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7日
山西遍地是宝,这个小城可以作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临汾,这座位于汾水之滨的古城,被誉为“最初的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从远古的丁村人遗址到陶寺文化的兴盛,再到春秋战国晋文化的辉煌,临汾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近年来,临汾借助现代科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让千年古城的魅力焕发出新的光彩。

🤔 历史的厚重:临汾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远古的丁村人遗址到陶寺文化的兴盛,再到春秋战国晋文化的辉煌,临汾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陶寺遗址的考古挖掘表明,4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具备国家形态,学界因此认定此处为“最初的中国”。

🏯 古建筑的魅力:山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临汾更是古建筑的宝库。广胜寺、飞虹塔、东羊后土庙戏台、魏村牛王庙戏台等,无不彰显着千年古城的艳丽和生机。这些古建筑无声地见证着时代更迭、文明历史的演进,壁画和彩塑则跃跃欲试,以精绝的雕工和色彩,穿透岁月的重重帐幕,向我们展示古老、神秘的中式审美。

🎭 非遗的传承:临汾拥有着丰富多样的非遗艺术,如蒲剧、眉户、剪纸等,这些文化瑰宝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新的生机。临汾市文旅局举办“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 自然的馈赠: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壮丽景观的代表,也为临汾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临汾市还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太行山脉、汾河等,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生机。

🚀 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临汾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拥抱时代发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千年古城的魅力焕发出新的光彩。例如,借助直播平台推广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临汾的独特魅力。

🏛️ 文化的宝库:临汾市博物馆现藏有文物15万余件,将丁村遗址,到陶寺文化,再到春秋战国晋文化始兴,串成一条“文化玉带”。来访者身处其间,从远古到明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渐次铺呈开来。

🌟 名人的故乡:临汾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名人,如仓颉、荀子、卫青、霍去病、郑光祖等,他们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临汾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 艺术的瑰宝: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是一座依凤凰山而建的佛教禅宗寺庙,大雄宝殿内1000多尊彩塑作品,历经400年仍保存完好、前尘不然,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的博物馆”“中国雕塑史上的悬塑绝唱”。

❤️ 旅游的宝地:临汾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景观、非遗文化体验等,是值得一去的旅游目的地。

🎤 时代的旋律:临汾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还有着丰富多样的非遗艺术,街头巷尾都时不时传来鼓声、戏腔。若你直奔大同、平遥,绕道临汾,恐怕会错过山西的这一窍精魂。

🙏 历史的回响:临汾,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古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文化的深邃,体验生命的真谛。

曾经低调到让人心疼的山西,近两年频频“破圈”。

今年6月,董宇辉直播的4天山西之行中,2天在临汾。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旁,谭晶清唱了一首《九儿》,山西省交响乐团演奏《黄河》——在奔腾的黄河之水映衬下,更显气势蓬勃、荡气回肠。

表里山河,沉稳威严,这可能是很多人对于山西的印象。永乐宫的千年壁画、云冈大佛的琉璃双眸、城墙斑驳的平遥古城、巍峨陡峭的太行山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此积淀,亦留下痕迹。

汾水之滨的临汾市,又被称为“最初的中国”。传说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其中就有尧都平阳,即今天的临汾。

近日,临汾市文旅局举办“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流传于晋南地区、已有40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风锣鼓,响彻云霄。(图/抖音)

近年来,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临汾散发出独特的灵动神采。庄严寺庙中的壁画、彩塑,在一系列修复技术下栩栩如生,源于民间的传统打击乐器也在直播PK中变得洋气起来。

富饶古建,看花你的眼

山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 梁思成、林徽因等一行人多次来到山西考察,梁思成称山西是“木质古构的富饶温床”。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省目前登记在册的古建筑多达280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山西独占85%以上;国内仅存的3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全部在山西;五代时期的5座木结构建筑中,有4座在山西。

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933年,因发现了一套近代版本的《大藏经》,名声大噪。后来梁思成等人也被这套经书吸引而来,却很快为广胜寺的建筑风貌倾倒。

七百多年前的建筑师并没有沿袭正统的规范,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出挑深远的斜昂。如天赐灵感般的原创设计让梁思成惊叹:“国人只知藏经之可贵,而不知广胜寺建筑之珍奇。”

广胜寺中文化遗迹不可胜数,其中,水神庙内元代唯一留存的大型戏曲壁画、在此发现的《赵城金藏》飞虹塔并称为“广胜寺三绝”。

飞虹塔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也是中国四大佛塔之一(其余三座分别是应县木塔、嵩岳寺塔和千寻塔)。央视86版《西游记》第18集?《扫塔辨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地,正是此处。

飞虹塔呈八角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表层镶嵌着蓝、绿、黄、白、黑五彩琉璃雕饰,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道道彩虹,五彩斑斓,印证了塔名“飞虹”之意。

除了寺庙,戏台也是山西古意的象征。迄今为止,全国仅有8座保存完整的元代戏台,而临汾独占5座。来到临汾,去尧都区看一看东羊后土庙戏台、魏村牛王庙戏台、王曲东岳庙戏台,必不可少。

