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07月17日
专访导演陈坤:国内第一部AIGC短剧是怎样炼成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陈坤的新作《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短剧,由AI工具全程制作,从剧本到分镜、概念图到视频呈现,甚至配乐,都由AI完成。这部短剧讲述了少年救母的简单故事,但AI生成的能力已突破了此前AI视频的PPT感,展现出人物连贯性,场景的流畅衔接。陈坤认为,AI影视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性,并已在TVC和短剧领域跑通了商业化模式。

👨‍💻 **AI 全程制作,突破传统限制**: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短剧从剧本到视频呈现,全部由AI工具完成,包括剧本创作、分镜、概念图、视频生成和配乐等。这标志着AI在影视制作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再局限于简单的PPT效果,而是能够展现出人物连贯性,场景的流畅衔接,甚至包含一定的表演成分。

🎨 **AI 辅助创作,提升效率**: 陈坤在短剧制作过程中,使用AI工具辅助剧本创作、图生视频等环节。他强调AI只能做辅助,不能替代原创,因为目前的AI只能进行“有中生有”的创作,无法从无到有地生成内容。但AI工具能够帮助创作者提高效率,例如在图生视频阶段,利用AI工具可以快速生成不同的画面,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 **AI 影视商业化已成趋势**: 陈坤认为,AI影视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性,并已在TVC和短剧领域跑通了商业化模式。他认为,AI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影视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未来将出现更多由AI制作的影视作品,并将会产生大量的商业化机会。

🚀 **AI 时代机遇与挑战**: 陈坤将AI影视比喻为“下一波颠覆”,他认为AI技术带来的变化可能比短视频颠覆长视频还要彻底。他强调,在AI时代,创作者需要保持作品内容的领先性,并抓住商业化机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AI 与人类的未来**: 陈坤认为,AI永远只是一个工具,即使AI能够无中生有,其创作逻辑也与人类不同。他强调,人类的创作源于灵感和情感,而AI则依赖于数据和算法。因此,AI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创作能力,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预告片获得了60万全网浏览量后,陈坤的正片终于上映了,很快就在快手平台收获了超1000万播放量。

这部名为《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短剧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位少年为了救出被掳走的母亲,一路冲进海底与最终boss战斗并取得胜利。

这样“勇者斗恶龙”的简单故事框架显然不是让其收获巨大关注的原因,而是这部短剧从剧本到分镜,从概念图到最终的视频呈现,甚至配乐,均是由AI工具生成的。而我们通过短剧最终呈现的水神火神、惊涛骇浪以及各路山海经怪物能感受到的是:可灵大模型作为目前AI生成视频领域,可被使用的第一名,其生成能力已突破了此前AI视频常被人诟病的PPT感,也能看到其上下场景中人物的连贯性,“威尔·史密斯吃意面”的场景不复出现。

然而工具的强大,还要搭配使用者的能力。

陈坤在此前20余年的工作经验中,一直是综艺与大型晚会的导演及监制,包括《好声音》、《这就是街舞》等。直到2023年下半年,他关注到AI,看到Pixverse等工具的出现,他意识到,AI影视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性。

这或许也有一些FOMO在其中。在陈坤忙着数亿资金投入的综艺节目时,抖音与快手悄悄出现,当时陈坤不以为然,但等到短视频彻底颠覆长视频之后,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短视频领域已经挤满了头部,难以为他留下身位。而他不容许自己在AI时代重现这种错失。

目前,陈坤的公司星贤文化已完成融资,在他看来,AI影视也至少在TVC与短剧的领域里跑通了商业化。

以下是陈坤与36氪的对话——

Q:让我们先来聊聊《山海奇境》吧。和火遍全网的预告片相比,我们将在成片里看到什么新东西?

A:预告片只有一些精彩的镜头,成片我们会有一个具体的故事。虽然这个“劈山救母”的故事比较简单,但我们能从视觉上感受到,这个短剧不像之前那样PPT了。包括人物的对话部分也会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人物可以微微转头,身体也有微微起伏。

Q:在制作这部AI短剧的过程中,您都使用了哪些AI工具?流程中的哪些部分是可以由AI全权接管的,哪些不可以?

