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仓又加错-刘成岗,(https://xueqiu.com/6623660105/297568994)
上次答应过大家,把以前干VC时的条款拿出来,聊聊怎么看待公司管理层的人品问题。上个月大愚基金的致投资人信聊的就是这个话题,摘录并作部分修改,发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指正。
以下是致投资人信内容:
2024年6月
各位投资人,
大家好!
我在网上发现很多人投资时或多或少都有点幼稚病,盲信管理层人品。
我们说投资时要考察管理层是否优秀,通常指的是管理层的能力是否优秀,关于管理层能力问题,以后择机会另谈,但是能力和人品是两回事。
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以前干战投和产投时,公司的《投资意向书》模板:
针对管理层的人品问题有很多很多的约束,如果违反了这些条款,最严重的会怎么样?
直接把公司给清算掉!
这些条款,都是假设管理层可能会偷股东钱的,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把管理层当贼防,请注意,这些条款是VC行业普遍规定,是股东们普遍用来保护自己股东权益的条款,并非我司条款严苛,据我所知,我司的条款是属于相当公道的。
公司IPO了,到了二级市场了,股东跟管理层签的这些条款统统会失效,那么怎么防范管理层可能偷钱呢?有些人品问题,《公司法》管着;有些人品问题,有关监管部门管起来了;没有管起来的,则要靠我们投资者自己当心。当心的前提是认知态度:假设管理层可能会偷股东钱的。实际上股票市场上,管理层偷股东钱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我不知道除了幼稚没吃过亏之外,为啥会有“我信任这家公司管理层人品”这样的想法存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真的对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的方方面面有足够了解吗?还是只看了PR文章?
所以在我的投资体系里,人品在投资上只能用来扣分和做排除的,不接受人品溢价。
有些公司管理层偷过股东钱,一定拉黑。有些公司管理层人品存疑,先观望,不买也没什么损失,买了才是真有可能损失。只有那些过去一直保持良好操守的,我们可以暂且相信他们。
每月持仓情况。
(略。。。)
刘成岗
2024年6月30日,北京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是基于当前信息撰写,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本文所针对的客户对象作参考之用,在任何情况下并不视为或被视为投资操作的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人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