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9日
围攻“仅退款”,一场有组织的商业图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电商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服务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但近期却引发争议,一些商家和从业者指责其助长“白嫖党”,并认为其不利于商家盈利。然而,这场“围攻”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商业图谋。

🤔 **“仅退款”引发争议:**电商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服务,意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但一些商家和从业者却认为其助长了“白嫖党”,并认为其不利于商家盈利。他们认为“仅退款”让用户“钻了空子”,导致商家利益受损。 **然而,调查显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尽管退货率有所上升,但“仅退款”的占比很低。一些品牌、工厂型商家和大商家受“仅退款”影响并不大,而一些中间商由于成本更高,更倾向于反对“仅退款”。 **“仅退款”的争议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商业图谋。** 一些电商平台可能借此机会,逼迫其他平台公布算法和规则,方便“抄作业”。此外,一些以自营为主的电商平台,由于无法实施低价竞争,也无法跟进“仅退款”,因此对“仅退款”充满敌意。

🧐 **“仅退款”并非商家利益的唯一受害者:** 尽管商家抱怨退货率高,但更多的是消费者退款退货难。数据显示,退款问题占据了全网网络消费投诉的近三分之一,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任重道远。 **“仅退款”并非“罪魁祸首”:**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不仅仅是“仅退款”服务,更需要电商平台和商家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才能真正解决消费者权益问题。

😈 **“围攻”背后的商业利益:** 针对“仅退款”的“围攻”,可能并非完全出于维护商家利益,而是一些电商平台为了商业利益而采取的策略。他们可能希望借此机会,逼迫其他平台公布算法和规则,方便“抄作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仅退款”的争议也反映了电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平台都在不断寻找新的策略,而“仅退款”服务只是其中之一。如何平衡商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将是电商平台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仅退款”的未来:** “仅退款”服务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其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电商行业发展中如何平衡商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未来,电商平台需要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要考虑商家的合理利益诉求。 **“仅退款”服务本身并非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运用。** 电商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则和算法,防止被恶意利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商家的监管,确保其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 **“仅退款”的本质:** “仅退款”服务体现了电商平台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平衡商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仅退款”的争议也提醒我们,在商业竞争中,需要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的恶意攻击。** 只有通过良性的竞争,才能推动电商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 **“仅退款”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真实的商战,往往残酷丑陋。

近日,农夫山泉发布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律师函,指出香港消委会三大错误,并请香港消委会立即作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

7月18日,钟睒睒就此事在社交平台表示,“竞争对手手段阴而恨(狠?),农夫山泉不是命硬,早就被弄死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且不说真相到底如何,“良性的市场环境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事实上,不仅仅是农夫山泉,在电商领域,一场激烈的“战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仅退款”,是这场商战的焦点。

“仅退款”模式推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用户体验。

拼多多早几年就推出了“仅退款”,淘天、抖音和快手等电商平台也开始跟进。

在不少消费者看来,“仅退款”是各大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的进一步保护与倾斜,也是电商行业竞争的结果。

但近期以来,一场关于“仅退款”的“围攻”正在上演,其核心观点在于,“仅退款”是在助长“白嫖党”,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商家盈利。

目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愈演愈烈,“仅退款”是否合理?到底伤害了谁?又是谁在试图阻止“仅退款”?

有组织的商业图谋?

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仅退款”,就能搜出很多相关信息,批评声层出不穷,其核心观点,无非就是“仅退款”严重损害了商家利益,助长了“白嫖党”的恶意。

商家希望平台舍弃“仅退款”服务,因为他们认为,“仅退款”将用户惯坏了,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用户专门薅商家“羊毛”,使得商家的利益受损。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从业者也在“围攻”,而他们的诉求则是,要求某电商平台公布“仅退款”的规则和算法,毕竟该电商平台最先推出“仅退款”这项服务。

这些人为何要对“仅退款”群起而攻之?

