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7日
震惊,欧莱雅、资生堂等美发产品送检超90%有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香港消委会检测50款头发造型用品,结果显示超过90%的产品检出有害物质,包括铃兰醛、防腐剂paraben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其中,部分产品中铃兰醛和防腐剂paraben的含量超出内地及欧盟的规定范围。该检测结果暴露出美发护发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监管力度不足。

😠 **有害物质泛滥:** 香港消委会检测的50款头发造型用品中,超过90%的产品检出有害物质,包括铃兰醛、防腐剂paraben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其中,部分产品中铃兰醛和防腐剂paraben的含量超出内地及欧盟的规定范围。

🕵️‍♀️ **监管缺失:** 美发护发市场目前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产品中添加有害物质,甚至超出规定范围。

⚠️ **品牌涉事:** 这次检测中,涉及的品牌包括资生堂、欧莱雅、花王、沙宣等知名品牌,这说明即使是知名品牌,也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

💡 **行业警示:** 美发护发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害物质的产品。

近年,美发护发一直是化妆品市场中的一大可挖掘的蓝海市场。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美发护发市场规模达1474.9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1071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5.8%,或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然而,在发展初始阶段的美发护发市场仍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除了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入局这一细分赛道,还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其中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突出。

昨日 (7月15日)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 发布了50款头发造型用品样本检测结果。

图源:香港消委会

惊!超90%美发产品含有害物质

近期,香港消委会在不同零售店购买了50款头发造型用品样本用于检测,其中含14款压缩气罐装喷发胶 (定型喷雾) 、9款非压缩型喷发胶/造型护理喷雾、10款定型啫喱/泡沫/发乳类产品、10款发蜡和7款发泥,部分源自资生堂、欧莱雅、花王、沙宣等知名品牌。

同时,香港消委会透露,此次检测的依据为中国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国香港《空气污染管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规例》和欧盟《化妆品条例》的相关要求。

测试情况主要以样本的类型和成分为主,检测内容包括是否含有害物质 (注:香料致敏物质、污染物多环芳香烃、防腐剂、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 。

检测结果显示,超90%头发造型用品样本检出有害物质,部分超出规定范围。

其中,检测的10款发蜡中3款检出欧盟禁用香料致敏物质铃兰醛,2款检出含5种以上香料致敏物质,3款检出欧盟禁用防腐剂MIT,6款检出另一类防腐剂Paraben (其中有一款propylparaben含量超出内地及欧盟规定的最大浓度) 。

被检测的14款压缩器罐装喷发胶中,1款检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含量达77%,超出中国香港规定) ,7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在52%-55%之间,3款检出5种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质 (中国香港规定最大浓度为55%) 。

同时,香港消委会所测的7款发泥中,1款检出欧盟禁用香料致敏物质铃兰醛,1款检出5种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质。

而被抽检的10款定型啫喱中有2款检出5种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质,3款检出防腐剂paraben。

另外,香港消委会还检测了9款非压缩型喷发胶,结果是1款检出5种或以上香料致敏物质。

图源:香港消委会

从检测出的有害物质来看,铃兰醛是合成香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具有铃兰、‌百合花的香气,‌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香精。‌

只是,铃兰醛因生产过程污染环境以及高致敏性,长期受到争议。2014年,‌铃兰醛被欧盟列为受限产品,直至2017年明确禁止使用。‌

而且在2021年中检院发布的《关于征集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等意见的通知》中,新增17种化妆品禁用原料,铃兰醛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前文提到6款发蜡和3款定型啫喱检出的paraben (意为“羟苯酯类物质”,也称为尼泊金酯类) 其实是一种防腐剂,包括许多不同成分,如methylparaben、ethylparaben、propylparaben和butylparaben等。

早在2014年,欧盟因缺乏重新评估数据,而禁用了5种paraben类防腐剂Isopropylparaben、Isobutylparaben、Phenylparaben、Benzylparaben和Pentylparaben。

同时,因paraben长期受安全性 (有媒体曝光有致癌风险等) 的争议,多个国家/地区对浓度限值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挥发性有机物VOC包括烷烃类、烯烃类、炔烃类、芳烃类、卤代烃类、酯类等,是室内外空气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已知种类含 350+种,其中20余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

可见,香港消委会的检测结果暴露出如今美发护发产品中,主要添加的有害物质为防腐剂、香料致敏物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野蛮生长的美发市场,乱象不止

从整个美发市场来看,目前还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乱象不止,其中不乏宝洁、欧莱雅等国际美妆巨头。

比如,今年5、6月,欧莱雅两度因美发产品质量陷入舆论风波。

● 5月,肯尼亚参议院对欧莱雅涉嫌出售含有害物质 (甲醛) 的美发产品的行为展开调查。

● 6月,南非国家消费者委员会透露,欧莱雅旗下Dark & Lovely一款洗发水因检测出细菌,并可能刺激头皮等而被召回。

还有今年5月,宝洁旗下22款洗护产品因含苯 (注:化妆品禁用成分) 被召回,其中包括澳丝袋鼠、潘婷等多款美发产品。

而就国内市场来看,染发膏常常是抽检不合格的重灾区,其中不乏天科、美度等惯犯品牌。

据聚美丽统计,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抽检公告中,共计有522批次不合格化妆品,其中178批次为染发产品,占比不合格总数的34.10%。

其实,国际美发品牌在国内屡次被罚/抽检不合格也并非新鲜事。2021年,德国美发品牌施华蔻因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而两度被罚,累计罚没款达149.53万元,处罚单位均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图源:企查查

针对此事,彼时施华蔻声明称,抽检显示的未标识成分均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允许使用的染发剂添加成分,不会有安全风险及影响产品效果,并表示已下架产品。

然而,消费者并不买账。从近年的处罚/抽检信息来看,施华蔻是屡屡被药监局点名。

2020年12月,广东药监局发布的《关于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的通告(2020年第10期)》中,1批次施华蔻染发摩丝5.86/9,经初检、复检均显示检测出标签未标识的染发剂:4-氨基-2-羟基甲苯。

图源:广东药监局

值得注意的是,施华蔻曾在同月两度检出同款产品不合格。2021年1月20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1批次“施华蔻怡然染发霜2.0“因检出未标识的染发剂:18#2,4-二氟基苯氧基乙醉盐酸盐而被判定为不合格,同月29日,同批次同款产品又因同一问题被四川省药监局通报为不合格化妆品。

结合此次香港消委会发布的检测结果来看,美发产品的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监管的“重灾区”,有害物质的滥用、违规添加等问题频频发生。

由此可见,如今这一细分赛道仍处在野蛮生长的初期。虽说,美发市场为蓝海赛道,乱象背后也体现出该类产品监管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但违规添加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对整个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未来美市场的监管道阻且长,但相信劣币始终会被良币驱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飘飘,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发护发 有害物质 产品质量 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