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6日
抖音学浪APP停止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关闭旗下部分培训相关的业务,如腾讯课堂、学浪、淘宝大学等。这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付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出用户对知识付费的需求存在误区,更多的是追求复制式学习,而不是真正的学习。此外,随着其他培训、办公类产品的冲击,以及平台型机会的减少,传统课程平台的优势不再明显。作者认为,未来知识付费行业将走向工具化,平台型机会将逐渐减少,而中小工具公司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用户需求误区:复制式学习盛行** 许多用户并没有真正想要学习,而是希望通过购买课程获得老师的经验和方法,直接复制成功。他们更倾向于被灌输式、复制式的学习方式,而非自主学习。这种需求导致平台难以通过课程内容吸引用户,因为用户更关注的是快速获得成功的方法,而非学习过程。 例如,用户更愿意购买直接提供解决方案的课程,而对需要自己学习的课程则兴趣不大。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用户对知识付费的认知偏差,他们往往将知识付费等同于快速获得成功,而非真正的学习和成长。

🚀 **其他培训工具的冲击: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兴起** 随着各种培训类的工具和办公会议类软件的出现,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程平台。例如,腾讯会议、抖音、视频号等平台都提供了直播、互动等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对实时学习的需求。 此外,这些工具还具备整理课程内容、查看历史记录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体验。传统的课程平台在功能和体验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这导致用户流失,平台发展受阻。

💡 **平台型机会减少:工具化趋势成为主流** 传统的课程平台存在着流量不足、交付成本高、盈利能力弱等问题,这使得平台型机会越来越少。大厂更倾向于发展客单价高、受众广的业务,例如智能汽车、电商等。而针对成人教育的知识付费业务,客单价低、受众窄,难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因此,未来知识付费行业将走向工具化,平台型机会将逐渐减少。中小工具公司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专注于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工具,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 **大厂的战略调整: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 阿里、腾讯、抖音等大厂关闭培训类APP,是其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这些平台意识到,传统的课程平台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难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通过关闭这些平台,大厂可以将资源投入到更有竞争力的业务领域,例如电商、社交、游戏等。同时,这也为中小工具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鼓励他们创新发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 **未来趋势:工具化成为主流,中小工具公司崛起**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其他培训工具的冲击,传统的课程平台将逐渐被工具化取代。中小工具公司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专注于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工具,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大厂的战略调整为中小工具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也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知识付费行业将更加注重工具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 **知识付费的未来:从平台到工具,从复制到创造** 知识付费行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平台化的模式逐渐走向工具化,从复制式的学习模式逐渐走向创造性的学习模式。用户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而工具将成为连接用户与知识的重要桥梁。

📣 **总结:知识付费行业需要回归本质,关注用户真正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继腾讯课堂关闭以后,国内又一网络巨头抖音旗下的培训类APP——学浪也将在7月31停止服务。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消息,今年的4月24日,阿里巴巴也宣布撤销了淘宝大学,变成淘宝教育,由培训业务部门,变成了商家服务部门,并且不再开发新的课程。

以前淘宝大学上可以有很多课程的,各种做电商培训的老师,有免费的也有几千块的。

但是现在点击淘宝教育的付费课程,已经找不到任何付费内容了。

国内互联网三巨头,接连关闭了旗下部分培训相关的业务,我觉得并不是巧合。

至于真实的原因,我觉得非当局者的一切猜想都是假的。

但是作为知识付费行业的从业者,我觉得还是可以借此话题聊一聊。

01 教培分期贷款影响大

很多人可能没有关注到这一块,实际上在很多教培业务中,分期贷款已经很普遍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学生、宝妈、中低收入者,在不知情或者被诱导的情况下,办理了教培类的消费分期。

很多课程靠着免费试听、1块钱等方式进行获客,然后私下推销客户办理5980之类的高客单,然后以签订协议等名义,让用户办理了消费分期。

当然了,还有一些APP,用户在买课程的时候,直接支持分期付款。

这些APP一边抽取老师课程15-30%的佣金,一边又向用户收取高额的分期手续费。

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的负面问题,银监会等各种机构也收到了大量投诉,所以这几年银监会明确指出各金融机构禁止向教培、医美等领域违规发放消费分期。

02 用户要的是复制,不是自己学习

不论阿里、腾讯、抖音的培训业务是否和消费贷有关,但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

就是多数用户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爱学习,多数用户其实想要的是被灌输式、复制式、输送式的成长。

