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7月17日
洋河股份是锅夹生饭!在上轮白酒景气周期,洋河股份无疑是最靓的仔!2005—2012年7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8.3%,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96.1%,分别是行业平均增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洋河股份曾经是白酒行业最靓的仔,在2005-2012年期间,营收和利润增长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然而,近年来,洋河的业绩增长明显放缓,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文章分析了洋河股份在本轮白酒周期落寞的原因,认为其治理机制、战略与策略存在问题,导致了曾经辉煌的成就如今成为了一锅夹生饭。

😔 **三三制股权结构的负激励**: 洋河股份上市前,管理层持股比例为30%,上市后形成三三制股权结构。然而,随着股价的飙升,管理层失去了为公司长期服务的动力,一些核心人物相继离职,留下了人才断层和战略失误。 洋河股份上市前,126人的经营管理团队通过蓝天贸易、蓝海贸易等持有30%的股份,上市后形成国家股、社会公众股与管理层近似三三制股权结构,这有效驱动洋河股份管理层全力冲刺业绩,然而随着上市后股价的飙升,成了亿万富翁的核心团队反而失去了为洋河长期服务的动力,尤其是引爆洋河“蓝色风暴”两个灵魂人物杨廷栋和张雨柏,居然分别在2012年与2015年先后离职,离职时年龄均不到52岁——正是企业家的黄金年龄!2015年接任的董事长王耀也没干到退休,在2021年又换成政府官员出身的张联东,期间主管营销副总裁朱伟与刘化霜又先后离职,股权激励本来是想让核心团队长期为公司服务的,结果,拿了股权的原管理层纷纷壮年离职,而新任命的主要领导反而没有股权,变成为原管理层打工,如此,原来三三制的治理结构成了一锅夹生饭。

🤔 **营销网络平台的小散乱**: 洋河股份曾经依靠密集的经销商网络快速扩张,但如今这种模式却导致了价格混乱、经销商实力不足等问题,难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冲击。 洋河股份上市前后的超速增长,主因之一在于按“1+1”模式快速覆盖终端,为此按每个县2—4户的标准密集开发经销商,2008年洋河在全国只有585家经销商,到2012年即达7000多家,2018年达到10000家,过多的经销商不仅导致价格混乱、还使经销商因户均销量只有主要竞品的不到三分之一,因而忠诚度不高且实力有限,难于抵御竞品冲击,同时也缺乏运作中高端产品的动力与实力。2019年刘化霜全面推动“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渠道改革,但受短期销量压力,不敢大量裁撤整合经销商,至今经销商仍达8789户,户均销量仍不及主要竞品的40%,喊了几年的“招大商”、“强商”、“富商”难以落地落到实处。

🤯 **产品高端化延伸受阻**: 洋河股份的产品组合未能成功实现高端化,在各个价格带都缺乏竞争力。 在招股说明书中,洋河股份就表明其产品战略是高端化与差异化,通过新创时尚、美观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系列,在2012年之前一直高速增长,但鉴于2009年推出梦之蓝时没有把握好节奏,一下子推出3—6—9三个系列,不仅压制了天之蓝的成长空间,也在400元以上延伸受阻,于是被迫在2015年后又推出梦1,2018年推出水晶梦、梦6+,终于在600元的次高端打出一片天地,但一直没能成功站稳利润最高的千元价格带,在销量份额最大的400元价格带以及100元以下的光瓶酒也缺乏竞争力,产品组合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 **市场布局的局限性**: 洋河股份在省内市场份额下降,全国化进程缓慢,市场布局存在不足。 2012年,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的销量即已达到109亿,占据省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是主要竞品今世缘的4.5倍,但如今在省内市场份额已经不足30%,只有今世缘的1.5倍,且在省内多个市场已被今世缘超越,全国化方面上市至今喊了15年,至今省外市场占比仍不到56%,还不到汾酒2020年的水平,与泸州老窖差距就更大了,可以说与同档次竞争对手相比,在全国化上洋河股份已经落后一大截,但又不如汾酒与古井贡在省内强势……市场布局可谓一锅夹生饭。

😵 **多元发展战略的迷茫**: 洋河股份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缺乏聚焦,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取得突破。 洋河年报中一直将多点布局的品牌优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号称自己是国内唯一拥有洋河、双沟两个中国名酒,蓝色经典、梦之蓝、珍宝坊、苏酒等六枚中国驰名商标的唯一企业。但可怜的是,洋河、双沟这两个中国名酒均没有相应的放量品牌,洋河八成以上的销量来自海天梦、苏酒、珍宝坊的销量更是只能归入其他类。至于多元化发展,10年前大张旗鼓推进的葡萄酒项目、湖南长沙与湖北十堰项目基本没了声息,2016年至今一直推进的贵酒销量仍不足亿元,至于2022年合资成立的西藏第三极公司,同样没有理由看好——因为洋河股份整合双沟这种全国名酒十几年了,至今都没有充分化为生产力,凭啥再做一个新品就能让人寄望殷殷呢?坐拥洋河、双沟两大名酒资源不充分挖掘,现有海天梦的不聚焦资源发展,反而将多点布局,多元发展作为基本战略乃至核心竞争力,真不明白洋河的管理层在想啥呢?难道看不到泸州老窖聚焦一个国窖1573就做了200多亿,汾酒一个品牌就做了300多亿?战略管理中有一个名词叫“成功综合症”——曾经的辉煌有可能成为日后成功的羁绊。洋河股份很像这样的企业,上一轮景气时风光无限的背后,也留下一系列深层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就像一锅夹生饭,饥时可供果腹,但再想可口,恐怕需要管理层有高超的厨艺!

