不断给自己洗脑,都是对方的问题,我应该move on。然后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疯狂旅行,把之前的想要做的事情做了个遍,然后认识很多新的男生。但随之而来的是空虚,是“没有人比得上他”的失落感。

这一次可能比之前的许多次失恋阵痛期更长,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太过紧密,以至于在分离时被揪得很痛。

@耿耿

比起之前失恋的痛苦,多了很多焦虑,焦虑时间,焦虑遇不到好的人,焦虑生孩子。年纪大了,时间成本太高。

@东风里的肖邦

当天在ta的工作室大门口,小雨中的ta定定地看着我:“你一定要这么对我吗?”而我只是轻轻挥了一下手:“就这样吧,走了。”

转身上车,启动,踩油门向前。心中却毫无波澜。

@哈哈哈哈

觉得像一场美梦变成了噩梦,生活中一触及与他相关的事物心就会很痛,晚上做梦也会梦到他,然后难过醒。知道他不是合适和现实的人,但就是忘不掉这个人,很神奇。

难过挥之不去地钻进神经的每个缝隙。但清楚地知道这会好的。

没有以前那么歇斯底里地不停哭,无法正常生活。现在可以如常生活工作,该笑就笑。以前觉得失恋就失去了一切,现在知道了这不是一切,必须得照顾好自己。

虽然很难。

五、40岁以上:“只要动心动情,一样的伤心。”

40岁以上的失恋故事,我们收上来的数量最少,大概对这个年龄段来说,“失恋”不再是主要课题。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自己慢慢消化。这个时候对失恋的反思明显增加了很多,但痛苦还是难免的……

@莉莉安

死去活来,之前也经历过失恋,知道会痛,但感觉是前所未有的痛。毕竟还能心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想要去珍惜。年轻的时候,觉得有大把机会,年纪大了才知道心动难得。

只要动心动情,一样的伤心。

@静儿

慢慢剥离,试着将自己抽离出来,以第三人的角度观察这段关系以及情绪变化,情绪来临时,允许它、感受它,拥抱自已、关爱自己,让自己松弛下来,允许一切发生,痛苦会一次次减轻。

二十多岁时会被情绪击倒,只会逃离;四十多岁学会复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更多关注自己以及自己的需求。

@Violet 杨姐

如释重负。

人到中年,各自都有各自固有的观念和习惯,想要为对方改变自己或者希望对方为自己改变,无异于重生。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也不想看到别人很努力其实没啥效果,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只留祝愿,不再牵挂,你好我好大家好。

谢每一个来到生命里的人,他们都教给我不同的功课,我都完成得很好。

@奶茶

跟年轻时的感受差不多,也是没着没落的,除了离开的那个人,谁都无法让自己平静。

但是跟年轻时不一样的是,年轻人可以哭,可以找人倾诉,哭过以后可以重新开始开始,到了这个年纪,除了自己默默消化,无计可施。

不同年龄段的失恋感受没有不同,结果却不同。年轻时失恋,只关注问题本身而不去想为什么,现在有了觉察的意识,学着理解跟接纳,学会自己爱自己。

看完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失恋故事,好像走完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我有个很深的体会:成长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再遭遇痛苦,而是我们能够以更加建设性的方式处理痛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照顾自己了。

如果心碎总是难免的。

那就祝你在每次受伤后,都能好好为自己包扎。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失恋 情感 成长 年龄 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