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浅滩不搁浅,(https://xueqiu.com/9508246271/297519146)
最近把光伏行业中,隆基、通威两家公司从2012至2024一季度报所有的年报看了一遍!
发现许多有意思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思考一家公司价值还是挺有帮助!
在生活之中,大家会选择晴天出门,去热门的公司(行业)找工作!但在投资之中,生活中有些技能(习惯)并不能很好适应资本市场!
2013年至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年均增长28%左右。这个行业增速应该是非常惊人的。再从隆基的数据也能证明这点!隆基的产能从3GW(2013)到2023年127.48GW差不多在10年左右产能增长了4149%。2013年至2023年区间,总计分红92.28亿(融资超过250亿元)
这点来看,公司把大部分的资金都用于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生产规模扩大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护城河的扩宽。反而在未来依然需要消耗资金去扩建!
从投资者角度,按照2013年(未复权价格)15.41年末收盘价,投资100股,算下来差不多回报率为108.6%,(平均一下一年差不多10%,但实际上每年收益率并没有这么高)我去专门查看,2013年公司的市盈率差不多40多倍,现在市盈率20多倍。
查看隆基的年报,我认为隆基管理层在行业算是优秀。在行业中保持较低的杠杆率,公司自身保持充足忧患意识。当多数公司坚持多晶硅路线时,公司坚定相信单晶硅技术能够实现降本,效率提升!
看到光伏行业,这让我想起。伯克希尔之前的纺织业务。巴菲特对此也是深有体会。我认为当时巴菲特对于伯克希尔纺织业的思考和感受,都值得深思。自己投资的公司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
先简单谈谈,我对于这次光伏行业的思考成果!
1.非常优秀的管理层遇上行业特征(赚钱很难)也只能让公司活的长一点,对于开拓公司利润增长也是无能为力。
2.警惕行业竞争中的踮脚效应,公司原本预计的利润,投产后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3.从投资者视角去思考商业模式,可能有些公司(行业)卷只能为了提升客户利益。自己本身利益得不到增长!
4.不能为了成长公司支付过高的估值(隆基40多倍市盈率,确实业绩高增长但回报率还是底下),热门高成长股,意味着当前估值处于高估。在未来就是高风险!
5.关注公司是不是按照盈利为中心进行管理。若只想不断地扩大规模,追求市场份额。会在公司战略上面临很大的诱惑(盲目多元化、不断降价来满足客户需求)可能会损害公司本身的差异化战略和经营模式。依靠薄利多销,稍微市场需求降低,企业可能就会亏损甚至于倒闭。
去看通威和隆基两家公司的年报,都着重描绘自身公司在行业中的规模和份额比例。但这两家公司对于利润,股东权益回报基本属于一笔带过,没有专门提到这点,经营评价都是看的规模新增,行业增速(毛利率多少)在建规模 。
再去看优秀的银行上市公司,年报中roe、投资者回报都有较为明显描述。每年的董事长(行长)年度评价,都是基于规模、roe,roa,分红现金多项指标来评价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