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9日
中和农信港股IPO:揭开农村熟人经济的面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和农信是一家致力于为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主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其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份的近500个县域,辐射近2亿农村人口。中和农信以“熟人经济”为核心,通过当地村民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低门槛、高利率的信贷服务,并拓展农业生产、农村消费品和农村清洁能源等非信贷业务。然而,中和农信的高利率贷款模式和对服务团队的管理也面临着挑战,其未来发展道路需要进一步探索。

🚀 **“熟人经济”下的高利率贷款模式**: 中和农信的贷款模式以“熟人经济”为核心,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高利率的风险。中和农信为农户提供的实际年利率超过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引发了市场对于其风险控制能力的关注。 中和农信的放贷员大多是当地农村的“能人”,他们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在当地也很受尊敬,这使得中和农信能够有效降低坏账率。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和农信逾期30天以上、90天以上的违约率分别为1.83%、1.38%,信贷损失率低于0.5%。 然而,中和农信的高利率贷款模式也引发了争议。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9个月,中和农信为农户提供贷款的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7.5%、17.9%和17.8%,超过了民间借贷司法保护的上限。虽然这一上限并不适用于中和农信这类持牌金融机构,但其高利率贷款模式仍然引发了市场对于其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性的担忧。 未来,中和农信需要进一步完善其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其高利率贷款模式能够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持续发展。

💡 **多元化业务拓展**: 除了农村普惠信贷业务,中和农信还在拓展农业生产、农村消费品和农村清洁能源等非信贷业务。目前,中和农信的业务主要分为四部分:农村普惠信贷业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村消费品及服务和农村清洁能源服务。 中和农信通过提供农资农机具等服务,帮助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通过平台销售消费品和分销保险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中和农信还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服务,为当地电网公司销售光伏板产生的电力,并提供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维护服务。 多元化业务拓展能够帮助中和农信降低对信贷业务的依赖,提升盈利能力,并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然而,中和农信的非信贷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中和农信需要加强对非信贷业务的投入,提高业务效率,并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 **服务团队管理**: 中和农信拥有超过6400名乡镇服务团队成员,他们分布在全国近500个农村本地服务网点中,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中和农信对乡镇服务团队提出的要求是“在客户身边”,即成员必须与客户居住在同一乡镇,为之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 中和农信的乡镇服务团队成员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能够有效降低信贷风险。然而,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的服务团队,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合规性,是中和农信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和农信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团队管理体系,对服务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合规性。此外,中和农信还需要关注服务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职业晋升和技能提升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 **资本运作与发展方向**: 中和农信拥有强大的股东阵容,包括蚂蚁集团、TPG、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资本的注入能够为中和农信的业务拓展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和农信需要平衡资本的诉求和自身的发展目标,确保其能够在资本的推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和农信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以应对来自资本和市场的压力。同时,中和农信还需要加强与股东的沟通,确保其发展方向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

今年初,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农信”)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中和农信主要向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主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信贷周期普遍在1年以内。

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的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份的近500个县域,扎根超过十万个村庄,辐射近2亿农村人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公司在面向中国农村市场的非传统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然而,中和农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股东阵容豪华

中和农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96年,世界银行为四川秦巴山区扶贫项目贷款而设立的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

2000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面接管该项目。2008年11月,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100%持股,主要创始人刘冬文担任总经理一职。

招股书显示,刘冬文拥有超过27年的农村发展项目管理经验,在创办中和农信之前,曾于1996年至2001年间担任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的项目主管,负责项目的设计、管理、监督以及评估工作。

此后,刘冬文任职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先后担任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项目主管、小额信贷项目部主任、基金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换言之,刘冬文大概率从一开始就深度参与秦巴山区扶贫项目,在小额信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一直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普惠信贷模式,并一手创办了中和农信。

在早期的融资过程中,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牢牢占据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不过自2017年开始,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云鑫”)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等方式拿下中和农信股权,并于2018年9月跃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34.173%。

