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4小时前
“假发第一股”瑞贝卡的双重压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假发第一股”瑞贝卡在上半年实现了业绩回暖,扭转了去年的巨额亏损局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近6亿元,净利润近千万元,同比均有增长。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以及销售结构的优化,毛利率有所提升。然而,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仍面临挑战,因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多次被监管部门点名,并收到“罚单”。公司需在提振业绩的同时,着力完善内部治理,以应对双重压力,带领企业走向更稳健的发展道路。

💡 业绩实现温和增长:瑞贝卡在上半年营收约5.98亿元,同比增长4.20%,归母净利润约937.59万元,同比增长15.31%,成功扭转了去年巨亏的局面。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有效对冲了美国关税的影响,并优化了销售结构,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13个百分点。

🌍 跨境电商挑战与投入:公司在跨境电商业务上的持续投入,尽管推动了销售增长,但也带来了成本压力。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支出约1.17亿元,同比增长34.15%。同时,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关税、货币波动)导致公司存货管理面临较大压力,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1535天,库存商品占比较高。

⚖️ 内部治理危机显现:自2021年郑文青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公司业绩下滑并出现亏损。更严峻的是,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正接受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外,公司还因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的非经营资金往来、资金占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以及部分董事薪酬未获股东大会审议等问题,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监管措施,董事长郑文青也因此被点名。

📈 拓展国内市场与品牌建设:面对假发行业升级和消费者对DIY假发偏好的增强,瑞贝卡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达9898.22万元,其中线下销售占比较高。公司在全球拥有Rebecca、Sleek等6大自主品牌,产品线已从人发假发延伸至工艺发条、化纤假发等多个品类,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发型解决方案。

📉 股权结构变动与质押风险:近期,瑞贝卡控股大幅减持了公司股份,将其持股比例降至22.22%,但其质押的股份占比较高,存在一定的股权质押风险。大股东的资金入账可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对公司控制权和稳定性的影响。

“假发第一股”瑞贝卡,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终于回暖,一举扭转去年巨亏的局面。

这是郑文青自2021年接掌帅印以来,最为惊险的一幕。然而,因信息违规引发的内部治理危机,仍然考验着她。

今年以来,公司因信披等问题,已收到多张“罚单”,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两度被监管层点名。

继续提振业绩与完善内部治理,是郑文青当下面临的双重压力。她又将带领这个假发龙头走向何处?

业绩回暖

做“头等生意”,也相当不容易。今年上半年,“假发第一股”瑞贝卡(600439.SH)辛辛苦苦卖了近6亿元假发,盈利不足千万元,但终归扭亏为盈。

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约5.9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937.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0%和15.31%。

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主要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宽跨境电商业务,对冲二季度其对美线下批发业务受美国关税的影响,确保了整体销售的增长。

同期,销售结构发生变化,终端销售占整体销售比重提高,使得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提升。期内,毛利率为38.09%,较上年同期增加5.13个百分点。

假发产品,主要用户群体集中于海外,非洲、美洲等是公司的重要市场,去年这两大地区的收入占比超6成。

去年,瑞贝卡发生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亏损规模达1.18亿元,正是受大幅推动跨境电商渠道的推广和建设的影响。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支出2.26亿元,同比大增61.87%。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支出约1.17亿元,同比增长34.15%。

跨境电商培育周期长,既需要用户积累,又需持续运营投入,成本压力显著。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因关税、货币等因素不确定性加大,公司存货管理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上半年,其存货周转天数为1535天,较上年同期增加40天。期末,公司存货规模31.57亿元,有58.79%为库存商品。

假发行业升级下,消费者对DIY假发偏好增强,公司也在着力拓展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今年上半年录得收入9898.22万元。其中,线下销售收入7548.41万元,占比76.26%。

连收“罚单”

2021年,瑞贝卡创始人郑有全退出管理层,将权杖交给二代,完成新老交替。长女郑文青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次女郑文静担任副总经理。

在郑文青的治下,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直至亏损。

7月26日,瑞贝卡一纸公告披露,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瑞贝卡控股,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披露后首个交易日,公司蒸发市值超4亿元。

公司随后回应媒体称,上述调查系上市公司与瑞贝卡控股之间的非经营资金往来事宜。截至目前,调查还没有划上句号。

今年4月底,经河南证监局查明,瑞贝卡未按规定在2021年报、2022年半年报和年报、2023年半年报和年报,以及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资金往来,以及因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产生的资金占用事项;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公司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和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等5大问题,对公司及郑文青等一众高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5月24日,公司公告,已针对上述问题完成整改,并持续优化执行。

未料在6月初,公司又因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被河南证监局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董秘胡丽平、财务总监朱建锐被实施监管警示。

从时间线来看,公司信披违规行为的时间跨度长达4年,存在存货减值不足、业绩预告不及时以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等诸多问题,显露出企业内部治理的缺失。

假发大王

郑有全在假发行当有着艰辛的创业史。上世纪70年代,许昌小宫村的郑有全,走乡串户收头发,卖给上游的商贩,最终这些头发大部分用于出口。

郑有全看到了商机,在许昌成立自己的发制品工厂,率先在假发行业里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制造。

上世纪90年代,郑有全已是许昌当地知名假发制造商,通过与美国客户合作,将中国制造的假发产品,推上北美市场。

后来,经过出国考察,他发现非洲对假发有着巨大的需求,随即加强对非洲市场的渗透。

据2024年报,瑞贝卡8家境外销售子公司中,5家位于非洲。同时,公司还在尼日利亚、加纳以及莫桑比克设立3家生产基地。

对于全球不同的市场,瑞贝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美洲市场主要通过ODM/OEM和线上线下批发零售;针对非洲市场,公司向当地销售型子公司销售产品,并由子公司就地批发销售,另外,公司将原、辅料销往境外生产基地,在当地完成生产和批发销售。

自2003年敲钟以来,瑞贝卡的产品已不止于人发假发,产品延伸至工艺发条、化纤发条、化纤假发、教习头、复合纤维材料等,并在全球拥有Rebecca、Sleek等6大自主品牌,为各类爱美人士提供发型解决方案。

中国发制品行业,一直是一个小众行业,郑有全将瑞贝卡做大成行业头部。

2024年10月,瑞贝卡控股将所持瑞贝卡6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0%)转让给许玉梅,对价1.51亿元;今年6月,又将7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8%)转让给许昌昌逹商贸,对价2.17亿元。

随着出让的完成,瑞贝卡控股3.68亿元资金入账,其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降至22.22%。

截至8月16日公告日,瑞贝卡控股持有上市公司2.52亿股(持股比例22.22%),累计质押1.60亿股,占其持股的63.61%,占公司总股本的14.1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沈庹,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瑞贝卡 假发行业 业绩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