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的黑板报 前天 17:4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民意对商业成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顺势而为的关键在于顺应民心,而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极大地放大了民意的力量。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事件,都可能在互联网上发酵形成舆论风暴,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生存。文章以鸿星尔克、理想、农夫山泉等案例说明了公众情绪的力量,并深入分析了阿里巴巴因“员工第二”价值观失守而引发的舆论危机,强调了在新的商业逻辑下,真诚待人、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 顺势而为的本质是顺应民心,而非简单的力量对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情绪和期望(民意)是推动历史变化和决定商业成败的重要力量,其影响力远超传统的资源和实力。

🌐 互联网极大地加速了信息传播,使得民意能够迅速形成并产生巨大影响。股价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三聚氰胺”等事件的教训都表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企业在信息时代重塑商业伦理。

💖 真诚待人、以人为本成为企业成功的基石。在信息不对称手段逐渐失效的今天,企业应以真诚和人性化的方式对待用户和员工,例如鸿星尔克捐款获得广泛支持的案例,证明了商业伦理和道德的力量。

🏢 员工问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以阿里巴巴为例,其近年来的挫折主要源于员工价值观的失守,如“996”、“月饼事件”等,这些事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与公众产生共鸣,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公众形象和民心向背。

🔄 商业规则已随时代变迁,企业需适应新的逻辑。过去员工相关新闻难以传播,但如今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企业如阿里调整价值观,也反映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重新审视并适应新的商业逻辑和公众期望。

2024-03-15 17:27 浙江

墨问专栏:唯有独一无二才能生存

    应老池(池建强)的邀约,我在墨问上开了个付费专栏,准备在2024年写个集子,名字我定为了“唯有独一无二才能生存”,计划至少写50篇,主要写写平时的一些心得体悟。以后只有大文章才发道哥的黑板报,日常随笔我都去墨问写了。因为是付费专栏,所以写的尺度自然会大一点。

    目前写了13篇了,有几篇可以免费试读,我贴最新的一篇试读到这里,请大家品品。

---------------------------------------------------

01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这个集子开篇的时候,我提到我读《南明史》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搞明白如何才能成功,如何才能避免失败,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有能力、有资源的人都失败了?当时得出三个结论:顺势而为、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今天我阐述一下什么叫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绝对不是看谁资源多,看谁拳头大。如果只是简单的力量对比,那么根本无法解释历史的变化,也失去了面对复杂世界的意义。顺势而为,是要顺应民心。老百姓们所期望的,心之所向、众望所归,就是该去做的,哪怕阻力再大,困难再多,也值得去做。这叫做“民意”。民意和舆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它是一种公共情绪的反映,背后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而民意又受到信息传播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比过去高了好几个数量级,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强了,这直接反应在了经济的各个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股市。在以前股票交易所靠电报传递消息,消息是缓慢的,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也较慢,股价的变化也没那么敏感。后来大西洋电缆拉通,伦敦和美国之间建立了高效的信息通道,连接了空间上的两个市场,这大大激活了股票的交易频次,交易额因此得到大幅上升。而在有了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上的任何新闻的风吹草动,马上就反应到了股价上,这说明股票交易市场是一个近似理想市场,股价对信息的传播非常敏感,这种敏感程度超过了其他领域。但公众情绪却并非理性的,它是一种“情绪”,这又是股市难以预测的原因之一。


    民意能决定公司的生死,在一个高速信息传播的时代尤其如此。我记得马云第一次认为安全很重要,是当年看到了“三聚氰胺”事件,直接杀死了一家公司。而互联网在这个事件中促成的信息高速传播,并最终酝酿成民意,是一个直接原因。所以我们真正应该要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信息是如何在公众中传播和形成影响,最终形成了民意。互联网加速了信息传播,这可能导致过去的很多经济学理论需要改写了,因为假设前提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观察到互联网的渗透率在过去的二十年逐渐加强,迄今为止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网络宣称已经形成了地球上无死角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覆盖。而随着AI互联网的诞生,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会进一步加强,从而让公共市场更近似于一个理想市场。


    铺垫了那么多,我想表达什么呢?其实是结合最近的一些事件,有感而发。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震荡的信息时代,任何新闻(不管正面、负面的)都有可能酝酿成一场风暴。在这样的时代可能需要比以往更重视民意,其背后反映的是商业伦理和道德。因为借助信息不对称的手段来隐瞒、欺骗用户的手段只会越来越失效,反之待人以真诚、以人为本才能成功。我们回顾一下鸿星尔克捐款的义举,带来了网民们蜂拥支持他的产品,挽救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我们再品味一下最近的“理想MEGA车型设计问题”、“农夫山泉产品包装设计问题”等热点事件上,能进一步感受到信息传播酝酿民意后,对公司商业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事件和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业务毫无关系。


    类似的发生在阿里身上的例子,它最近几年所遇到的巨大挫折,其实都与员工有关,而不是与消费者有关。在媒体上极少听到阿里关于消费者的负面新闻--印象里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淘宝招财进宝事件”、“十月围城事件”。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阿里迎来了长达十年的黄金发展期,直到2018年达到了顶峰,2018年后则一直在下行。但即便在下行的几年,也很少听到阿里爆出什么负面的客户相关的新闻,阿里把“客户第一”践行的很好。真正让阿里遇到挫折的是“员工第二”这条价值观的失守。从“996是福报”、“月饼事件”、“钉钉代考事件”、“蒋凡事件”,再到近期的裁员问题、员工期权维权事件等等,这些负面新闻全部都和员工有关。而在过去的商业逻辑里,员工相关的新闻在信息网络里是走不远的,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点。阿里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一直是标杆,也是其他公司学习和羡慕的对象,因此在信息网络里员工的负面消息很容易与外部的网民形成共情,进而形成民意。在过去有一位朋友对我说:“阿里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近几年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阿里已经失去了民心,骂的人居多,赞的人占少数了”。尽管阿里做了很多有社会责任的事情,有担当的事情,但是在“员工第二”上的失守,让它陷入了舆论漩涡,从而越来越少人会同情阿里。当然阿里最新的价值观把“员工第二”给拿掉了,这家曾经以“最佳雇主企业”作为愿景之一的公司,可能在这个底层逻辑上越来越迷茫了。时代已经变了,商业规则也早变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互联网时代,就不再是小池塘,那个叫波涛汹涌啊!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互联网时代 民意 商业伦理 信息传播 企业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