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的黑板报 前天 17:43
《计算》荣获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的科普著作《计算》荣获第十九届文津奖科普类图书奖,并于4月1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领取了奖项。作者认为书籍完成即属于读者,并分享了创作《计算》的初衷——为了统一大众对“计算”概念的理解。尽管篇幅长达35万字,作者仍希望尽可能精炼,并认为仅需高中数学水平即可阅读,但理解需要付出思考的代价。《计算》填补了国内原创计算机书籍的空白,力图完整串联计算的根源与前沿,而非仅是数学或工具书。作者以柏拉图、笛卡尔等经典著作的标准要求《计算》,期望其能经受时间考验,并提出“计算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

📚 《计算》荣获第十九届文津奖科普类图书奖,作者于4月1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领奖,该书问世不到半年即获得此项殊荣。

💡 作者认为书籍完成后便属于读者,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理解与共鸣。作者本人也常重读《计算》,并从中获得新的体悟。

✍️ 创作《计算》的初衷源于作者发现大众对“计算”概念理解不一,为统一认知,作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创作此书,虽力求简短,但最终成书35万字,体现了认知事物的复杂性。

📖 本书仅需高中数学水平即可读懂,但因信息量大,需要读者投入大量时间思考和消化,作者认为其值得反复阅读十遍。

🌐 作者指出市面上原创计算机书籍稀缺,且现有书籍多为工具书或仅讲述计算理论的片段。《计算》旨在完整串联计算的根源至前沿,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参考了柏拉图、笛卡尔等著作,以求作品的恒久价值。

🌍 作者强调《计算》并非数学书,而是关于“计算”的书,并计划推出三卷本。他以两百年后仍有人阅读的标准要求自己,并认为“计算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能够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道哥 2024-04-23 10:28 广东

拙作《计算》很荣幸获得了图书类的最高奖:第十九届文津奖科普类图书。4.19日我前往中国国家图书馆领取了这个奖项。

    拙作《计算》很荣幸获得了图书类的最高奖:第十九届文津奖科普类图书。4.19日我前往中国国家图书馆领取了这个奖项。问世不到半年,斩获此殊荣,百感交集。

    我认为当一本书完成后,就不再属于作者本人了,而是属于所有的读者们。就像一个画家完成画作后,看画的人对画可以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样,读者们对于一本书,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可以说通过一本书,作者和所有读者们建立了联系,产生了共鸣。

    《计算》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在完成这本书后,我的作者身份也就转变成为了读者,我也时常会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到某一页,读的津津有味,每次读也都会有新的收获。《计算》是一本值得反复读十遍的书。

    我创作这本书,是因为在过往的工作中,在讨论"计算"相关概念时,发现许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而想拉平不同人的认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从搜索引擎或某篇文章里找到的答案并不能拉平人们的认知,认知一个事物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必须付出大量的阅读、理解、思考的时间成本。为此我下决心要写一本关于“计算”的书,我竭尽自己所能尝试把它写得简短一点,但最终成书还是有35万字,这说明要认知这一概念,可能无法过于简短和省略了。

    这本书我认为仅需要高中数学水平就能读懂,但由于其蕴含的极大信息量,可能每读一两页都需要停下来不断思考和消化,会读得很慢。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它值得读十遍的原因。知识并不深奥和晦涩,但想理解和认知必须付出思考的代价。

    在创作这本书时,我发现市面上大多数计算机书要么是工具书、教科书,要么就是翻译了外国的译作,中国人原创写的计算机书很少。另一方面又发现,讲计算理论的书往往从数学起源讲到图灵、冯·诺伊曼就结束了,讲计算机的书又往往是从图灵开始讲到现代计算机的实现,很少有一本书能完整的把所有事情串联起来。因此当我尝试驾驭“计算的原理”这一重大命题,需要从计算的根源讲到计算机的最前沿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做了一件没人做过的事情。

    我想强调的是,尽管本书超过半数的篇幅涉及到对数学史的梳理,但这依然不是一本数学书,这是一本关于“计算”的书。我计划写三卷,第一卷写计算原理,就是眼下这一本,第二卷写计算技术,第三卷写计算经济。在有生之年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来完成这三卷作品。在写作《计算》时,我参考了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著作,参考了四百多年前笛卡尔的著作,我就在想,什么样的书在两百年后还能够有人读?《计算》能不能做到两百年后还有人在读?我是以这一目标来要求自己的,因此《计算》不会过时。有读者告诉我,读《计算》会中毒,读着读着对世界的看法都变了,这可能恰恰是我想回馈给社会的,“计算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

    最后,我想感谢王坚博士,是他引领我进入了计算的世界。我也要感谢我的妈妈,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督促我的写作进度。我要感谢我的太太Amy,写作的过程离不开她的支持。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张春雨先生,我们超过十年的友谊与信任是本书最终成稿的基础。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计算 文津奖 科普 人工智能 计算机理论
相关文章