就是我付了99块钱买了一个课程,然后我就直接具备了老师说的一切方法、技能了。

反而我花了99块钱,你给我一个课程的链接,或者让我自己去某个APP上打开查看课程,很多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看。

这就导致一点,平台想靠9.9体验课、邀请大V老师来授课给自己的培训APP做导流,其实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看。

03 其他培训、办公类的产品冲击

以前我们要学习某个课程,大家的确会习惯性的去一些垂直类的课程APP上去寻找。

但是现在随着各种培训类的工具、办公会议类的软件,许多老师、达人都不会去一些课程app上发布了。

比如有很多人习惯用腾讯会议,直接就发起了一些培训、咨询类的授课、讨论,有些系统还会自动把课程内容做整理,还有的可以去看历史记录。

另外像抖音、视频号上的直播,也可以限制不同人的观看,也有直播的历史。

其实对于多数用户来说,要的并不是一个课程包,直接丢给用户。

他们之所以付费,要的更多是及时的互动。

包括上课也一样,你给用户丢课程让他自己去学,他会懒。

但是你每周或者一个培训周期里面,直播来和用户说,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04 大部分企业一个APP就够了

刚才提到了办公软件,这几年办公协作软件发展很迅速,不仅仅是简单的考勤打卡、文档同步了。

比如钉钉、飞书、企微等这些产品中,从打卡、聊天、文档、资料、课程等全部都集合在里面了。

其实包括抖音也是一样的,本来就在抖音上买的课程,用户直接在抖音的订单里面查看学习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再去下载一个APP来学习呢?

关键是就连抖音自己,都可以直接在APP上创建付费内容查看。

05 平台型的机会太少

网络上有一张图,不知道真假,大家权当八卦了解一下。

那就是某腾讯课程前员工说,直到2022年7月,腾讯课堂才实现月度的收支平衡,这还是在教培分期的前提下。

作为腾讯这么大的公司,腾讯课堂从2014年到2022年,已有8年之久,才实现月度的breakeven。

你就可想而知,并不是公司大,自己业务就一定能做好的。

同样的,学浪APP虽然依靠抖音集团,但不是一些知识付费相关的达人,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过,包括我也知道的很晚。

如果自己家的产品发展很慢,盈利不多,又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关键自己家又给不了太多的流量,自己平台上还有一些功能相互冲突,这时候如果再遇到一个不怎么感冒的领导,关停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同样作为卖课的老师,我也不会选择去这些平台。

核心原因是没有流量,交付起来还麻烦,直接让用户在平台下单看不就完了嘛。

06 课程平台其实是小众业务

相比于K12的教培业务,其实做腾讯课堂、学浪这种业务,规模是很小的。

作为抖音、腾讯、阿里这些大厂,近年来陆续关停了很多小业务。

大厂做业务有两个基本的逻辑:

其一,客单价足够高,比如搞智能汽车。

其二,受众特别广,比如资讯、社交、游戏、电商。

而针对成人这种卖个普通的课程,还和K12的无关,一般 价格也就是99、199之类的,受众还很窄。

一个老师,平均一个课也就卖个一二百份。

而且许多老师,三五年也就只能出三五个课程。

和用户每天玩、每天消费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比如抖音全家都在刷,不如淘宝全家都在用。

07 别把工具当平台

不仅是小厂,许多大厂也容易犯错,毕竟大厂也有自己不擅长、看走眼的地方。

比如目前行业里授课类的工具,有千聊、荔枝之类的,他们APP上也有课程。

但是绝大多数的用户,绝对不是自己主动到这些平台上去搜索课程 ,然后下单的。

同样的,绝大多数用户在某个地方扫码购买了A老师的链接,打开了APP也是去看这个老师的课程,顺手去买其他不认识或者自己没需求的课程概率也很小。

绝大多数老师一年出不了一两个课程,绝大多数人一年也买不了两三个课程。

所以这种东西,就是一个工具。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老师、博主本人在带流量,转化自己的流量。

但是仅仅是一个工具的话,对于大厂来说,这个收益肯定是很小的。

所以与其自己做,不然扶持让别人做。

大厂自己做,也就投入几十号人,但是市面上许多做授课工具的有上百家公司,他们反而能够帮平台更好的服务客户。

比如抖音、视频号上都有课程挂载的功能,那这些课程服务商对于用户的需求了解、相应一定比学浪更积极、更专业。

因此,阿里、腾讯、抖音关闭这些平台不见得是坏事情,恰恰有很多的客户、流量、机会会涌向许多中小工具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里村”(ID:shilipxl),作者:长期专业利他,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知识付费 培训平台 工具化 用户需求 行业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