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4年07月17日
“中国巴菲特”又出手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复星集团近年来正经历着转型变革,实控人郭广昌带领公司聚焦医药、文旅、资管、科创等领域,并积极抛售重资产,做强轻资产运营能力。这一系列动作旨在“瘦身健体”,为新一轮增长蓄力,最终实现“靠手艺赚钱”的目标。在经历了高速扩张后,复星的转型之路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聚焦核心业务,轻资产运营:** 复星集团近年来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将重心转移到医药、文旅、资管、科创等核心领域。郭广昌表示,未来将不再以扩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是更加注重轻资产运营的能力,通过“瘦身健体”的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复星集团近年来通过出售部分重资产,回笼资金,并加大了对轻资产项目的投资,例如文旅领域的品牌运营和管理,以及科技领域的研发和孵化。这一策略体现了郭广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

🎯 **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复星集团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诸多考验。在疫情和经济周期双重考验下,复星集团的业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通过“瘦身健体”的战略,复星集团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郭广昌表示,复星集团将继续聚焦核心产业领域,提升盈利能力,并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这一战略体现了郭广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市场风险的警惕。

🎯 **转型启示:** 复星集团的转型之路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复星集团的转型之路告诉我们,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 曹安浔

编辑 | 周智宇

虽然近年鲜少露面,但前上海首富、复星集团(以下简称为复星)实控人郭广昌一直隐于幕后排兵布阵,默默推进着公司的转型变革。

7月12日,复星携手重庆城投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文旅、康养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

这背后是复星近年正聚焦医药、文旅、资管、科创的战略布局,推进“去重增轻”,抛售重资产,做强轻资产运营能力。

最近一个月,复星系公司豫园股份已经先后抛售了北海道Tomamu的滑雪场度假村和上海星光耀广场二期1号楼及部分车位所有权。

实际上,2022年以来,复星系各大公司密集减持资产数十次,不仅有海南矿业、招金矿业、青岛啤酒、中山公用、泰康保险等多家国内企业股份,还涉及德国私人银行HAL和比利时富杰保险等海外金融资产。

据华尔街见闻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复星系涉及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就已有8次,回笼资金约200亿元。

复星旗下地产平台——复地集团在2011年港股退市后,地产版图也在加速收缩。

上半年,复地全口径销售额仅为39.2亿元,位列克而瑞销售榜第97位,不复曾经全国销售前十的风光模样。

郭广昌在复星国际2023年度业绩会上表示,不再以扩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更多要聚焦发展,把稳定的盈利增长作为未来运营的核心目标,将继续聚焦核心产业领域,更注重轻资产运营的能力,坚定推进“瘦身健体”,为新一轮增长蓄力。

“复星还要出售一些重资产,以后要靠‘手艺’赚钱,不是靠钱去赚钱,这是坚定不移的。”郭广昌说道。

他的努力也有了成果。受加速“瘦身”、回笼资金影响,财报显示,2023年,复星国际实现总收入1982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13.8亿元。

作为中国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型民营集团,复星短短几年的巨大转变,激其市场上一片探寻和感慨。

复星的传奇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郭广昌借来3.8万元作为起步资金,联合几位复旦校友,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

而后凭借自己毒辣的商业眼光和灵活的资本手腕,郭广昌陆续踩中地产、钢铁、医药等行业风口。

他也乘势而上,仅用二十年时间,就建立起总资产3000亿元的多元化商业帝国,其中,复星国际更是早在2016年就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被誉为中国企业出海先驱。

巅峰时期,郭广昌通过复星控股约四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地产、矿业、医疗、钢铁、金融、文化传媒等多领域,一度是中国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民企。

郭广昌也从寒门子弟摇身一变为一代枭雄,开启了中国顶级商界大佬的豪阔人生,在业内有“中国巴菲特”的称号,与马云、王健林等大佬称兄道弟,相交甚密。

作为实控人的郭广昌,财富亦在快速增长。

在复星国际上市的2007年,郭广昌以360亿元的身家升至胡润大陆富豪榜的第10位,首次登上上海首富宝座,此后财富一路增长到2020年的640亿元。

然而,世事无常。此后由于商业版图的变动,郭广昌身家逐步缩水到315亿元,痛失上海首富之位。企查查显示,复星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也降至11家。

有投资者指出,复星借鉴伯克希尔·哈撒韦等西方大型集团的发展模式,乘着时代发展的浪潮,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整合做大。但在疫情和经济周期双重考验下,复星也需要调整其业务结构,才能在周期下行期或底部保留基本盘。

郭广昌也曾在去年中报会上唏嘘,这是复星创业31年来所经历过最大的一个周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复星整个信心的恢复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对于郭广昌而言,虽然身家缩水,但选择“瘦身健体”并非是坏事。

经过多年扩张后,复星系的杠杆水平已不算低,宏观经济承压,行业周期变幻下,与其像许家印、林腾蛟等人一样因公司出险,跌落神坛,不如壮士断腕,轻装简行,方能更好穿越周期。

至少,活着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做一个靠经营手艺赚长钱的企业家,未尝不是一种笑到最后的思路。

只是,作为融资渠道多样灵活、横跨多个行业的跨国企业,复星的转型之路并不能被一般民企复制,只能或多或少给它们一些启迪罢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复星 郭广昌 转型 轻资产 瘦身健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