此后,中和农信陆续引入TPG、淡马锡、中金公司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

上海云鑫是蚂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搭建境外上市架构时,其持股比例转由同为蚂蚁集团全资附属子公司的API持有。

招股书显示,IPO前,TPG的联署公司The Rise Fund、NewQuest分别持股19.71%、8.95%。

图片来源:中和农信招股书

蚂蚁集团则通过API持股27.36%。

中金公司全资子公司CWI持股2.21%,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也是中和农信此次港股上市的独家保荐人。

此外,加拿大排名前5的OTPP(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淡马锡全资持有的Impact Blossom和Impact Asia分别在上市前持有中和农信15.89%、9.46%股权。

放贷利率超17%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是国内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中和农信成立之初,其目标是“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然而,在国内外资本的影响下,中和农信逐渐走向商业化,并演变成一家提供高利率贷款的机构。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9个月,中和农信为农户提供贷款的实际年利率分别为17.5%、17.9%和17.8%。

这是什么概念呢?2023年,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上限为14.2%。也就是说,中和农信为农户所提供的实际贷款年利率已超过民间借贷司法保护的上限。

尽管该上限并不适用于中和农信这类持牌金融机构,但目前市场上能超过这一水平的金融机构也寥寥无几。

体现在财务数据上,2024年该公司扭亏为盈,截至2023年前9个月,中和农信实现营业收入22.72亿元,净利润3.3亿元。

中和农信开展贷款业务的关键词是“熟人”。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和农信共有7382名员工,其中超过6400人都是分支机构所在地村民。

这6400人分布在全国近500个农村本地服务网点中,被中和农信定义为乡镇服务团队。

中和农信对乡镇服务团队提出的要求是“在客户身边”,即成员必须与客户居住在同一乡镇,为之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

《蚂蚁金服》一书中,这样描述中和农信独特的放贷模式:

中和农信的放贷员都是当地农村的“能人”,有的人原来是村小学教师,有的人曾是乡派出所所长,还有认识村里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当地情况几位熟悉,在当地也很受尊敬。

由于是“熟人经济”,知根知底,又碍于面子,所以逾期率也极低。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和农信逾期30天以上、90天以上的违约率分别为1.83%、1.38%,信贷损失率低于0.5%。

除了正式员工,中和农信还发展出11.8万名村级合作伙伴,分布在全国10万多个村庄中。他们同样被要求必须跟客户居住在同一个行政村,中和农信向他们支付佣金。

此外,中和农信还发展出11.8万名村级合作伙伴,分布在全国10万个村庄中。他们同样被要求跟客户居住在同一个行政村,中和农信向他们支付佣金。

拓展非信贷业务

成立至今,中和农信累计为280万名客户提供了1387亿元的小额贷款。从数据来看,每个借款人的贷款金额平均为4.95万元,每笔贷款金额平均为2.01万元。

除了农村普惠信贷业务,中和农信还在拓展农业生产、农村消费品和农村清洁能源服务。

招股书显示,IPO前,中和农信的业务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农村普惠信贷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表内贷款、客户垫款的利息和佣金收入。2023年前九个月,共促成193亿元小额贷款,营收14.77亿元,占总收入的65%。

第二,农业生产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为农户提供农资农机具等。2023年前九个月,该部分收入为6.21亿元,占总收入的27.3%。

第三,农村消费品及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按自营模式在平台出售消费品,按撮合模式向商户收取平台销售商品的佣金收入,以及向合作保险公司收取分销保险产品所得的佣金。2023年前九个月,该部分收入为1.69亿元,占总收入的7.5%。

第四,农村清洁能源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向当地电网公司销售光伏板产生的电力,以及向第三方提供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维护而收取的服务费。2023年前九个月,该部分收入为357.9万元,占总收入的0.2%。

从收入结构来看,普惠信贷业务仍是中和农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上市后,中和农信是否能继续挖掘下沉市场,发展非信贷业务,并加强对这6400名服务团队成员和11.8万名村级合作伙伴的运营和管理?这对中和农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者网”,作者:崔悦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和农信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高利率贷款 熟人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