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6日
中国宜居城市大排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亚洲地区最宜居城市的TOP50榜单,评判体系涵盖了气候舒适度、教育与医疗资源、经济状况以及物价与收入平衡性四大维度。榜单中,东南亚城市表现抢眼,中国城市表现亮眼,广州位列中国榜首,全球第九,多座城市跻身前20,展现了中国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趋势。

😄 **东南亚城市领跑:** 泰国的曼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分别位列榜单前三,展现了东南亚城市在生活舒适度和整体发展水平上的优势。

🏙️ **中国城市崛起:** 广州以其综合实力荣登中国榜首,全球第九,武汉、南京、长沙、青岛等城市也表现出色,展现了中国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趋势。

💰 **经济并非唯一标准:** 榜单显示,宜居性并非单纯与GDP挂钩,而是基于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例如物价、环境、气候等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 **多元化视角:** 不同城市在宜居性方面展现出不同的优势,例如南京的消费水平、长沙的娱乐生活、青岛的海滨风光、南昌的低物价等,体现了城市宜居性的多元化。

🤔 **宜居性与经济排名差异:** 榜单与经济排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例如西安、大连等城市在宜居性方面排名高于GDP排名,体现了宜居性评价的复杂性。

🏘️ **个人推荐:** 基于榜单结果,推荐广州、南京、重庆、杭州、厦门、上海和成都等城市,它们在生活品质、教育资源、医疗条件、气候与美食等方面表现出色。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亚洲地区最宜居城市的TOP50榜单,评判体系全面,涵盖了全年气候舒适度(占比35%)、卓越的教育与医疗资源(25%)、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20%),以及物价与收入的平衡性(20%)四大核心维度。这些指标深刻反映了居民日常生活的质量与幸福感,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中国在此榜单上表现亮眼,众多城市荣登榜单,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分析排行榜。

一、亚洲城市TOP 20

亚洲排名前20的城市,前三甲被东南亚的璀璨明珠占据:泰国的曼谷以独特的魅力摘得桂冠,新加坡紧随其后,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位列第三。这三国(新马泰)不仅整体发展水平高,生活舒适度亦令人称道,然而,它们也非尽善尽美,如炎热的天气和某些地区的安全隐患,仍是不可忽视的挑战。

紧随其后的是多哈,东京则以亚洲发达城市和经济中心的身份意外屈居第五,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榜单对于综合气候与教育医疗资源的重视,或许正是东京在这些方面的相对短板。反观新马泰地区,温暖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加分。菲律宾的马尼拉位列中国城市之前,确实令人感到意外,考虑到其治安与交通状况,这一排名确实令人存疑。

中国方面,广州与武汉作为两座代表城市,跻身前十榜单的末尾,这一结果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广州,这座中国南方的经济重镇,以相对合理的物价与收入比、宜人的气候,成为了中国一线城市中的宜居典范。而武汉的入围,则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其在某些特定指标上的优势,尽管在整体印象上武汉排名之高仍让人略感意外,但从多角度来看,武汉确实拥有不容忽视的发展潜力与独特魅力。

在11至20名的区间内,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南京、长沙与青岛这三座二线城市均取得了较为靠前的排名。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了,经济规模虽是一个重要考量,但绝非决定城市宜居性的唯一或最主要因素。相反,一个城市能否提供合理的收入与消费比,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稳定性成为了更为关键的评判标准。

韩国首都首尔却意外地落在了第20位,这样的结果或许会让不少韩国民众感到惊讶甚至不解。首尔以其四季分明的宜人气候著称,除了交通拥堵这一城市通病外,基础设施、文化氛围及生活质量均享有盛誉,并无明显短板。

二、入围TOP 50的中国城市

接下来关注与我们更为贴近的榜单——中国宜居城市。广州以其卓越的综合实力荣登榜首,不仅在国内榜单中独占鳌头,更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九,也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入围前10名的城市,充分证明了宜居性并非单纯与GDP挂钩,而是基于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

紧随其后的是武汉,位列中国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长沙乃至杭州等城市,在许多人眼中或许拥有更高的宜居潜力。南京作为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以其相对亲民的消费水平、较高的收入水平、丰富的美食文化、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赢得了第四名的佳绩,展现了独特的生活魅力。

长沙,这座被誉为“娱乐之都”的省会城市,尽管GDP排名并不突出,但舒适的生活节奏与丰富的娱乐生活让长沙稳居第五。青岛,则以迷人的海滨风光与宜人的气候位列第六,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独特的城市韵味依然吸引国人。

南昌,一个在GDP排名中并不显眼的城市,却位列第七名,GDP排名与宜居排名的巨大反差,再次印证了经济并非衡量宜居性的唯一标准。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南昌或许在知名度上不及其他大城市,但低物价、高性价比的生活无疑为其加分不少。

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山城,以直爽泼辣的民风、享誉中外的火锅美食,以及较高的GDP总量位列第八。重庆的独特魅力在于丰富的城市文化与自然风光,以及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仍能保持的浓厚人情味。

苏州位列第九名,作为全国最强的地级市,苏州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更在城市建设、文化氛围、教育资源等方面展现出卓越成就,加之美丽的城市风貌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苏州成为人杰地灵、宜居宜业的典范之地。

西安以其深厚的古都底蕴,尽管GDP位列第22,却在宜居性上赢得了第11的好成绩。作为西北地区的重镇,西安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宜人的生活环境。

紧随其后的是大连,这座曾经的经济强市,尽管GDP有所下滑至第29位,但在宜居榜单上仍稳守第12。然而,大连的排名超越杭州,这一结果或许让人略感意外,却也反映了宜居评价的多元化视角。

提及杭州,这座被誉为“第五城”的新兴都市,GDP排名第八,是电商、直播等领域的领军者,深受年轻人喜爱。然而,在宜居榜单上却仅列第13,尤其是与南京相比,或许主要受累于高昂的房价。尽管如此,杭州的多元魅力与无限潜力仍不容忽视。

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小巧精致的城市规模、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宜人的气候著称,GDP排名第32位,却在宜居榜上占据第14,虽稍显委屈,却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居住价值。作为福建的宜居典范,厦门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与游客的目光。

天津,作为GDP排名第11的城市,在宜居性上首次超越了北京,位列第15。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但在宜居榜单上却仅排第16,高物价与房价成为其不容忽视的短板。但相比之下,上海在气候与生活成本上相较于香港更为合理。

北京,这座GDP排名第二的国际大都市,在宜居性上却只排名第17。深圳虽经济发达,但同样受限于高昂的房价与缺乏城市沉淀的问题,位居第18。

宁波,这座优美的港口城市遗憾地排在了第19位,凸显了中国城市间激烈的竞争态势。而成都,作为西部第一重镇与成渝都市圈的核心,GDP排名第七,却在宜居榜上滑落至第20,这一结果令人意外。

总的来说,宜居榜单与经济排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更多地考量了物价、环境、气候等因素。在此背景下,我个人特别推荐广州、南京、重庆、杭州、厦门、上海与成都这几座城市,它们在生活品质、教育资源、医疗条件、气候与美食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是广大年轻人理想的居住与工作之地。当然,每个人对于宜居的定义不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与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陈博每日观察”(ID:CHENBOviews),作者:陈博,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亚洲 宜居城市 联合国人居署 TOP50榜单 中国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