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7月16日
光伏企业接连中报预亏 协鑫集成为何能在周期底部持续盈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在光伏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协鑫集成上半年预计实现盈利。公司通过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并持续提升经营效益,实现了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此外,协鑫集成还通过发挥N型TOPCon电池技术领先优势,实现强链补链,打造规模化优势,并持续推进储能业务,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系统集成商。

📑 **聚焦高效N型电池技术,打造规模化优势:** 协鑫集成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没有老旧产能的电池组件企业,率先投建了20GW N型TOPCon电池基地,并于2023年年底实现17.5GW高效产能。公司还拥有12GW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通过规模化实现降本增效,并用产品和成本优势打开市场,实现产销两旺。

📢 **持续提升经营效益,实现精益生产:** 协鑫集成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电池量产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多次实现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大幅提升。

📥 **多板块发力,打造绿色能源系统集成商:** 协鑫集成储能业务持续发力,通过“多样化+差异化”产品竞争策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公司还积极推动低碳光储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并与蚂蚁集团共同研发了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实现光伏全产业链控碳减碳效应。

📧 **发挥协同优势,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协鑫集成旗下TOPCon系列组件已获得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表明公司组件产品的碳足迹已与国际化标准接轨互认。公司将通过终端产品“链主思维”带动各环节精准降碳,推动整个光伏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 **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保持行业领先:** 协鑫集成在下一代技术上也保持了前瞻性研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C技术电池预计将于四季度量产,可实现更高的转化效率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产品也在加速开发。

来源:雪球App,作者: 市界见闻,(https://xueqiu.com/6888930039/297635440)

今年以来,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竞争加剧,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多家光伏头部企业陷入亏损。

本周,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光伏头部企业集体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均出现大幅预亏。其中,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48亿—55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公司盈利91.78亿元;通威股份则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30亿—33亿元左右,上年同期公司盈利约132.7亿元;TCL中环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亏损29亿—32亿元,同样同比转亏。

光伏产业链正处于周期底部,硅料、硅片以及电池片等主要环节产品今年以来最高降幅超过三成,库存减值和资产计提等风险冲击企业经营。在此背景下,能实现盈利的光伏产业公司屈指可数。协鑫集成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5200万元。

横向比较,协鑫集成经营业绩增速、先进产能比率、精益生产效率、市场占有水平等均位于行业前列。光伏产业深陷亏损困境,协鑫集成如何做到稳健穿越产业周期底部?

高效N型电池被市场认可

在一众中报预亏损组件企业中,协鑫集成如何脱颖而出,做到持续盈利?上半年,面对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公司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克服内外压力,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上半年实现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面对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协鑫集成持续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基于多项有效措施,协鑫集成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上半年,协鑫集成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85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52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至1500万元。

周期底部,协鑫集成更显经营稳健。光伏行业具有强烈的周期属性和成长属性,而在深度调整中,只有创新才能看到繁荣。近两年,光伏电池技术发生新一轮变革,N型电池技术在加速成为主流的同时,前代P型产品的淘汰也在进行中。“甩掉”P型资产包袱,多家企业进入阵痛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巨大。

但也有例外,协鑫集成是光伏行业为数不多没有老旧产能的电池组件企业。2023年,公司看好时机,率先在芜湖投建了20GW(一期10GW)N型TOPCon电池基地。同时,在组件环节,到去年底,公司已形成近30GW的高效组件产能规模。

协鑫集成通过充分发挥公司积累的N型TOPCon电池技术领先优势,实现强链补链,打造规模化优势。其中,合肥基地通过强化设备性能提升,线体兼容TOPCon组件的生产制造,全面接轨N型的技术趋势,2023年年底已实现17.5GW高效产能。公司阜宁基地12GW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于2023年11月全面投产并达产。

规模化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经营承压,但协鑫集成多个生产基地产能拉满,芜湖电池基地全新产线进一步发挥价值,在产能规划10GW的基础上,已能拉到12GW,采用智能工厂设计让成本、技术继续领先同行,且全部自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规模化实现降本增效,再用产品和成本优势打开市场,从而继续实现产销两旺,协鑫集成在生产和销售之间实现完美闭环。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导入,到产能、人效、能耗、损耗的制程优化,全面对标并达到行业头部水平,持续向内挖掘增量。

在技术上,协鑫集成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多次实现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大幅提升。公司在全面实现N型技术转型升级的基础上,结合LECO激光诱导辅助烧结等技术,实现电池量产效率26.2%以上,182mm(72版型)TOPCon组件最高认证功率达625W,210mmTOPCon组件最高认证功率710W,快速实现了从量产出片到高效量产的爬坡飞跃。

除了TOPCon电池的布局,协鑫集成在下一代技术上,也保持了前瞻性研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C技术电池预计将于四季度量产、可实现更高的转化效率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产品也在加速开发。手握多项协鑫“黑科技”,协鑫集成以此实现电池前沿技术的行业引领。

多板块发力穿越产能周期

协鑫集成致力于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系统集成商,持续聚焦低碳光储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协鑫集成储能业务持续发力。2023年,公司重新调整储能业务战略,确定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齐头并举,国内、海外市场双线推进的储能业务经营策略,全年实现储备项目超过1GWh。目前储能产品通过26项国际认证,并成功打开了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爱尔兰、菲律宾、缅甸、塞尔维亚等主流市场。

储能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超200GW。

通过采用“多样化+差异化”产品竞争策略,储能业务成为协鑫集成新增长极。随着政策进一步支持、成本超预期下降和技术的持续改进,新型储能将更能满足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电力储能需求,储能行业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协鑫集成作为协鑫集团旗下公司,也在发挥协同优势。今年6月,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协鑫碳链在上海正式亮相。这款由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协鑫科技联袂蚂蚁集团共同研发的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将有机融合区块链数字技术与颗粒硅低碳科技,持续高效放大光伏全产业链控碳减碳效应。

以低碳论英雄,对“低碳优等生”正向激励,已经成为光伏行业重要趋势,市场需要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颗粒硅实现了从硅料端开始低碳化,给终端产品带来了低碳足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作为组件的上游硅材料,协鑫科技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其碳排放仅为37.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较于西门子法棒状硅一直保持的55.000千克二氧化碳/公斤全球最低纪录,其碳排放减少近一半,每10万吨颗粒硅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

通过更真实可信的溯源数据、更科学有效的防伪手段,协鑫碳链及其上链产品有效实现从源头开始降碳控碳脱碳,并大幅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资料显示,协鑫集成旗下TOPCon系列组件的6款明星产品已于5月21日成功通过德国莱茵TÜV的严格审核,荣获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协鑫碳链平台体系全部打通,而且通过德国莱茵TÜV鉴证标准,表明该公司组件产品的碳足迹已与国际化标准接轨互认。这也意味着,协鑫集成在海外市场的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新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公司将通过终端产品“链主思维”带动各环节精准降碳,推动整个光伏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协鑫集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协鑫集成 光伏 N型电池 储能 低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