A:AI参与最多的部分是我们从前所说的“实际拍摄”。在传统影视里,实拍组包括导演以及整个摄像、灯光、音响、服装、化妆、道具,包括艺人、场务等,可能有几百人。其次AI也会负责后期特效,这在之前可能是非常庞大的后期特效组所完成的事情。除此之外,前期剧本创作我也用到了部分AI的辅助,但要注意的是,AI只能做辅助,不能做原创,因为目前的AI只能只能有中生有,它不能无中生有。

在文生图阶段,我会用Midjourney等工具,在图生视频阶段,我会使用可灵和Pixverse。

Q:这图生视频的过程中,您平均需要抽卡多少次才能获得一个可以使用的画面?

A:不一定。比如片中有一个水神和火神打架的画面,那个画面我们抽了几百次,都没有抽到特别好的,最后用的画面我也不是很满意。说明现在模型对于动作交互的理解和表现都不是特别好,无法和传统影视匹敌。

但也有一些好的画面,比如预告片中有一个水神共工从山里站起来的镜头,这个镜头一共只抽了不到10次,可用的就有四五条。

Q:应该如何提高抽卡的成功率?

A:通过对图片的局部修改,或者通过垫图的方式。

Q:目前AI可以在多大范围内替代人工?

A: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喊人工智障,我觉得是因为对模型运行的机制不够了解。比如当前的大语言模型,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应该是我下命令生成一个山海经相关的剧本,AI就能给我提供从《山海奇境》这个剧名到每一个脚本的细节。现在这是做不到的。

其原因在于,现在的大模型只是把你的问题转化成提示词,从数据库调取符合这个提示词标签的答案,然后把答案组合成一个答案输送给你。你可以要求他给你20个答案,但他的前10个答案一定比后10个好,因为这是一个优选的过程,还是那句话,它只能“有中生有”。因此你只能将它当成一个工具,而不能过度依赖。

Q:如果AI已经能够无中生有,那我们还需要专业人士吗?

A:即使AI能够无中生有,也不是按照人类的“无中生有”逻辑。人类画画的逻辑是轮廓和颜色,AI则是一个去噪的过程,就像一个近视眼患者慢慢看清楚一幅画。所以二者的创作原理本身就不一样,那么其带来的审美情绪就是不一样的。

现在也有一键式生成视频的AI工具,但相当粗糙。这就像木桶理论,水的高度取决于它的短板,但目前一键式AI视频的问题是,每块木板都是短的,那就无法称之为木桶,只是个碟子,因此现在做这种工具是没有意义的。

Q:但即使有这样强力的“木桶”出现,电影行业专业人士生成出来的视频和普通人生成的还是会天差地别。

A:当下张艺谋导演能用到的所有设备,我只要有钱也可以买得到,但我们最后能生产出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AI永远只是一个工具,我认为这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专业人士生产出来的东西和小白没有区别时,那就代表AI已经超越人类了。设想一下,如果有脑机接口,并且AI生成的速度要比人类思考的速度还快,那就意味着人类永远走不出这个虚拟世界,因为铺路的速度甚至快于走路的速度。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那时艺术已不复存在。

Q:想要追平传统影视效果,AI还需要做到什么?

A:人物一致性,场景一致性、人物表演,和动作交互。其中人物和场景一致性是指,这个镜头里的人物和场景要和下个镜头保持一致,这非常依赖大模型对于三维的识别。

Q:您现在做AI短剧和您此前做传统影视,感受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A:我认为未来的AI时代可能会成就很多超级个体,你只要掌握了一些能力,就完全可以做出来一个还不错的影视作品,这个在以前是完全做不到的。

Q:你作为导演,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作品,为什么会如此用力追随AI影视的变革?

A:因为我整个错过了短视频颠覆长视频的浪潮。那时候我正在做一个综艺节目,投资数亿,抖音出现了,我去看了一眼,只看到小姐姐拿着手机在跳舞,因此我根本没放在心上。当我意识到长视频的“楼塌了”时候,我再去看就发现已经看不懂短视频的运营逻辑了,所有赛道也都有头部在。

而我现在认为AI带给影视行业的变化或许比上一波颠覆还要彻底,所以我才这样努力地去了解新技术。目前为止,AI技术远未到顶,我们只能保持作品内容的领先性,期待大量商业化机会爆发的时刻,我们会成为第一波冲进桃园的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影视 短剧 陈坤 山海奇镜 可灵大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