“如果你认为这些是真正商家诉求,那么你就天真了。”互联网从业者马克直言,这是一场“有组织的商业图谋”。

马克透露,在社交平台,有不少与“仅退款”相关的“私域”,或者甚至可以称之为“组织”,这些“组织”由专人负责,指导大家如何“制造话题”,如何“推动攻势”,以及“如何与平台去抗争,抵制‘仅退款’。”

在马克提供的数张截图中,其中有一张是关于“拼多多仅退款群”的。从数据推测,马克至少加入了数十个类似的群。

据马克透露,群里大多是商家和一部分电商平台运营人员,数量很多,群里也非常活跃,大家的一致目标,就是声讨“仅退款”。

“这是非常明显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行为,不少参与者甚至就是黑灰产从业者。”马克直言,“你以为真的是为了给商家维权吗?其实不是。”

实际上,在社交平台,类似的内容也随处可见,比如“商家集合”、“教你维权”等,在这些内容的评论区,如果有人问到如何联系,作者会回复“私聊”。

“仅退款”招谁恨?

那么,“仅退款”到底惹了谁?为何招来如此大范围的“围攻”?

今年以来,尤其是618活动过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抱怨赚钱难。有些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哭诉”,大促期间退货率太高,不仅没赚到钱,还出现了亏损。

对于赚钱难的原因,商家们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被电商低价竞争伤害,二是被别有用心的用户“刁难”。

在商家看来,用户之所以越来越难伺候,主要是因为平台推出了“仅退款”,让一些用户钻了空子,于是商家对“仅退款”深恶痛疾。

“仅退款”真的这么招人恨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听筒Tech》咨询了不少商家,并在社交媒体上找了不少相关数据。

从结果来看,不管在哪个电商平台,退货的情况的确不少,而且退货率出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仅退款”的占比很低。

舆论场上一些关于“仅退款”的段子,更多来自于倒买倒卖的小商家,也就是中间商。

而一些品牌、工厂型商家和大商家受“仅退款”的影响并不大,也很少在网上发声。

这也不难理解,一些正规的工厂型厂家,由于出货量大,供应链能力强,产品成本相对很低。

这类厂商如果销售一些十来块钱的低价产品,成本可能只有一两块钱。

用户买到货后若不满意,这类厂家情愿接受用户直接退款,也比通过售后来让用户退货更简单,也更划算,毕竟售后服务也需要成本。

一些中间商就不同了,需要从工厂拿货,成本更高些。如果用户退款不退货,就会影响收益,所以这类中间商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仅退款”。

围攻“仅退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从今年618的售后数据看,“仅退款”的影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如被“围攻”的拼多多,作为最早推出“仅退款”的平台,在售后服务方面表现得反而更好。

从各方反应来看,几家知名的电商平台其实并不反对“仅退款”——如果不认同这个服务,也就不会一起推出“仅退款”了。

在马克看来,这些电商平台真正在意的,是拼多多2021年开始就已经推行“仅退款”,平台规则、算法逻辑、应急机制早已完善。

相比之下,其它各平台今年才开始推行,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只会被拼多多越拉越远。

马克认为,有些人故意将舆论场搅混,让大家都憎恨“仅退款”,更多是想逼迫拼多多公布算法和规则,方便“抄作业”。

这种为了商业竞争而采取的不光彩手段,并不少见,且在很多行业都实践过,比如外卖、网约车,都玩过这一招。

当然,也有骨子里真正反对“仅退款”的,比如某些以自营为主的电商平台。由于自营模式依赖“毛保”,很难实施低价竞争,也无法跟进“仅退款”,自然对“仅退款”充满敌意。

在马克看来,这类平台,也正是这波围攻“仅退款”的主力军。

商家难?消费者退货退款更难!

不得不说,恶意“仅退款”的用户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少数。

不少用户就对《听筒Tech》表示,“如果收到货不满意,一般会选择退货,如果申请退款,就会将货退给商家,退款却不退货,会于心不忍。”

但这恰恰成了消费者的弱点。别看商家老是哭诉,说退货率高到难以承受,并称有很多用户都选择退款不退货。但现实中,更多的还是消费者退款退货难。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2024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舆情监测发现,商家寻求突破、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今年的吐槽内容不再集中于促销优惠需“做数学题”等老问题,而是在以次充好、退换货、保价等方面衍生出新的话题。

相关机构数据也显示,2024上半年全国网络消费投诉十大问题类型分别为:退款问题占比高达28.31%,其余依次为:网络欺诈(9.19%)、商品质量(8.78%)、霸王条款(8.78%)、售后服务(6.51%)等。

尽管头部各大电商都推出颇具争议的“仅退款”服务,但用户退款难题还是占据了全网网络消费投诉的近三分之一。

与维护商家利益相比,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加任重道远。

(文中马克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听筒Tech”,作者:楚客,编辑:饶言,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商 仅退款 消费者权益 商家利益 商业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