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中国汽车行业正加速转向国产芯片。小鹏、蔚来等品牌已在其电动车上搭载自研芯片,而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等国内半导体厂商也将从中获益。晶圆代工厂如中芯国际,其汽车芯片代工比例已显著提升。分析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车用芯片的国产化比例有望达到50%,美国芯片厂商如英伟达在这一市场上面临的压力将持续增大。
🚗 出口管制推动国产汽车芯片替代:由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国内汽车行业正加速摆脱对美国芯片的依赖,转而采用国产芯片,这一趋势在汽车电子领域尤为明显。
💡 自研与合作并行,国产芯片生态逐步完善:部分国内汽车品牌如小鹏、蔚来已开始在其电动车上应用自研芯片,如图灵、神玑。同时,更多车企选择与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等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合作。
📈 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晶圆代工受益显著:国产半导体厂商正迎来发展机遇,晶圆生产企业也从中受益。例如,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代工业务占比已从2020年的不到3%大幅提升至目前的10%。
🚀 未来市场预测:预计到2024年,中国车用芯片的国产化比例将从9%大幅增至15-20%,并在未来五年内有望攀升至50%。这意味着中国将在全球车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美国芯片公司在该市场的优势将受到挑战。
快科技8月18日消息,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国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各行业使用美国芯片已经不再安全,国产芯片正在迅速崛起。
这个转变不仅发生在PC、服务器、AI数据中心等领域,汽车电子行业也是如此,而且速度还更快,日经爆料称国内的汽车品牌正在急于改用国产的汽车芯片,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将导致美国芯片逐渐丧失国内市场。部分国产汽车品牌将使用自研芯片,比如小鹏、蔚来已经在自家的电动车上搭载了自研的图灵、神玑芯片。更多的汽车厂商则会选择国内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等国内的半导体厂商将从中受益。目前以国产市场为重点的国产半导体至少有10家,受益的还包括晶圆生产企业,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代工占比已经达到了10%,而2020年时占比不到3%。来自美国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2024年全球车用芯片中,国产的比例不过9%,今年将大幅增长到15-20%,但这远不是终点,预计未来5年可能会提升到50%,也就是一半的车用芯片将是国产设计、制造的。在美国的政策限制下,原本占优的NVIDIA等公司在车用芯片市场上恐怕面临进一步的压力。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宪瑞文章内容举报]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