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15日
牛奶也卖不动了?乳企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乳企上半年业绩出现分化,部分区域型乳企受原奶价格下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业绩出现下滑甚至亏损。而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乳业巨头则通过并购与市场拓展加速出海步伐,寻求新的增长点。

🤔 **区域型乳企面临困境:**原奶价格下行、市场竞争激烈是导致部分区域型乳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例如天润乳业、庄园牧场、麦趣尔等,都因市场需求不振、奶源供应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亏损。

📈 **乳业巨头出海寻求增长:**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伊利产品已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蒙牛也已进入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市场。

💪 **中国乳企具备出海优势:**中国乳企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在产品、品牌、渠道、营销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这为其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乳业需要做好产品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强降本增效,减少流通环节的内耗。此外,开拓国际市场,抓住中国乳业品牌和技术优势,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 **中小乳企需提升抗风险能力:**中小乳企需要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各乳企半年报的业绩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日前,包括皇氏集团、天润乳业在内的多家乳企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天润乳业、麦趣尔、庄园牧场、皇氏集团的归母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皆有所下滑,而妙可蓝多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8%-215%。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天润乳业、麦趣尔、庄园牧场三家区域型乳企在解释利润下滑时,提到了原奶价格下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从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来看,A股中20家乳企上市公司中,仅5家乳企实现了小幅增长,其余15家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与此同时,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则通过并购与市场拓展加速出海步伐。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实力偏弱的区域乳企日子越发艰难;同时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消费需求又阶段性饱和的情况下,中国乳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必然的趋势。

三家区域型乳企半年报预亏

天润乳业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亏损2600万元至310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1.26亿元。天润乳业指出,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在于乳制品市场消费需求不振,奶源供应过剩导致原料奶和牛只销售价格持续下行。

庄园牧场同样难逃亏损的命运,预计上半年将亏损7000万元至950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的2016.33万元显著扩大。庄园牧场方面表示,乳制品供给不断扩张,但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放缓,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公司投入持续扩大,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整体成本上升及毛利下降幅度较大,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而麦趣尔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将亏损5800万元至6800万元,同比增亏55.21%至81.97%。对此,麦趣尔方面解释称,上半年自产生鲜乳养殖成本上涨,自有牧场亏损增加。为恢复市场及抵御市场周期变动,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投入大量促销及市场费用,导致亏损加剧。

皇氏集团虽然公告称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150万元,但比上年同期下降99.30%—99.53%。

不过,奶酪企业受益于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等因素,作为乳企下游企业奶酪股的妙可蓝多发布的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00万元到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2856.7万元同比增加约128%到215%。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从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来看,A股中20家乳企上市公司中,仅5家乳企实现了小幅增长,其余15家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伊利股份虽然一季度营业收入约为333.28亿元,继续领跑行业,但是营收下降2.6%;皇氏集团营收下滑最多,达41.78%。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其实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受整个消费意愿以及消费的能力下降的影响,中小乳企的整体表现都并不是太好。

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整个乳业仍然处在一个阶段性过剩的阶段,行业整个消化掉奶源可能需要到明年,在产能过剩以及价格战的影响下,对一些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乳企影响比较大。

在宋亮看来,乳企在做好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也要做好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此外,还需要尽可能地去降本增效,减少流通环节的内耗。

巨头海外市场寻找增长点

面对国内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少乳企正加快海外扩张步伐。

伊利2023年财报显示,其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伊利冰淇淋已经进入非洲市场试水,全年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0.1%。

蒙牛集团一直重视海外业务市场,早在2018年就于印尼布局中国乳业在东南亚的首个工厂。蒙牛2023年财报显示,其产品已经进入了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区域的1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2023年,其收购的冰淇淋品牌艾雪位居印尼份额第一、菲律宾份额第三,并在积极拓展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市场。

两大乳业巨头是海外拓展的排头兵,其他乳企也在跟进。

澳优7月4日公告称已收购荷兰Amalthea Group余下50%股份,进一步强化羊奶产业链竞争优势,目前澳优在全球已拥有9座工厂,形成覆盖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个性化营养品及服务的生命全周期产业链体系。

此外,佳贝艾特在中东、墨西哥等多个市场取得超高速增长后,今年5月宣布将印度市场列入下一个重点目标;2023年合生元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羊奶市场在法国市占率均超40%。

在朱丹蓬看来,中国乳品行业水平已经很高,甚至有一些品类比世界的先进水平还要高,现在出海对中国乳企来说是最好的一个时间段。

宋亮也认为,中国乳业的产品、产业非常成熟,国际化的资源布局也很好,这个时候去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国外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和品牌都有一些陌生感,甚至有些产生质疑,只要突破了,中国乳企在海外发展的机会很大。”在宋亮看来,在食品行业里,中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国家,在这种激烈竞争当中活下来的乳企,无论是从产品的打造、品牌的塑造、渠道的拓展以及营销能力都很强,这些在出海中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消费日报”(ID:cls-xxfribao-01),作者:徐赐豪,责编:高梦阳,编辑:梁又匀,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乳企 半年报 业绩 原奶价格 市场竞争 出海 海外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