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距上市还要多久?这可能是自其前总裁俞巍离职后,行业对这家公司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了。
但就在近日,相宜本草IPO又有了新进展。
01 首次公开提及前总裁离职,新人选未定
据公开报道,就在本月初,A股上市公司均瑶健康宣布任命前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相宜本草)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俞巍为公司总经理的一纸公告,反向宣告了俞巍从相宜本草离职的消息。但相宜本草并未对此有过任何公开回应。
在冲刺A股IPO的节骨眼上出现高管变动,也让行业对相宜本草IPO进程颇为关心。
就在7月11日,证监会更新了相宜本草上市辅导进程。据辅导报告内容,中金公司作为辅导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2023 年修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等有关规定, 对相宜本草IPO工作开展辅导工作,目前,辅导工作已开展至第七期。
图源中金公司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报告也首次对外披露了俞巍因个人原因于2024年5月离职,并宣布了接任安排。
根据公告,相宜本草已于2024年5月6日召开董事会,决定聘任副总裁石瑜担任过渡期间的代理总裁,直至董事会聘请新任总裁生效为止。
尽管目前来看,石瑜鲜少在公开渠道露面,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使面临高层管理变动,相宜本草仍然稳步推进上市准备工作。
不过,在第七期辅导工作中,中金公司也发现了相宜本草在企业运营中的部分问题。比如,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提及,相宜本草涉及线上销售金额核算的内部控制与IT审计核查作为重点关注问题,经纠正后有望确保公司业务的健康平稳发展。
中金公司也表示,下一阶段的辅导重点在于持续关注相宜本草业务开展情况。此外,辅导机构正与其他中介机构一同密切关注公司业务开展情况,确保所有待解决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整改,助力相宜本草顺利达成符合上市要求的目标。
02 线上销售占比超30%
相宜本草已执着于上市路十余年之久。据了解,相宜本草第一次启动IPO进程是在2012年,根据相宜本草当时发布的招股书,2009-2011年相宜本草营业收入分别为3.77亿元、7.5亿元、13.35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5221.52万元、1.16亿元、1.35亿元。
然而,就在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时候,2014年,相宜本草放弃了IPO计划。当时还是相宜本草总裁的严明就上市计划搁浅表示,“终止上市系出于公司战略多方面考量,目前商超渠道大环境不理想,公司内部也处在调整期,这两年将以维护市场稳定为重,同时加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2020年,相宜本草再次传出拟二次冲击IPO的消息,并请来原上海家化首席市场官俞巍上任执行总裁。但后来,市场并未传来相宜本草的IPO动向。
直到2022年11月,证监会网站披露,相宜本草同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再次启动A股IPO进程。
从2022年11月到现在,仅在上市辅导这一环,相宜本草就耗费了一年半之久。目前,这已是中金公司公布的第七期相宜本草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更多关于相宜本草的经营细节也随之披露。
青眼号外梳理发现,在IPO辅导过程中,相宜本草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研发、营销费用占比的问题上。
此前的辅导报告提到,相宜本草经销模式的收入占比超过30%,同时客户中经销商较多,且空间范围较为分散。而其线上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
中金公司提到,根据相宜本草的经销收入变化的具体情况,辅导工作小组需综合采取实地走访、分析性复核、穿行测试、函证、抽查监盘、资金流水核查等方式,对部分经销商客户或下游终端客户进行核查,以验证经销商收入的真实性。因此,该部分工作推进需要一定时间。
此外,针对线上销售情况,中金公司表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各线上电商平台对于线上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愈加严密,逐步采用数据加密、虚拟手机号码等手段严格保护消费者隐私,对IT审计及线上销售的核查造成一定限制。
目前,中金公司仍在持续核查IT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基础数据质量、业务财务数据一致性、多指标分析性复核等,以验证相宜本草信息系统可靠性及线上销售收入真实性。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相宜本草仅在三大线上平台(淘系+抖音+京东)的GMV便超过5亿元。
03 上半年,美妆品牌IPO挂0
尽管在持续更新上市辅导工作进展,但相宜本草上市路之难也显现无疑。
不仅是相宜本草。青眼号外发现,2024年以来,整个中国美妆行业似乎都陷入了“上市难”的境地,本土企业IPO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清。
此前,青眼号外曾统计,2024年,至少有14家企业IPO正在进行中,其中包括6家品牌类企业、5家原料商,以及代工、代运营商。但自开年以来,A股仅有芭微股份1家企业成功敲钟上市。
作为本土美妆上游制造领域第一家独立上市的企业,芭薇的上市难能可贵。但换而言之,2024年至今,还未出现本土品牌美妆企业敲钟。
不过,在本土品牌纷纷在资本门前“难产”之下,也有企业有望在今年成功冲击IPO。从品牌端看,今年4月,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另有公开报道显示,毛戈平公司将于本月启动第二轮香港NDR(即非交易路演),IPO交易规模约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2亿元-21.78亿元)。据悉,最早在今年9月,毛戈平有望正式登陆港交所。
总体来看,尽管当前美妆品牌在A股上市挑战重重,但冲击资本市场的过程也是精进企业内部体系的机会,美妆企业展现出的成长势头和潜在能力,依然值得市场关注和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号外”,作者:北斗,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