古建筑无声地见证着时代更迭、文明历史的演进,壁画和彩塑则跃跃欲试,以精绝的雕工和色彩,穿透岁月的重重帐幕,向我们展示古老、神秘的中式审美。

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是一座依凤凰山而建的佛教禅宗寺庙,大雄宝殿内1000多尊彩塑作品,历经400年仍保存完好、前尘不然,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的博物馆”“中国雕塑史上的悬塑绝唱”。

山西是一片慢土,在这里,缓慢流淌的时间包裹着灿若繁星的古建筑,沁出古朴、典雅的古意。临汾则是这片慢土上凝结出的一块碧玉,无一不彰显着千年古城的艳丽和生机。

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就是回家

“千里黄河一壶收”,黄河流经9个省份(自治区),跨越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造就了壶口瀑布的盛景,也把自己的精魂留在了临汾。

旧石器时代中期,汾河谷地的丁村人在此繁衍生息,敲击出人类早期文明的火花。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已在汾河东岸的塔儿山西麓,建起城墙、宫殿、宗教礼制、建筑和居民区等。

陶寺遗址的考古挖掘表明,4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具备国家形态,学界因此认定此处为“最初的中国”。

此后数千年,每一次群雄割据、改朝换代,临汾都显示出它独特的战略重要性。2600年前,晋国在此兴盛,历经38位君主,叱咤春秋600余年,独霸中原,创造了厚重璀璨的晋文化

600年前,在临汾洪洞大槐树的见证下,无数居民从这里迁往全国各地,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大槐树是移民史诗的见证者,也成为洪洞与万千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都流传着这首民谣。

临汾市博物馆现藏有文物15万余件,将丁村遗址,到陶寺文化,再到春秋战国晋文化始兴,串成一条“文化玉带”。来访者身处其间,从远古到明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渐次铺呈开来。

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盘,陶盘内部绘有一条鳄首蛇身,口中还吐出一条禾苗状“舌头”的朱红色龙纹,这也是中国目前考古挖掘到的真正意义上的“龙”形象。此外,同样出土于此的鼍鼓,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鼓,奠定了临汾作为鼓乐发源地的地位。

陶人面桶形器。(图/@临汾市博物馆)

而走红社交平台的“萌物”——陶人面桶形器,则出土于临汾市吉县沟堡遗址。该器物塑有眉毛、眼眶、鼻子、颧骨和嘴唇,以及脸的轮廓,表情慈爱,颇具古拙之意。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远古时期的“灶王奶奶”。

随着文明演进,临汾历史上涌现的名人灿若繁星。仓颉在此“受图造字”;荀子在此治学;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出生于此,开启了戎马一生;元代著名杂剧家郑光祖从小在临汾受戏剧艺术的熏陶,后投身于杂剧创作……

林徽因曾说:“中国建筑史如同一部侦探小说。”透过山西的历史遗址,我们得以勾勒出“华夏文明”的一角。古建筑的背后,是临汾漫长悠久的岁月里,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他们不断创造的诗意与美学。

传承非遗,临汾走向直播间

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临汾却不守旧。置身于漫长时光的琉璃切片中,临汾正努力与一个快进的时代保持距离。

临汾被誉为“戏曲梅花之乡”,蒲剧、眉户在这里源远流长、积厚流光。特别是蒲剧,临汾人在茶余饭后都喜欢听一段,随口唱上两句。

2005年,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成立,5年时间内,相继创作排演了大型剧目《杨门女将》《杜鹃山》《法门寺》《夜战马超》等30多个折子戏。深厚的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蓝本,锣鼓铿锵间,观众仿佛置身于史书之中。

同样扎根于民间的还有剪纸艺术。在“剪纸之乡”浮山县,剪纸技艺代代相传,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剪纸风格,或粗犷豪迈,或小巧精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神话寓言,任何类型和场景都能浓缩于一张薄薄的剪纸之上。

自1979年起,浮山剪纸远渡重洋,销往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临汾人仍旧不断推陈出新,将这项非遗艺术的花朵,不断开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

7月8日开始,为期6天的“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正式开启,参加首场直播PK赛的晋南威风锣鼓,既是本地非遗文化,也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比赛现场,威风锣鼓鼓点铿锵、锣声响亮、节奏激昂,打鼓者气势豪迈,震撼人心。

传统斗鼓习俗、赛事与直播PK的结合,也让直播间成了第二舞台,各地锣鼓队在直播间相互切磋,气氛紧张又热烈。无法到现场的观众,隔着屏幕也能被锣鼓喧天的激昂氛围感染。

直播间里,@洪洞传统锣鼓队与@浮山庆唐观锣鼓队 开展锣鼓PK

山西临汾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的汁液;还有着丰富多样的非遗艺术,街头巷尾都时不时传来鼓声、戏腔。若你直奔大同、平遥,绕道临汾,恐怕会错过山西的这一窍精魂。

参考资料

[1]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张泉

[2]《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临汾!》中国新闻网

[3] 《与辉同行山西行 宇辉来“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4] 《去一次山西,我被中式审美暴击了》晓洋

[5]《凝望山西:在回归古典中抵达未来》吕宜舟

[6]《非遗剪纸作品亮相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中国文艺网

[7]《游临汾,七大必看古建筑》陪你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赵皖西,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临汾 最初的中国 古建筑 非遗 文化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