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TfR1lyxxx,(https://xueqiu.com/2693678800/297963644)
最近还是很忙,其实也没太多时间写文更新,但是之前答应了要更一点,就稍微写一篇吧,这篇文主要是想从112的角度去看康方双抗药物的平台和战略方向的价值,以及我为什么认为康方生物的AK112能取得成功。
在正文前面还是有些话要说,我认为AK104的优秀不亚于AK112,AK112能够BD快速出海还是因为肺癌本身是癌症的最大市场,而其他抗血管治疗在肺癌中由于副作用大等留下了未能满足的市场,这种市场对于嗅觉灵敏的资本是最愿意去挖掘的,所以就有了SMMT和康方的这次合作。
前言说了太多,简单介绍一下AK112(其实关于112的介绍,已经有很多帖子了,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了),AK112就是将VEGF和PD-1的抗体通过康方的双抗平台融合产生的双抗药物,同时具有对VEGF和PD-1的靶向性。
其实PD-1和VEGF都是老靶点了,虽然近年来二者的联用也算是有了一些热度,但是真正做到112这种效果的极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靶点的作用吧PD-1相当于是体内免疫细胞的一把锁,防止免疫细胞过度激活和错误激活,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往往会被受到微环境影响而被上锁,那么靶向类似PD-1靶点的一系列药物则是能打开这把锁的钥匙,这种药物一般叫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近年来ICI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 immuno- Oncology, IO)的主流药物。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里主要指的是VEGF家族中的VEGF-A蛋白,有着改变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经常大量表达,同时近年来也证明了VEGF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功能,招募抑制性T细胞和MDSCs等免疫抑制细胞,靶向VEGF的抗体可以使肿瘤血管正常化,有利于免疫细胞的浸润并改善肿瘤的微环境。
那么正如前面提到的,ICI+肿瘤血管正常化在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文献和临床数据证明了其有效性,比较有名的比如说MSD的可乐组合等,但是为什么说能做到112这样的少呢?这就要提到目前可乐组合以及贝伐多次折戟沉沙的原因分析了,在ICI联合血管正常化治疗NSCLC等适应症中往往会出现PFS阳性,OS阴性的临床结果,一般认为原因源自于血管正常化治疗的毒性和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等,究其原因还是靶向性不足。而双抗就很好的解决了靶向性不足,同时康方本身的抗体设计和筛选也正如我所说,加强了这一点,在VEGF存在下,AK112与PD-1的亲和力增加了10多倍。在PD-1存在下,AK112对VGEF的亲和力也提升了数倍。同时现有的临床数据也可以看到112的安全性之好,哪怕是在鳞癌这种大多抗血管治疗折戟沉沙的领域,也能取得非常好的安全性,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在已知头对头各分组阳性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康方的OS也大概率会取得很不错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AK112解决的是一个尚未被满足的领域。
写到这里想表达的已经差不多了,其实自己对自己临时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满意的,有些细节还是写的太粗糙,但是确实没时间细写了,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吧。$康方生物(09926)$ $Summit Therapeutics(SM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