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D.万斯,从最初的反特朗普立场,到如今成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其身份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本曾被视为美国“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如今也因万斯的政治立场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解读。万斯从一个批判美国工人阶级的保守派,转变为一个坚定的MAGA支持者,其转变过程引发了争议,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这本书的意义和万斯本人的价值观。
😁 **万斯身份转变:从反特朗普到MAGA**
万斯在2016年出版的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曾让他成为畅销书作家,也让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然而,他最初对特朗普持批评态度,并曾参与反特朗普运动。然而,在2020年,万斯转变立场,成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并最终被提名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这一转变引发了巨大争议,许多人质疑万斯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
万斯在书中曾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的没落进行过分析,认为“乡巴佬”天生懒惰并且容易使用暴力。这一观点被一些人批评为对美国工人阶级的蔑视。然而,在成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后,万斯却开始指责中国、北美自贸协定、墨西哥及一些企业,不再批判美国工人,反而将矛头指向外部势力。这一转变让人们不禁怀疑,万斯是否只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改变了立场。
🤔 **《乡下人的悲歌》的解读变化**
《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万斯在俄亥俄州小镇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没落的思考。这本书曾被视为美国“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社会阶层问题和贫困问题的关注。然而,随着万斯政治立场的转变,《乡下人的悲歌》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人认为,这本书反映了万斯早年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的理解,并认为他在书中对“乡下人”和美国工人阶级存在偏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本书展现了万斯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并认为他所表达的观点并非对美国工人阶级的蔑视,而是对他们困境的反思。
万斯的政治立场变化,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乡下人的悲歌》的意义。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回忆录,更成为了一面折射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镜子,也让人们看到了万斯本人在政治舞台上的转变。
🤨 **万斯转变的背后**
万斯的政治立场转变,引发了人们对他的动机的猜测。一些人认为,万斯只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改变了立场,并认为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万斯的转变是基于他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特朗普政治理念的认同。
万斯本人回应称,事实证明特朗普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糟糕,反而美国自由派人士要糟糕得多。这一回应并未完全消除人们的质疑,反而加剧了对万斯政治立场的争议。
万斯的转变,也反映了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在政治利益和个人价值观之间,万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一选择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思考。
😔 **《乡下人的悲歌》:一个时代的缩影**
《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万斯在俄亥俄州小镇的成长经历,展现了美国白人工人阶级没落的困境。这本书也反映了万斯本人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然而,随着万斯政治立场的转变,这本书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了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
《乡下人的悲歌》的解读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国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的不断变化。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回忆录,更成为了一面折射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镜子,也让人们看到了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财联社7月18日讯(编辑 马兰)2016年,风险投资家万斯出版了一本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成功获得了一个新身份——畅销书作家。随后,这本书在202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并被提名奥斯卡奖项。
时隔多年,在参议员万斯被宣布成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后,《乡下人的悲歌》再次爆火。特朗普宣布这一决定后的24小时内,该书就登上了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电影则成为奈飞美国十大热门电影中观看人数第六多的影片。
数据显示,与风平浪静的前一天相比,副手人选宣布那天,《乡下人的悲歌》在奈飞平台上的观看量增长了1179%。许多美国人都对潜在副总统的过去充满好奇,试图在其中找到有关大选的线索。
不过,有评论家指出,这本书再读起来已经不再一样。万斯的身份变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的政治态度:从一个信奉“特朗普走开”的保守派到坚实的MAGA(让美国更加伟大)人士,万斯的巨变曾引发很大争议,一些人甚至批评称万斯是机会主义者。
物是人非
《乡下人的悲歌》中,因为母亲对阿片类药物上瘾,万斯的童年并不轻松,但所幸他还有慈爱的祖父母。在这个关于奋斗的故事中,很多美国自由派人士能够找到共鸣,即虽然身处逆境,但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在书中,万斯也曾表露出,如果人坠落或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这人自己的问题。比如他故乡——俄亥俄州米德尔敦工人们的贫困处境,这与他们每周工作不到20小时却毫无意识自己懒惰的思维息息相关。
总之,这本美国版“伤痕文学”反映了万斯早年对美国白人工人阶级没落的理解:“乡巴佬”天生懒惰并且容易使用暴力。一些人(尤其是保守派)大赞其内容深刻,还有一些人则批评称,万斯在书里蔑视所谓的“乡下人”和美国工人阶级。
民主党长期以来的观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以消除社会阶层中存在的障碍,并进一步扩大机会,这要求政府建设更完善的福利制度和社会规则。
但对于崇尚“小政府”的共和党来说,万斯的“边缘人群有罪论”无疑十分悦耳。也因此,《乡下人的悲歌》一度被视为万斯对保守派的投名状。只不过当年的万斯还是个“倒特先锋”,现在的万斯却是个“升级版特朗普”。
不过现在的共和党也不是当年的共和党了,MAGA的大行其道让万斯不再“批判”美国工人,反而开始指责中国、北美自贸协定、墨西哥及一些企业。经过八年的政治生活,万斯终于活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特朗普”。
万斯本人却回应称,事实证明特朗普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糟糕,反而美国自由派人士要糟糕得多。
对于一些本就反对万斯的人群来说,这种转变却很好理解。他们称,万斯一开始踩着美国“乡下人”的脊梁往上爬,现在为了利益改换阵营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