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6日
为了赚你4块钱,共享充电宝们当起了“小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共享充电宝行业看似繁荣,实则暗藏玄机。平台、代理商和商家之间存在着“偷单”的潜规则,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代理商利润微薄,甚至陷入“慢性死亡”的境地。美团的强势入局,更是加剧了竞争,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 **平台、代理商和商家之间存在“偷单”的潜规则**:平台、代理商和商家之间存在着“偷单”的潜规则,平台可以修改代理商后台,将订单金额偷偷修改,代理商也可能通过后台设置虚拟分成和订单金额,偷取商家的收益。这种“偷单”行为,使得代理商的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利润微薄,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 **美团的强势入局,加剧了行业竞争**:美团以“推流”为诱饵,吸引商家使用其充电宝,并提供点位承包服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美团的强势入局,使得其他充电宝品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行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改变。

😔 **代理商面临“慢性死亡”的困境**:由于“偷单”和竞争加剧,代理商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许多代理商只能通过各种手段维持生存,比如隐藏真实收入、抢夺优质点位等。最终,许多代理商可能无法承受经营压力,被迫退出市场,陷入“慢性死亡”的困境。

💰 **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尽管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出现上市公司,但整个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市场饱和、价格战、监管问题等。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 **充电宝行业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为了应对竞争和生存压力,充电宝行业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例如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 年前,王思聪公开在朋友圈骗吃骗喝,直接说,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直接吃翔。

这几年来,各种吃瓜群众,在线讨债。

咱也不好说,这共享充电宝到底算不算成了。反正充电宝上市第一股的怪兽充电,去年就已经扭亏为盈了,而王思聪的熊猫 TV ,坟头草已经两米高了。

但话又说回来,这几年共享充电宝的名声,却也越来越臭了。从涨价到 4 块钱,坐实刺客名号,再到被吐槽跑 50 里地也还不上。

对于这些乱象,差评君以前也专门给大家扒过一篇。

其实这些都是代理在背后操作,比如你前脚借完,代理雇的帮手后脚就来塞充电宝了;代理还有定价权,是 925 一小时,还是 4 块钱一小时,全由他们说了算。

本来以为代理们的骚操作这么多,日子一定过得美滋滋儿了。

直到前两天,一个搞共享充电宝的朋友跟差评君聊天,痛批我说:“ 赚毛线,赚蠢人费而已。 ”

他和我说,之所以没有大范围倒闭,是因为这个行业里很多人都在“ 慢性死亡 ”。聊了几毛钱后,差评君发现这里面的水是真的深。

一单4元的收益,被玩成了数字游戏

他随便来一个操作,就刷新了差评君的认知。

按照他的说法,行业里,有一个几乎是默认的潜规则,那就是——偷单。顾名思义,就是偷走一笔订单里的金额。

而且平台、代理商和商家,这三个成员,很可能组成了一条逐级而下的生态链。你偷我,我偷他,平台偷代理,代理偷商家。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从差电借走了一个充电宝,归还时支付了 30 大洋。

这时,平台和代理拉钩约定说咱们 9 :1 分成,我拿 3 元,你拿 27 元。

可是,实际上代理在后台一看,发现只有 18 块。而这不翼而飞的 10 块钱,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公司 “ 偷 ” 走了。

一家厂商和我坦言,几乎所有公司,都有权限可以修改代理商后台。动动手指,就能让一部分订单或者时长,从后台凭空消失。

平台可以把 30 元的订单修改成 20 元,甚至更少。如此一来,代理的九成收益就缩水到了 18 元,而平台拿 2 元分成,外加 10 元的 “ 小费 ” 。

除非代理们整天啥事不干,就蹲点算每个顾客借宝和还宝的时间,不然很难发现猫腻。

业内人和差评君说,各家可能多少都会偷点,不偷的一定分成不高。“ 分成 99% 的是一定要偷的 ” 、 “ 分成 95% 的我都估计它得操作一点的。 ”

根据奥一新闻的采访,有些极其聪明的公司,还整出了个 “ 白名单 ” 功能。代理商只要花 6000 元,就可以进入不被偷单的白名单内。

为了多方求证,这种把合同法当厕纸的离谱行为是否属实,差评君也假装成了加盟代理商,向各家充电宝招商经理周旋套话。

虽然各家都和我说绝对不可能,但他们和我透露的另一个行业秘密,却反而让我感觉偷单的可能性上升了几分。

一般来说,代理商为了说服商家放自己的机器,最起码都得给商家五成收益。有些为了抢点位,甚至会给到 70%-80% 。

正当差评君说肉疼的时候,招商经理非常大方地就和我分享了一招秘籍:你可以隐藏真实收入。

在某家代理商官方后台,有一个【 成本经营 】的入口,专门用来偷商家订单。逻辑和平台偷单代理商很像,可以在后台设置虚拟分成和订单金额。

虽然商家那里依然显示五五分成,但其实分成的钱,早被薅过一遍了。有的商家端连分成比例都看不到,代理商给多少,就是多少。

商家端界面没有订单明细,很多连分成比例都不显示

而且,代理商承担了整条链路里的主要成本,像购机、运维,所以他们偷商家,可能比公司偷他们狠得多。。

甚至,差评君在网上找到了专门给代理商开发的偷单系统,还有教学视频,教代理商们如何在后台设置偷多少单、偷单概率、什么时候偷。。

总共十几块钱的单子,很可能就这么一环偷一环,一层套一层。

说到这里,差评君的三观已经被震裂了。但朋友拍了拍我,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代理商们整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比如有的平台,会卖翻新机给代理从直营淘汰下来的机器,返修后换个新壳子,就被甩给代理商了。个别机子拎起来,甚至还往下滴水。

