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半熟恋人》选角导演两年多了,她对我很有印象,因为有个粉丝替我报了两年名,还不断私聊push她...
然后我俩就熟了嘛,她怪我递交的资料不认真,视频也不够有活力,没能入选,再后来发现我是个社交名媛,一到招募季,她就喊我推荐点合适的男女嘉宾。
每次帮她发朋友圈,都有30多人来问,每次都只有2位男性应召,其中一个还是开玩笑的...
这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好奇。
就采访了三位女性朋友,她们仨都是为了谈恋爱去的,不是为了名利,说自己找对象真的很难,正常男人也太少了。
接着我们就讨论了一下,她们眼里正常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结果她们对【正常男人】的真实定义是:在一定水准之上,有阅读习惯和思考框架,也擅长一些恋爱技巧。
我作为男的哈,觉得这些条件算是一种优质标准了,不符合的一大把。
我还挺爱看《半数恋人》,第一季是王能能和罗拉的cp粉,还在微博红人节上见到过真人,其实像王能能那样的男人,在我们男人堆里算顶级水平了。
有颜,能自律,有情商,有阅历。
女性看了会想上这种节目,去狩猎一位男嘉宾,我们普通男人看了会觉得打不过,以至于后来敢报名半熟恋人的男嘉宾,身材,学历,身家,履历都卷上去了...
到了第三季,普通条件的男嘉宾变得非常稀有,基本上节目组会按几大类型分组男嘉宾:财富,颜值,情商,适婚,内向,外向,年轻态等等维度,筛选出让电视机前女性更心仪的理想型。
男报名者就更稀少了,会认为是一档名利节目,不想做网红/拓展知名度/挑战自己的男人,不太会考虑报名。
男性优先评估的,似乎是一种同性竞争力,打不过就不打。另外也不太舍得辞职,去搏一段可能是异地恋的姻缘。
为什么女性更果敢呢?
我采访到的一位女性有30岁年龄焦虑,再晚一点成婚,她可能会失去行使生育的权力。另一位是喜欢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生不生再说,节目里找个离异有娃的男性也不错。
还有位女生问我,男女嘉宾们看起来好开朗啊,打工人的心力和能量很难支撑得住。
我的答案是:高能量的人谈恋爱本来就好看。
然后我就在想,同期被筛掉的那批人组成另外一档节目,可能会更有看点,大家的吐槽能量值能拉暴,狂飙几十轮热搜。
真真正正的正常普通人谈恋爱,那可是浑身雷点的。
节目可以叫做:《我们到底会不会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