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但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却在持续上涨。从2019年的14.2万元上涨至2024年上半年的17.9万元,涨幅显著。这主要得益于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高价,以及传统燃油车的高端化趋势。
🤔 **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汽车的价格推动:** 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价格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它们在市场上的普及带动了整体平均售价的提升。
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优势在于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然而,这些车型也通常配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质量的材料,因此价格更高。
例如,一些混合动力汽车的售价可能比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高出数万元甚至更多。这种价格差异直接影响了整体平均售价的上升。
📈 **传统燃油车高端化趋势:**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高端的车型,这导致传统燃油车的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高端燃油车通常配备更豪华的配置、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强大的性能,价格自然也更高。
例如,一些高端燃油车的售价可能超过百万甚至千万,它们的存在也拉高了整体平均售价。
📊 **消费升级和市场结构变化:** 消费升级是车市平均售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性能和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了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而中低端车型的销量则相对下降,进而导致整体平均售价的上涨。
此外,汽车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车企开始转向高端市场,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平均售价的上升。
格隆汇7月15日|据每经,车市“内卷”下,降价成为各大车企提升销量、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日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但乘用车零售均价却越降越贵。<u>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平均价格为14.2万元,2020年为15.3万元,到2023年零售均价提升至16万元。而2024年1~6月,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更攀升至17.9万元,较2019年上涨了3.7万元。</u>从2019年到2024年上半年,国内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而1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乘用车占比却在减少。“这主要是因为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价格较高,形成结构性拉动,同时原有的传统燃油车也出现平均销售价格上涨情况,而传统燃油车高端化也带动了平均价格的上涨。”崔东树解释称,2024年,车市消费结构高端化特征进一步强化。<u>在崔东树看来,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走势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主要是受消费升级的推动。</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