而且大部分平台的机器,保修时长只有 1 年,之后再出现机子维修问题,就得代理自己掏钱了。

所以很多代理商的最终结局,要么是找下一个 “ 冤大头 ” 接盘,要么是 “慢性死亡” ,慢慢等机器一台台坏死,充电宝一个个掉完,商铺一家家倒闭。

朋友说能半死不活地结束,已经是幸运的了。有的人别说赚钱,可能还得往里倒贴。

因为还有各种罚款等着你,像某家充电宝平台上,有一个类似信用分的东西,犯了平台禁止的行为,就会扣分( 而买机器可以得分 )。

扣分的条目有很多,比如抢其他代理商的点位,要扣 0.5 到 2 分,还要扣流水。

但朋友和我说,好的坑早就被早入场的人占牢了。尤其现在市场饱和成这样,一个炒粉夜宵摊旁边,都摆了四五台充电柜。

如果不能抢好点位,他们一天可能一个点的流水就一两块钱。

如果你铤而走险抢肉吃,一旦分数扣完,就会面临1000 到 5000 不等的罚款

赔本硬刚的价格战,飙到百万的买断费

听到这,差评君真想一拍桌子,说,坑,太坑了,老子不干了。

所以,大公司的各种小操作,逼得很多代理商干脆走上另一条路,也就是自己做贴牌。找充电宝源头工厂供货,创个新品牌。这也是为啥我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见都没见过的野鸡牌子。

受访者自己,包括周围很多朋友,最后都是走上贴牌这条路。

但干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在大品牌面前,他们很难有竞争力,每年都要倒下一大批贴牌小老板。你甚至都找不到统计他们死亡数量的报告,这个市占率只有个位数的存在们,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倒了。

为了活得久一点,小厂商们不得不想各种招。

有人整花活自救,比如借充电宝能抽茅台;有人直接价格战硬刚,大品牌 4 块钱一小时,他们就只要 1 块钱。

但更多的人,只能给商家付一笔钱,让店铺只放自己的充电柜。这笔钱在业内被叫做买断费。

为了抢夺好的资源,买断费的价格可以飙到上百万。朋友之前接触的南宁火车站独家,他是 280 万流标的,最后成交在了三百多万。

当然了,也有的人干脆打不过,就退出。放弃了整个国内市场,转头去掏老外兜里的钢镚。

想想也很合理,毕竟老外也得用手机,肯定也有电量焦虑。像东南亚、新加坡,甚至欧洲都已经有人在做了。

但光是朋友接触的出海 “ 淘金者们 ” ,就早已经 “ 死 ” 过一轮了。

厂商即使出去了,也只能割割华人 “ 韭菜 ” 。海外丢宝率还高,到东南亚这些地方,当地人直接零元购,“ 一言不合,连你整个柜子都搬走。 ”

所以出海这条路子,目前看来也走不太顺。只是从来不缺下场的人,死了一批,马上又来一批。

从上述种种操作来看,似乎思聪说得可能还真没错。除了招商经理和充电宝工厂之外,没人唱好这行,消费者骂刺客,代理商骂水深,小贴牌厂在等倒闭。

“我觉得以后大家都要被美团吃掉的”

甚至整个行业局势,在美团下场之后,也变得更加焦灼。

2022 年这个超级巨头正式下场,并在头部们位置都坐稳了的情况下,强势撕开了一个口子,一屁股坐了进来。

之所以美团能扩张这么快,是因为它提了一个商家们不能拒绝的条件。

朋友说: “ 美团的 BD 来到商铺里,直接开口就说,你用我美团的充电宝,我可以给你推流。 ”

所谓的推流,是指放了充电宝的商铺,可以增加在美团上的曝光度和销量,酒店可以增加 hos 评分( 酒店运营能力评估 )。

这对商家来说,这是一记绝杀。既能赚点小钱,又能白赚美团的流量,几乎没人会不同意。

所以,在差评君羞涩开口,说自己想当代理,但没有商铺资源时。

美团工作人员一拍胸脯,淡定回复:我们承包你一半的点位,肯定是没问题的。并且和我炫耀,都是商家自己找上门来的。

反观其他几家品牌,要么鼓励我说,赚钱还得靠自己,要么说可以带团队来帮我铺,但我得包他们吃住。

从这里,你就能感受到美团的存在,到底有多 BUG 了。

在这样的大厂面前,朋友很悲观地说:“ 我觉得以后大家都要被美团吃掉的。 ”

当然,依然有厂商可以做到上市盈利,也有代理商从中大赚一笔。

朋友说虽然买断费高,但抢到一个景区、车站之类的好点位,可能就从此财富自由了。他身边就有人靠着景区的独家点位,一年内从负债干到了买车、买房。

但充电宝行业就像地球一极的冰山,咱们能看见的成功案例,往往只是海面上的一角。

有些人成功地爬上了山顶,赚得盆满钵满。

可更多的人,则是耗尽力气也无法游回海平面,最终成了冰山下的大多数。而他们倒下之后,下一批马上又会进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差评X.PIN”(ID:chaping321),作者:四大,编辑:江江 & 面线,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共享充电宝 偷单 代理商 美团 行业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