来源:雪球App,作者: 价值旅途66,(https://xueqiu.com/9419483674/297724239)

洋河股份是锅夹生饭!
在上轮白酒景气周期,洋河股份无疑是最靓的仔!2005—2012年7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8.3%,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96.1%,分别是行业平均增速的3倍和4倍,以至于2012年其市值一度达到1550亿,超过五粮液市值近30%。可白酒行业加速向头部公司集中度最近5年,洋河股份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居然低于行业,利率增速更是不到行业的一半……洋河股份为什么在本轮周期会如此落寞?经再次研读其上市以来的年报等资料,本人认为原因在于洋河股份没能与时俱进,致使成就十年前辉煌的治理机制、战略与策略,如今成了一锅夹生饭。具体表现在
1、曾经焕发团队创业激情的三三制股权结构,如今成了现有管理层的负激励。
洋河上市前,126人的经营管理团队即通过蓝天贸易、蓝海贸易等持有30%的股份,上市后形成国家股、社会公众股与管理层近似三三制股权结构,这有效驱动洋河股份管理层全力冲刺业绩,然而随着上市后股价的飙升,成了亿万富翁的核心团队反而失去了为洋河长期服务的动力,尤其是引爆洋河“蓝色风暴”两个灵魂人物杨廷栋和张雨柏,居然分别在2012年与2015年先后离职,离职时年龄均不到52岁——正是企业家的黄金年龄!2015年接任的董事长王耀也没干到退休,在2021年又换成政府官员出身的张联东,期间主管营销副总裁朱伟与刘化霜又先后离职,股权激励本来是想让核心团队长期为公司服务的,结果,拿了股权的原管理层纷纷壮年离职,而新任命的主要领导反而没有股权,变成为原管理层打工,如此,原来三三制的治理结构成了一锅夹生饭。
2、原来赖以快速增长的号称白酒行业最强大的营销网络平台 ,在运作中高端产品产品时越发呈现小散乱的弊端,不彻底的渠道改革如今也是一锅夹生饭。
洋河股份上市前后的超速增长,主因之一在于按“1+1”模式快速覆盖终端,为此按每个县2—4户的标准密集开发经销商,2008年洋河在全国只有585家经销商,到2012年即达7000多家,2018年达到10000家,过多的经销商不仅导致价格混乱、还使经销商因户均销量只有主要竞品的不到三分之一,因而忠诚度不高且实力有限,难于抵御竞品冲击,同时也缺乏运作中高端产品的动力与实力。2019年刘化霜全面推动“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渠道改革,但受短期销量压力,不敢大量裁撤整合经销商,至今经销商仍达8789户,户均销量仍不及主要竞品的40%,喊了几年的“招大商”、“强商”、“富商”难以落地落到实处。
3、产品高端化延伸受阻,产品组合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在招股说明书中,洋河股份就表明其产品战略是高端化与差异化,通过新创时尚、美观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系列,在2012年之前一直高速增长,但鉴于2009年推出梦之蓝时没有把握好节奏,一下子推出3—6—9三个系列,不仅压制了天之蓝的成长空间,也在400元以上延伸受阻,于是被迫在2015年后又推出梦1,2018年推出水晶梦、梦6+,终于在600元的次高端打出一片天地,但一直没能成功站稳利润最高的千元价格带,在销量份额最大的400元价格带以及100元以下的光瓶酒也缺乏竞争力,产品组合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4、基地市场不稳固,全国化不深入,市场布局做成一锅夹生饭。
2012年,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的销量即已达到109亿,占据省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是主要竞品今世缘的4.5倍,但如今在省内市场份额已经不足30%,只有今世缘的1.5倍,且在省内多个市场已被今世缘超越,全国化方面上市至今喊了15年,至今省外市场占比仍不到56%,还不到汾酒2020年的水平,与泸州老窖差距就更大了,可以说与同档次竞争对手相比,在全国化上洋河股份已经落后一大截,但又不如汾酒与古井贡在省内强势……市场布局可谓一锅夹生饭。
5、多元发展、多点布局成了一锅夹生饭。
洋河年报中一直将多点布局的品牌优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号称自己是国内唯一拥有洋河、双沟两个中国名酒,蓝色经典、梦之蓝、珍宝坊、苏酒等六枚中国驰名商标的唯一企业。但可怜的是,洋河、双沟这两个中国名酒均没有相应的放量品牌,洋河八成以上的销量来自海天梦、苏酒、珍宝坊的销量更是只能归入其他类。
至于多元化发展,10年前大张旗鼓推进的葡萄酒项目、湖南长沙与湖北十堰项目基本没了声息,2016年至今一直推进的贵酒销量仍不足亿元,至于2022年合资成立的西藏第三极公司,同样没有理由看好——因为洋河股份整合双沟这种全国名酒十几年了,至今都没有充分化为生产力,凭啥再做一个新品就能让人寄望殷殷呢?
坐拥洋河、双沟两大名酒资源不充分挖掘,现有海天梦的不聚焦资源发展,反而将多点布局,多元发展作为基本战略乃至核心竞争力,真不明白洋河的管理层在想啥呢?难道看不到泸州老窖聚焦一个国窖1573就做了200多亿,汾酒一个品牌就做了300多亿?
战略管理中有一个名词叫“成功综合症”——曾经的辉煌有可能成为日后成功的羁绊。洋河股份很像这样的企业,上一轮景气时风光无限的背后,也留下一系列深层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就像一锅夹生饭,饥时可供果腹,但再想可口,恐怕需要管理层有高超的厨艺!$泸州老窖(SZ000568)$ $山西汾酒(SH600809)$ $洋河股份(SZ002304)$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洋河股份 白酒 股权激励 营销网络 产品高端化 市场布局 多元化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