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总报道合集



01

2024年7月4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在本次论坛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还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了成果报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新书,启动《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研究及“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启动仪式。论坛还邀请到来自国内外学界、产业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02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框架闭门研讨会成功举办

7月4日,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框架闭门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前沿技术治理等话题进行研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肖茜主持会议。

03

WAIC 2024 | 人工智能治理加速,必须显露中国态度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深度聚焦“治”与“智”的平衡与融合。而作为中国和全球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重要展示平台,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寄予厚望。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保持对科技、产业、人文等领域深度探讨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治理”这一关键词。此次盛会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更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一个“议事平台”,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04

触摸AI发展新脉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察

7月4日至6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脑力激荡,共同畅想“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智能新未来。

05

论坛完整回顾|“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治理挑战与应对论坛”

2024年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全球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家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大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7月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主办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治理挑战与应对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515会议室顺利举行,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25万人次,引发热烈反响。

02

薛澜受邀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并在全体
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



01

2024年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代表、专业国际组织代表,全球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家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大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以“以善治促善智——让人工智能治理为人工智能发展护航”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薛澜教授从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政策与规制、人工智能的国际发展与治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02


03

7月4日至6日,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主题,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如何保证人工智能领域不会出现“文明冲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认为,一旦人工智能走向失控,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而是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之间的冲突,将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颠覆性挑战。正因如此,安全问题始终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亟需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这也是本届大会的使命之一,即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平等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主任尾上诚藏表示,人类需要安全、有保障、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合作精神和凝聚共识连同标准化工作,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成功至关重要。

04

7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的“加速‘人工智能+’ 构筑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上海徐汇举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主旨演讲中讲到,人工智能治理,是一类典型的公共产品。在当下,人工智能治理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流议题,不断涌现的风险中潜藏着技术系统、伦理安全、社会应用与国家安全等四个层面的挑战。治理是一类“知识”和“行动”类产品,因而善治既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需要实践中的创新,要求治理的创新性和质量不断提升、治理的供给与维护有持续保障并构筑一个良性的治理生态体系。
03

姚期智 | 有益的AGI与可证明的安全AGI,
或是AI安全的两个方向



01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治理挑战与应对论坛上呼吁:“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日趋重要,超大型大模型的治理,需要尽快研发出规范。”

0

2

姚期智:超大型大模型的治理,需要尽快研发出规范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治理挑战与应对措施”主题论坛上,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Tshilidzi Marwala,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等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其中,姚期智分享的内容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研究走向》。他首先介绍了前沿大模型带来的信息、物理、生物智能风险与生存风险,引申出AI系统安全与如何确保人的利益等问题,提出从技术和路径的维度进行分类治理。以大模型时代的数据安全研究举例,他指出大模型会记住隐私数据,而保护用户隐私的研究尚处在较原始阶段,重要方向是为大型数据安全开发出一组核心技术。

04

清华大学梁正:在垂类领域打造具有
全球竞争力的“小精尖”行业大模型



01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各行各业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今年WAIC期间,大会组委会特别专访产业界和学术界一批业内大咖,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本期专访嘉宾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

生成式AI火爆出圈,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梁正表示,大模型将加速智力劳动的细化分解,促进以人机分工为代表的第四次社会大分工时代的加速到来;助推智力密集型服务的产业规模化,加速从“手工作坊式”走向“工业规模化”批量供给的AIGS(AI Generated Service,AI生成服务)新时代。中国要充分发挥完备产业链、丰富应用场景、庞大用户体量和私域数据等方面资源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并在更多垂类行业领域打造“小精尖”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大模型。

05

苏竣 | 智能社会下,灵活就业人员从
“单位人”变成原子化的个体



01

2024年7月5日,由同济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以“智能社会与全球治理框架”为主题,旨在应对智能技术发展潜在的伦理、法律和治理风险与挑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智能社会和人类美好生活。其中,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苏竣教授作了题为《应对智能社会的技术变革: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的主旨演讲。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